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电脑前,手里捏着鼠标,屏幕上是一张空白的表格。他盯着那格子,像是在看一块还没成型的玻璃。 “小林,来。”他招呼道。 小林抱着一堆笔记本和草稿纸跑进来,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来了来了!” “你看看这个分类框架。”刘好仃指着屏幕,“咱们得先把这架子搭起来,不然东西一多就乱。” “明白了!”小林把资料往桌上一放,眼睛亮晶晶的,“我昨晚还梦到我们在建图书馆呢。” “图书馆?咱这是知识库,不是藏书阁。”刘好仃笑着摇头,“不过也差不多,都是存宝贝的地方。” 两人对着白板上的三大类——技术操作、问题解决、经验传承,开始一点点往下细分。 “比如‘技术操作’里头,可以按工序分,退火、切割、打磨……”小林一边说一边写,“然后每个工序再细分标准流程、常见问题处理、注意事项。” “对,这样找起来方便。”刘好仃点头,“就像查字典,先找部首,再找笔画。” 他们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一个初步的知识库结构搭了出来。虽然还有些粗糙,但已经能看得出个模样了。 “组长,你看这个模板行不行?”小林递上一张整理好的表格。 刘好仃扫了一眼,点点头:“不错,简洁明了。照这个格式继续整理,有问题随时问我。” 小林兴冲冲地走了,办公室里只剩刘好仃一个人。他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桌角那个旧保温杯上,反射出一圈光晕。 他心想:这事儿总算迈出第一步了。 晨会上,刘好仃把新做的知识库结构投影出来,给大家讲解。 “大家注意,这不是要你们写论文,而是把平时的经验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内容。”他说,“每一条都要有三个要素:在哪道工序、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王师傅坐在后排,皱着眉头听完了全程,最后问了一句:“那要是有些手法没法写得太明白呢?” “这个好办。”刘好仃笑了笑,“你可以录视频讲,也可以让徒弟看着你做,边做边说。” “我倒是没意见。”王师傅摸了摸下巴,“就是怕写太明白了,以后大家都学会了,我这老师傅就没啥稀奇的了。” “放心吧,谁的经验谁署名。”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一手调压的手法,可是咱们厂里的宝贝,谁抢得走?” 众人笑作一团,气氛轻松了不少。 会后,王师傅走到走廊拐角,悄悄塞给刘好仃一张纸条。 刘好仃低头一看,上面写着:“有些东西不能写太明白。” 他抬头看了眼王师傅的背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中午吃过饭,小林拿着手机跑进车间,准备录制王师傅的操作视频。 “王师傅,您今天状态怎么样?”小林调整着镜头角度。 “我还行,就是怕你拍不清楚。”王师傅一边系安全帽,一边嘀咕,“我这手快得很,你可别拍糊了。” “放心吧,我都练过几次了。”小林摆好支架,打开手机录像功能。 “好嘞,开始了啊。”王师傅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压力阀。 只见他手指翻飞,动作干净利落,嘴上还不忘解释:“这里要注意力度,先调A口,再慢慢松B,等气泡稳定了再动C……” 小林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头,生怕错过关键步骤。 然而,第一遍拍完回放时,发现光线太暗,画面模糊不清。 “哎呀,忘了开补光灯了。”小林懊恼地拍了下脑袋。 “再来一遍呗。”王师傅倒是挺淡定,“反正我干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重复。” 两人重新调整设备,这次效果好了不少。 剪辑的时候,小林又发现了个小问题——视频开头有一段模糊的画面,隐约能看到王师傅快速调整阀门的动作。 “这段要不要删掉?”他问刘好仃。 “留着吧。”刘好仃想了想,“至少说明我们当时确实是在记录真实过程。” 小林点点头,在旁边做了个备注:“需确认是否需要补拍关键细节。” 三车间那边,李姐正带着班组干活。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李姐,你看这气泡怎么越来越大了?” 李姐皱眉走近一看,果然,玻璃液里冒出了几个异常的大气泡,眼看就要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 “赶紧停机检查!”她果断下令。 大家七手八脚地停下设备,围过来讨论。 “是不是温度太高了?”有人猜测。 “不对,刚才测过,温度正常。”另一个人反驳。 “那会不会是压力不稳?”有人提出疑问。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班长提醒了一句:“要不先去知识库里查查有没有类似情况?” “知识库?”李姐狐疑地看着他,“那玩意儿真有用?” “试试嘛,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班长劝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几个人一起打开知识库,搜索关键词“气泡异常”。 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一段笔记: “气泡调温顺序:先A后B再C。” “这不就是昨天刚录入的内容吗?”小林兴奋地说。 “先试试看。”李姐半信半疑地按照笔记上的步骤操作了一遍。 几分钟后,气泡果然逐渐减少,最终恢复正常。 “还真有点用。”李姐低声嘀咕了一句。 她心里那点怀疑,也随着玻璃液的平静而悄然消散。 傍晚,刘好仃回到办公室,看到桌面上整齐摆放的几份文档,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第一批内容算是录进去了。”他自言自语道,“虽然还有点简陋,但总归是个开始。” 他拿起那份《知识采集流程草案》,翻开看了看,又在最后一页加了几句备注: “建议后续增加视频审核机制,确保关键步骤清晰可见。” “鼓励员工参与修订,形成良性互动。” 写完,他合上文档,关了电脑。 窗外,天色已晚,风从窗户缝隙吹进来,轻轻掀起了角落里的一张便签纸。 纸上画着一只炸毛的猫,旁边写着一行字: “知识库也要像猫一样,灵活又实用。” 刘好仃笑了。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至少,大家已经愿意把经验留下来,而不是让它随风而去。 他站起身,熄了灯,走出办公室,身后留下一片安静的黑暗。 走廊尽头,那面褪色的横幅还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故事的起点。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