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27集:国际传播渠道有限分析

第527集:国际传播渠道有限分析(1 / 1)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窗边,手里端着一杯凉透的茶,目光落在窗外厂区忙碌的流水线上。阳光依旧明亮,玻璃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晕,像是某种无声的回应。他低头看了眼手表,距离专项小组第一次会议还有十分钟。 他起身整理了下衣服,顺手把桌上那叠关于品牌传播的资料摆整齐。阿芳和小张已经提前到了,正坐在会议桌旁低声讨论着什么。阿芳手里拿着一份清单,小张则在笔记本上不停地写着。 “来了?”阿芳抬头看了他一眼,“资料都准备好了。” “嗯。”刘好仃点点头,坐到主位上,“咱们开始吧。” 小张合上笔记本,抬头说道:“我这边已经整理了几个国际大牌的传播路径,发现他们用的平台基本集中在YouTube、Instagram、TikTok这些地方。” “咱们有这些账号吗?”刘好仃问。 阿芳翻开手里的清单,语气有些迟疑:“有,但……几乎没有更新。像是Instagram、LinkedIn这些,都是几年前注册的,内容基本是零。” 刘好仃皱了皱眉:“注册了不等于用了,得运营。” “是啊。”小张点头,“我查了几个同行,他们光在YouTube上就有上百个品牌视频,粉丝量都上十万了。而咱们……连视频都没发过。” “那咱们得先知道,别人是怎么用这些平台的。”刘好仃说,“不是说注册了账号就能传播,得有内容,有互动。” 阿芳在本子上写下“内容缺失 = 信任缺失”,然后画了个问号。 “咱们得从头开始。”刘好仃语气平静,“先盘点现有的资源,再看看差距在哪。别急着想怎么追,先看清自己在哪。” 会议继续进行,阿芳开始逐项汇报她整理的资源情况。 “官网和展会是我们主要的传播渠道。”她指着清单,“官网内容比较传统,信息量大但互动性差。展会每年固定几个,效果稳定但覆盖面有限。” “有没有考虑过线上展会?”小张插了一句。 “有,但没怎么用。”阿芳摇头,“去年尝试过一次,效果一般,主要是没人维护,直播也没提前测试,现场出问题都没人处理。” 刘好仃听完,点了点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运营问题。” “对。”阿芳也同意,“我们不是缺渠道,是缺运营渠道的人和机制。” “那咱们得先补这块短板。”刘好仃说,“不能指望别人主动找上门,得走出去,还得走对地方。” “问题是,走出去的路不好走。”小张翻了翻手里的调研资料,“我在查的时候发现,中国品牌在国际主流平台上的传播,其实存在三重壁垒。” “哪三重?”刘好仃问。 “第一是政策限制。”小张一边翻页一边说,“像TikTok在欧美市场,一直受到政策层面的限制,内容审核也比其他国家严格。第二是语言障碍,我们发中文内容,国外用户根本看不懂,翻译又容易失去原意。第三是文化隔阂,很多品牌内容在我们看来没问题,但在国外用户眼里就显得生硬、不自然。” 刘好仃听完,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政策、语言、文化。 “这三重壁垒,确实不是小事。”他说,“但我们也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 “那怎么办?”阿芳问。 “先试点。”刘好仃语气坚定,“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得先找一个容易突破的点,试试看。” “比如?”小张好奇。 “比如东南亚。”刘好仃说,“那边政策相对友好,语言障碍也没那么大,文化上也有一定相似性。咱们先从那里入手,试试本地化传播。” “本地化传播?”阿芳若有所思。 “对。”刘好仃点头,“不是把我们的内容翻译过去就完事了,得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用户喜好来调整内容,让内容真正能和他们产生共鸣。” “就像种树,得先选对土壤。”小张接了一句。 “没错。”刘好仃笑了,“你这话说得,像鸡汤。” “鸡汤也是营养。”小张模仿他上一章的话。 阿芳也忍不住笑了:“你们这是在互相喂鸡汤啊。” 会议室的气氛轻松了些,但讨论的内容却越来越深入。 “还有一个问题。”小张翻着资料,“我发现很多国际品牌,他们在做传播的时候,不只是靠官方账号,还会找本地的KOL合作。” “KOL?”刘好仃皱眉。 “就是意见领袖,像网红、博主、达人这些。”小张解释,“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品牌做推广,效果比官方账号直接发内容要好很多。” “这个我们能做吗?”阿芳问。 “能做,但得找对人。”小张说,“我查了几个案例,发现他们选的KOL,都是跟品牌调性契合的,内容也不是硬广,而是自然植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就是说,不是谁都能合作。”刘好仃总结,“得有内容,有共鸣,还得有信任。” “对。”小张点头,“所以我在笔记上圈了‘内容本地化’这几个字,因为这是关键。” 刘好仃看着小张的笔记,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传播不是输出,是对话。我们缺的不是渠道,是声音的共鸣。” 阿芳在本子上记下这句话,然后抬头看着他:“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先做两件事。”刘好仃竖起两根手指,“第一,继续盘点资源,看看我们还能调动哪些力量。第二,选一个试点市场,制定本地化传播的初步策略。” “听起来像是两步走。”小张笑着接话。 “对,两步走。”刘好仃站起身,拍了拍手,“走起来才知道路有多长。” 阿芳和小张相视一笑,会议室里的气氛,像是被阳光晒暖了一样。 窗外的玻璃依旧闪闪发亮,像是在回应什么。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厂区,心里清楚,这一步,只是开始。 “对了。”他突然转身,“小张,你刚才说的那个KOL,能不能再详细整理一份资料?” “没问题。”小张点头。 “阿芳,你那边的资源清单,也再细化一下。”刘好仃补充道,“我们得知道,我们手里有什么,缺什么。” “明白。”阿芳应声。 刘好仃回到座位上,端起那杯已经凉透的茶,喝了一口,味道还在。 他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 品牌传播 = 认知 + 信任 + 情感共鸣 + 本地化 + 试点突破 然后,他抬头看着阿芳和小张,目光坚定如初。 “咱们,开始吧。”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