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七分,调度室的玻璃泛着一层薄雾,像是被夜里的空调冷气呵过一口。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上,手里捏着半截铅笔,正盯着主屏右下角的一串跳动数字——那是“协同响应时长”的累计计时器,从上一次红灯解除那一刻开始,它就没再归零。 他没急着动。 而是把昨天那杯喝剩的豆浆杯轻轻推到一边,腾出地方,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着:“效率不是压出来的,是跑出来的。”字迹潦草,像是凌晨三点写的,还带点晕墨。 小林进门时差点被椅子绊倒,手里拎着两杯咖啡,头发依旧倔强地翘着,像某种拒绝投降的信号。 “刘哥,系统刚吐出一份完整数据流,老挝那批货落地南宁了,GPS断在进海关前两公里,但清关单已经上传。”他把咖啡放下,热气在冷空气里扭了个弯,“咱们……是不是该算赢了一局?” 刘好仃没接话,只用铅笔尖点了点屏幕:“你看这根线。” 小林凑近,看见一条绿色轨迹从万象蜿蜒至南宁,旁边标注着“实际耗时:6天22小时”。 “比预估少两小时。”他说。 “不是少,是抢回来的。”刘好仃纠正,“七天是底线,六天是拼出来的。拼一次是运气,拼成习惯,才是管理。” 阿芳这时抱着一叠打印件进来,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微微发皱。“我刚把三周的数据拉了一遍,”她坐下来,把文件摊开,“时效偏差率从原来的18%降到5.3%,协同响应平均时长从4.7小时缩到1.2小时,预警命中率……有八成。” “八成?”小林挑眉,“那两成漏了啥?” “缅甸那回,”阿芳翻到一页,“政策变前一天,当地合作方有笔异常大额出货,系统没标红。” “不是系统问题。”刘好仃摇头,“是咱们没把‘异常出货’设进预警逻辑里。人算不过天算,但可以越算越准。”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中央画了个三角。 “三个角,时效、响应、预警。”他一边写一边说,“咱们不看谁喊得响,就看这三条边稳不稳。” 小林举手:“那怎么算‘初步显现’?总不能靠感觉吧?” “当然不。”刘好仃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表格,上面密密麻麻标着对比值,“基线用三个月前的数据,现在每项都优于基线,就是见效。不是彻底安全,是开始走对路了。” 阿芳看着表格,忽然笑了一下:“你还真把‘火种计划’当火种养着。” “不养,它就灭。”他把笔放下,“现在是冒烟了,但风还没停。” 会议定在上午十点。 刘好仃破例让人搬了三把新椅子进来,还从茶水间借了个小音箱,说待会儿要放段视频。 小林调试设备时发现,有两家物流商的数据记录断了两天。 “系统自动标黄了。”他指着后台,“一家说服务器升级,一家干脆没回消息。” 刘好仃没发火,只让小林把《协同表现周报》生成出来,附上一句话:“不是考核,是提醒——咱们签的不是合同,是共行协议。” “这话说得温柔。”阿芳看着屏幕,“但他们听得出分量。” “温柔才有劲。”刘好仃点头,“踹门的人,往往自己先摔了。” 十点整,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是主屏录屏:红灯骤闪,时间戳显示09:17:03;09:18:11,三方视频接通;09:19:30,备用路径生成;09:39:22,GPS信号上线,运输启动。 全程,二十二分钟。 会议室没人说话。 小林盯着屏幕右下角的计时器,忽然说:“以前断一次,咱们要花三天找补。现在……二十二分钟就接上了?” “不是接上,是重建。”刘好仃纠正,“以前是等路通,现在是自己铺路。” 阿芳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轻声问:“那这算成功了吗?” 刘好仃没答,只走到火种墙前,伸手揭下那张写着“风险不是堵住的,是绕过去的”的便签。 纸角有点卷,像是被谁摸过很多次。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新的,贴了上去。 上面写着:“稳,是动出来的。” 小林看着那行字,忽然笑出声:“刘哥,你这鸡汤越来越有锅气了。” “不是鸡汤。”刘好仃坐回椅子,“是实话。不动,哪来的稳?车停着最稳,可它到不了地方。” 阿芳合上笔记本,抬头:“那咱们下一步是不是该……庆祝一下?” “不急。”刘好仃摇头,“显现不等于稳固。现在是春天刚冒芽,你不能说树已经长成了。” “可总得认个成果吧?”小林不服,“咱们连模型都建了,数据也跑通了,连德国那边都回邮件说‘合作体验显着提升’。” 刘好仃看着他,忽然问:“你记不记得去年七月,新加坡港罢工那次?” “记得啊,堆场一堆玻璃泡雨里,碎得跟煎蛋似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候,咱们连个备用港口名单都没有。”刘好仃说,“现在有,不代表永远有用。今天能绕过去,明天可能路都塌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管理不是一锤子买卖,是天天抡锤。” 阿芳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那……咱们至少能说一句,火没灭。” 刘好仃看着她,眼神缓了下来。 他没说话,只从桌上拿起那支红笔,拧开笔帽,轻轻在评估报告的结论页上画了个圈。 圈里写着:“管理效果初步显现。”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又添了一行小字:“但火,还得烧得更旺。” 小林盯着那行字,忽然问:“刘哥,你说……咱们这套东西,能不能让别的厂也用上?”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 他把红笔轻轻放回笔筒,发出一声轻响。 然后他站起身,走到调度室门口,拉开门。 走廊尽头,阳光斜斜地切进来,照在墙上那张新便签上。 “稳,是动出来的。” 字迹清晰,像一道命令。 他转身,对两人说:“先让自己跑起来。” 小林张了张嘴,还想问什么。 刘好仃却已经走回座位,打开系统,调出下一轮推演题库。 屏幕上跳出第一道题: “若直采试点引发代理集体抵制,如何维持供应连续性?” 他看了两秒,点击“确认发布”。 倒计时开始:30分钟。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