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股水流,按设计经龟兹、肤施,汇入朔水。 朔水有了充足的水源补充,水位上涨现在完全可以通航。 而且两岸几十条河流也能进一步分流,灌溉到两岸的土地。 杨升看到这里就知道,这事成了。 当天他就召集众人一起返回了晋阳。 十月底! 并州再次迎来了大丰收。 在南阳苦战了数月的丁原,在荆州刺史王敏的支援成功斩杀赵慈。 俘获了五万多人,朝廷封丁原为新任南阳太守。 杨升也把河西之地引水成功的消息报了上去,但消息却石沉大海。 要知道这么大的动静,刘宏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也没办法。 十一月底,刘焉和贾龙会师在绵竹,马相兵败也被斩杀在了绵竹。 同月,武陵郡蛮兵作乱,一路攻略到了长沙等地,朝廷命令荆州刺史王敏率兵出征。 西北美阳地区,张温依旧率军在和叛军作战。 186年就过去了。 转眼时间来到187年1月。 这天。 他接到了关羽的传信。 北方的鲜卑人有动作,好几个部落都有调动兵马的迹象。 但又没有南下的意思,意图不明。 但很快这些部落又平息了下来。 他回信给关羽,密切关注鲜卑人的一举一动。 同时心里暗自感叹。 估计鲜卑人又要南下来了。 2月。 河西之地。 经过五个多月的引流,三股黄河水均按照预先的规划。 在河西绕了一圈最终又流到黄河里面。 而随着黄河汛期过去,进入了枯水季节。 河西之地留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泊。 也标志着这项工程,完全达成了预计的目标。 也让沮授和苏双两人松了口气。 红昌为杨升生下了一个女儿,杨升亲自取名杨缳。 3月。 原本准备在太行八陉的其他几陉内,开始接收流民。 但因为中原大地和河北又再次爆发瘟疫,这事被搁置了下来。 华佗研究了许久的瘟疫,但到现在也只是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 原因就是缺少感染瘟疫的实验体。 但随着中原再次爆发疫情,在华佗的重金之下,成功招募了数百志愿者。 刚开始杨升是坚决反对的,毕竟这事怎么看都有违人道。 但当他看着那些只能躺着等死的人。 因为这个不切实际的希望,纷纷表示自己宁愿就算死在华佗手下,也不愿在这样等死。 再三思考了几天,在华佗的一再请求下,他还是点头了。 但要华佗秘密的进行。 最后他一再表示,这些人不管能不能被治愈,他都会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同时,随着去年引黄河水入河西之地成功。 他准备在这些湖泊旁边先建城池。 但沮授等人表示,这事先不急,毕竟这才第一年。 等今年黄河汛期过后,这些湖泊彻底稳定下来以后再选址建城。 而且以后说不定还要从这些湖泊引水到其他地方去灌溉土地。 现在就开始建城移民开垦荒地,以后形成阻碍又要迁移什么的,有些得不偿失。 他觉得也有道理。 4月。 在美阳和张温对峙数月的西凉叛军发生内乱。 韩遂先后杀害了叛军首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两人。 接着叛军就退往了金城、武威等地。 张温等人趁势进兵,一举收复了北地、安定、汉阳、武都、陇西等郡。 刘宏随即下令张温等人班师回朝。 留下董卓这个新任凉州刺史治理地方。 几天后,刚回朝没几天的张温被罢免了太尉之职。 啧啧! 他接到情报,不由得感叹。 刘宏这是典型的卸磨杀驴啊! 然而韩遂和马腾又推荐王国为首领,死灰复燃的聚拢了十万人,又在北地作乱。 趁着汉军还没反应过来,叛军又攻占了陇西郡。 董卓急忙整顿兵马,开赴冀县和叛军对峙。 中原的疫情再次爆发。 豫州汝南每天都要死几千上万人,截止现在已经死亡超过了二十多万人。 兖州也死了超过五万人。 冀州也死了差不多十万人。 其他的青州、徐州、幽州也有数万人死亡。 几州加起来每天都有数万人死亡和无数人感染。 杨升听到这些数字直接沉默了。 但他什么都做不了。 5月。 刘焉在平定了马相之乱后,把治所从雒城迁到了成都。 而杨升则是跑到了大同盆地。 中原大地疫情虽然已经控制住了。 但在这场瘟疫当中,最少死了一百多万人。 还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他看着这些数字心情十分沉重。 直接跑到大同去散心去了。 二来他也去看看他的茶园。 到今年已经栽种了四年多的茶树,也即将迎来了第一次采摘。 杨升亲自带人才采摘开始,然后上手炒制,并教会了上百之前就在这里负责管理茶树的茶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让他们以后以此谋生。 几天后,五万多棵茶树,他得到了一千多斤茶叶。 他试着泡了一壶,比他在后世喝过的任何一种茶都要好喝。 这事成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不敢采摘的太过头。 在夏天和秋天之后还可以再采摘一批。 他抬眼看去,另一侧的山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茶树,不下二十万棵。 除了开始栽种的第一批茶树以外,每年他都会来这里转一圈,再栽种一批。 看守的人也从之前的几十人,增长到现在的三百多。 嗯! 看来还要扩大规模啊! 随即他安排人把这些茶叶运回了晋阳。 这些茶叶至少今年他不准备售卖,而是准备分出去。 等以后形成稳定此产量再考虑售卖。 这天他路过广武城外却停了下来,看着田地里面百姓正在播种。 他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现在春耕时节,播种的却是小麦种子。 他瞬间就明悟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种植什么作物都会选择在春季耕种。 然后秋收之后,这块地就空了下来。 之前这事一直被他忽略了。 虽然他通过传授呕肥和绿肥的办法改善了土地质量。 而且有了曲辕犁,耕种的深度和速度都大大提升。 现在并州北部三郡这几个技术十分成熟。 粮食产量对比之前多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要知道后世可不是这样。 后人对农作物分为两个收获季节,分别叫大春和小春。 大春就是正常的在春季播种,如水稻、玉米等,然后在秋天收获。 小春是秋天收获以后,播种一些耐寒的作物,如小麦、大麦等,到了来年春耕之前收获掉。 毕竟老话就说过。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但现在的小麦明显就不是冬天才种植。 这事看来得研究一下。 如果能成功的话。 这样一块地一年就能两次播种。 再加上高产作物,又将在养活多少人? 至于土地的肥力下降问题,虽然没有化肥。 但之前他提出的呕肥和绿肥两个措施在,一两个季度就能恢复。 随即他转道往北,进入了大同盆地,他要看看能不能现在就扭转这个问题。喜欢三国之杨家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杨家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