“元首陛下。” 商紫菱提议道:“商队最好在陇西招人,还需花大价钱大量招募河西走廊的羌人。” “羌人了解羌地的势力形势跟地形,可直接作为我们的向导,对我们途经河西走廊,前往西域三十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嗯。” 赵扶苏把组建前往西域三十六国的商队一事都交给了商紫菱去负责。 专业的事情就需要专业的人去做。 对于组建商队的事情,他也不是很清楚,商紫菱掌管着三支商队。 对于如何通过羌地,如何跟沿途势力打好交道,商紫菱比他有经验。 他需要商紫菱为他获得上千公里长的河西走廊详细情况。 哪些势力是可以拉拢的,哪些势力是仇恨大秦的,都需要详细地了解清楚。 如此才可对河西走廊上的势力进行拉拢跟分化,最终获得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让商紫菱去组建前往西域三十六国的事情后,何植来报,徐福已经招揽了一批造船工匠,来到了咸阳。 赵扶苏让何植通知徐福带着这批造船工匠前往渭河造船厂。 秦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和职业世袭制度,工匠多是世袭其职,父亲传儿子。 官营作坊的工匠分为不同的工种,如木工、铁匠等,他们分工合作造船。 始皇帝为巩固统治,开凿灵渠,来连接湘江和漓江,贯通长江与珠江水系,极大提升了南北水运能力。 灵渠通航需要大量的船只,始皇帝南征百越,军队也需要通过水路来运输粮草跟兵员,对船只的载重、稳定性和规模都需要更高的要求。 因此,大秦设有专门的造船工坊。 造船工匠多属官府管辖,设官职“司空”来进行监督。 大秦的造船非常的严谨,若是由于工匠失误导致器械损坏,将受惩罚。 工匠生产出的器物,要在上面刻上他们的名字,以此来进行追责,受到惩罚。 大秦的战船强大,就是对质量有着严格管控。 “物勒工名”制度不仅仅适用于造船业,其他的军工产业一样如此,这也是大秦的军工强大重要原因。 徐福在接到赵扶苏的命令以后,他让何植以最快的速度把命令传递到了监督造船工匠的司空。 由于大秦征讨百越需要大量用船的缘故,大秦的造船工坊主要集中在了南方。 比如楚地的会稽郡就有规模不小的造船工坊。 会稽郡负责管理造船工匠的司空不敢怠慢,立即征召了上百名造船工匠,坐上了前往咸阳的火车。 在这上百名造船工匠里面,主要的人员为越人跟吴人。 赵扶苏在渭河造船厂见到了这批造船工匠。 渭河造船厂建有办公楼跟宿舍楼,以及用铁棚搭建的厂房。 在建筑风格上,渭河造船厂的办公楼是三层的平房,是由砖头跟水泥浇筑而成。 钟离炜跟欧阳风是这批造船工匠的头目。 两位老者身材较为矮小、纤细。 他们都是越人,面部相对较宽,颧骨较为突出。 不仅是他们,这批造船工匠的身材都较为矮小、纤细,他们身材小巧灵活,跟咸阳人高大、壮实的身材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小巧灵活的身材有利于在复杂地形中活动,尤其是造船常常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攀爬,五大三粗的汉子,往往处处感到掣肘。喜欢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