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的投影幕布前,手里握着一支激光笔。泰国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射进来,在地板上划出一道道金色的条纹,像某种神秘的密码。他低头看了眼手表,距离会议开始还有五分钟。 小王已经坐在第一排,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敲键盘,眉头微皱。老张则靠在墙边翻手机,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幕布上的数据图。空气里还残留着昨晚加班泡面的味道,混着空调吹出来的冷风,有种说不出的微妙感。 “各位。”刘好仃开口了,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昨天我们刚完成模板优化,今天就要进入真正的‘听诊’环节。” 有人笑了一下。 “评估不是为了证明我们多厉害,而是要听听市场到底在说什么。”他顿了顿,把激光笔对准地图上几个红点,“有些地方我们没听到声音,不代表那里没有心跳。” 小王停下打字的手,抬头看着那片红色区域,眼神有点复杂。 “先从东南亚开始。”刘好仃调出第一组数据,“泰国、越南、印尼三个市场,销量稳步上升,复购率也不错。客户满意度方面,除了标识问题,整体反馈积极。” 他点了下鼠标,图表颜色变绿,像是天气转晴。 “这说明什么?”他问。 “说明咱们的产品在这些地区站得住脚。”老张接口。 “没错。”刘好仃点头,“但接下来这块儿——”他把光标移到南美和非洲部分,“这两个区域的数据就像被风吹散的沙子,抓不住重点。”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南美那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时效和本地化理解上。”小王翻了翻手里的资料,“比如巴西的客户反映交货周期太长,导致库存压力大;而哥伦比亚的反馈里提到了‘标签看不懂’。” “所以问题不只是产品本身。”刘好仃说,“是我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用的是我们的语言,而不是他们的耳朵。” 这句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思考。 “那非洲呢?”有人问。 “非洲的情况更复杂。”刘好仃调出另一张图表,“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这几个国家的数据断断续续,有时候一个月都没更新。不是他们不配合,是我们根本没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是不是因为那边业务量本身就小?”另一个成员试探性地问。 “业务量小不代表价值低。”刘好仃语气平静,“就像玻璃,不是越厚就越安全,有时候薄一点反而更适合环境。” 这话让大家都有点意外,但没人反驳。 “我建议下一步,我们要做三件事。”刘好仃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文化适配、物流协同、本地支持。 “文化适配?”小王重复了一遍,“你是说,连产品标签都要考虑当地人的阅读习惯?” “不止是标签。”刘好仃指着刚才那个女工提到的问题,“如果一个操作指南让人看得头疼,那它就不是工具书,是考试卷。” 会议室里又响起一阵笑声。 “物流协同呢?”老张问。 “我们不能只盯着产品出厂那一刻。”刘好仃解释,“客户真正拿到手的时间、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甚至卸货时的便利性,这些都是影响体验的关键节点。” “听起来像是要把销售、技术、供应链全绑一块儿。”小王嘀咕。 “本来就是一家人。”刘好仃笑了,“你们觉得现在谁最了解这些市场的实际情况?” 大家沉默。 “不是我们,是当地人。”他说,“所以我有个想法,下一阶段的培训材料,可以让当地员工参与编写。” 小王眼睛一亮:“你是说,让他们自己写说明书?” “不是全部,但至少一部分。”刘好仃点头,“他们比我们更清楚,怎么说话能让别人听得懂。” 老张若有所思:“那得建立一个机制,不然容易乱。” “机制已经在路上了。”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指着一页记录,“我们会组建一个跨部门小组,专门负责国际市场进入方案的设计和执行。” 会议室里气氛明显活跃起来。 “那最后一个问题。”刘好仃环视一圈,“我们现在知道哪里做得好,也知道哪里还没跟上节奏。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哪些地方值得优先突破?” 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扔进了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我觉得南美可以先试。”小王举手,“虽然物流慢,但那边工业需求增长快,只要打通渠道,后续机会不小。” “非洲呢?”有人追问。 “非洲是个长期战场。”刘好仃说,“不是一锤子买卖的地方,需要耐心打磨。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听,总能听见回声。”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安静。 “那就先定下这三个方向。”刘好仃收起白板笔,“文化适配、物流协同、本地支持。下周之前,各组提交初步方案。”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陆续起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小王。”刘好仃叫住他,“你上次说的那个女工,她后来填表顺利了吗?” “嗯,顺利多了。”小王点头,“她现在还帮别人改模板。” “挺好。”刘好仃笑了笑,“让她参加下一轮的培训材料编写吧。” “行。” 刘好仃转身走向窗边,拉开窗帘。阳光一下子涌了进来,照亮了整间屋子。远处工厂的灯光还在亮着,像一群不会睡觉的眼睛。 他掏出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下两个字: 可行。 门外传来脚步声,小王的声音由远及近。 “刘哥,我把修改后的版本整理好了。” “进来吧。” 门推开,小王抱着电脑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点疲惫,但也有一丝兴奋。 “你看,这是我们优化后的版本。”他打开电脑,“加入了图标提示、关键词标注,还有操作流程说明。” 刘好仃接过鼠标,仔细看了几分钟,点头:“行,明天开始上线试试。” “那泰国这边的事差不多了?” “差不多了。”刘好仃站起身,拉开窗帘,望着远处厂区一角,“但还没完。” 小王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你看那边。”刘好仃指着远处,“那里的照明灯还没全亮起来。” “可能是线路问题。” “也可能是个信号。”他轻声说,“提醒我们,评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小王没再说话,只是默默记下了这句话。 车间外,夜风轻轻吹过,树影摇晃,像是谁在无声地跳舞。 刘好仃关掉房间的灯,躺回床上,闭上眼睛。 他知道,明天一早,太阳还会升起,而工作,也还会继续。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