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听到这个消息,只是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中山、常山作乱的张燕等人救援张角不利,纷纷逃进了太行山里面。 而且情报里面还说了张角的独女,太平道圣女张宁也是下落不明。 果然! 历史又回到正轨了! 随后不断有洛阳的消息传来。 朱儁追封为右车骑将军迁扬州刺史。 皇甫嵩左车骑将军迁冀州刺史。 卢植为卫将军迁豫州刺史,都乡侯。 这里卢植居然没有被诬陷? 其余的曹操、刘备、孙坚、公孙瓒、王允、陈温等人都得到了升赏。 看到这里杨升错愕了。 这历史好像改变了,又好像没改变。 涿郡太守刘焉升任宗正,由刘虞接任幽州刺史。 豫州刺史王允有功升到了太仆。 扬州刺史陈温升郎中令。 冀州刺史李邵升任卫尉。 包括杨彪都升到了敬议大夫一职。 一大堆的刺史、太守升到了九卿以及士大夫。 然后一堆县令升到了太守、从事。 算是在党锢之祸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调动了。 而大汉天下似乎也迎来了和平。 九月初。 司空张济病故,刘宏钦点青州刺史黄婉接任了司空一职。 之后没几天杨赐上书请辞,刘宏恩准了。 由张温接任司徒一职。 但杨升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他在忙着组织给来到雁门的教俞们上课。 这天已经是九月中旬了,杨升带着麾下文武和众人一起等在了广武城南。 值得杨升率众出迎的人也就是只有一个了。 那就是辞官至仕的杨赐了。 几天后。 位于广武城南的雁门书院正式开院。 至于招生。 早在七月份就已经完成了。 招生要求凡在雁门居住,年满十三周岁到十五周岁,能识文断字的都可以来报名。 这些人都是免费入学的。 此次招生雁门本的人不是很多。 也就一百出头。 让杨升大感觉失望。 其中还有几十个学生是蔡邕、郭全几人招来的学生或者是任教的人带来了。 杨升也是大手一挥,免费入学吧! 其中就有早年间南阳太守,山东人羊续和他儿子羊衜,羊续是已经辞官的闲人。 以及蔡邕当时留在扬州的学生,顾雍,王粲。 还有王晨的亲弟弟王凌,这个是他亲自点名的。 来任教的人才是最让杨升惊喜。 除了羊续,其中就有胡昭、邯郸淳两人。 杨赐和蔡邕更是出门相迎。 最可惜是孔融,没有 胡昭他听说过,字孔明,颍川人,三十出头的文士,好像还是司马懿的老师来着。 邯郸淳字子叔,已经五十多岁了,是个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的胖老者。 在杨赐和蔡邕的介绍下,他才知道这人是个书法大家,隐士。 羊续字兴祖:武力23,智力89,统帅56,政治84,魅力80 胡昭字孔明:武力32,智力92,统帅56,政治67,魅力80。 邯郸淳字子叔:武力51,智力91,统帅65,政治80,魅力81。 杨升也是来者不拒,自然统统交给蔡邕负责。 这下书院有了一正四副。 一正是蔡邕,由他出任山长。 四副是羊续、杨赐、张臶、邯郸淳。 郭全则被点为云中郡的劝学从事兼任大学山长,负责整个云中地区的教育。 胡昭是定襄郡的劝学从事兼任大学山长,负责整个定襄地区的教育。 为什么选这两个人,是因为几人当中除了杨赐外就他们俩最支持推广汉语拼音和简体字。 毕竟在两人看来杨升说的很有道理。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现在的篆书、隶书,文字都在不断演变。 而且不管是书写和阅读也是朝越来越简单的方向发展。 杨赐因为年事已高,只是挂名而已,自然不可能让他在操劳什么。 他现在每天没事就是到处转转,找蔡邕几人下下棋、聊聊天、一起做做文章。 整个一退休老头生活。 九月十日。 这天是雁门书院开学的日子,也是三郡所有学校开学的日子。 对于雁门书院,杨升并没有掺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四百多所小学上面。 经过教育部这段时间培训,目前已经有了三千六百多人可以任教的教习了。 这些人早在几天前就全部去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每人负责教授一科,最少教两个班级。 当然这些人只负责这一个学期的教习。 等寒假学生们放假了,他们也会继续回到教育部学习。 之后挑选出色的担任山长和副山长。 至于教育部里面,当然也还有不少人正在培训。 预备着哪里缺人手,或者明年这些人升二年级在放出去教书育人。 最出色的还是被他放到了军中。 而且还有好些人虽然得道了诏令,但因为黄巾才刚刚平定,都还在来的路上,他现在更不愁缺教俞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个学院最少都分配到了十人以上。 这天也正是开学之日。 所有在雁门三郡地区居住,有身份牌的人都可以待着自己家不论男女。 年龄只要是七到十岁的孩子必须到所在的乡镇报名。 然后统一入学。 免除一切学费,并且发放被褥、三套统一校服、皮鞋。 统一印刷的课本、作业本、洗漱的香皂等等。 至于笔墨,杨升也思考过直接用毛笔启蒙不适合。 他直接花十万积分兑换了铅笔制造方法。 所以入学的孩子先不使用毛笔,而是用铅笔。 他认为这积分就是该省省、该花花。 一直攒着又不够换自己想要的,还不如直接点采用就近原则。 于是在铅笔之后,钢笔也诞生了。 铅笔作为孩子们前期启蒙使用,是因为这个时候容易写错字。 但随之又出现一个问题,他没有橡皮。 于是橡皮擦也问世了。 不是生产的,而是直接兑换的。 一个积分能换一万块,他也也不小气,直接换了几大仓库。 至于钢笔全部作为奖励发给了所有任教的教俞。 平日可以用来批改作业和书写,也算是对他们的肯定。 虽然花了他十几万积分,但他觉得这东西值得。 而且入学的事情一直办理了快两天才办完。 随后就随即开始分班。 教学楼虽然只有一层,但全是安装了玻璃的教室。 里面由杨升亲自设计,能坐下五十个孩子。 最前面是讲台和黑板。 一切完全照搬现在的东西,除了没有电灯之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 也是上五天休息两天,放假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要求各村必须组织人手负责接送。 起初好多人都担心自己去任教,会不会误人子弟。 毕竟大家的理解当中都是一对一的启蒙教学。 现在突然改变了,一时之间怕自己会手忙脚乱的。 周毅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他人生第一上课。 原本他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教室,但随着他站在讲台上。 下面的孩子身穿整齐的校服,立即起身。 随后躬身齐声道:“老师好!” 听着这一声老师好,他都不由得一阵恍惚。 毕竟这一套教学流程他们在思教部学了个十足。 每次有人来给他们上课都会起身行礼,并喊道:“先生好!” 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嗯! 他很快调整了起来。 对着下面的学生们回道:“同学们好!” 看着下面几十双眼睛好奇的看着自己,而且从他们眼神中他看到了一个词,渴望。 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喜欢三国之杨家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杨家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