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八年,大汉君臣尽欢。 然而在千里之遥的魏都洛阳。 大魏晋王司马炎的表情却不是很好看。 因为那位替司马家镇守大魏北疆的司马孚,死了! 出任幽州刺史的时候,司马孚就已经是八十四岁的高龄。 幽州又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再加上后来的一连串打击,早就已经让这位耄耋老人油尽灯枯。 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卧病在床,终于撑到过完年的咸熙八年,彻底撑不住了。 临死前,司马孚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信中总共交待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不要再让刘渊带兵,并将其圈禁在洛阳,到死都不准他离开洛阳半步。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野心极大,若是不加以看管,日后必为朝廷大患。 第二件事,尽可能的和司马攸修好关系,不要再空耗大魏国力。 蜀主刘谌是个有野心的,绝不能让他在雍凉站稳脚跟。 蜀汉多年北伐失利,除了国力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骑兵数量不足。 一旦让他得到凉州养马地,假以时日必然会席卷雍凉。 兄弟阋墙,外御其辱,一定要以司马家的利益为根本。 第三件事,也就是最后一件事,一定一定不能称帝。 司马攸割据长安,司马家三代以内已经彻底失去了称帝的机会。 强行改朝换代只会把司马家推入深渊之中。 司马炎看完这封信后,面无表情的把它放到烛火上点燃,任由其在面前化为灰烬。 叔祖父啊叔祖父,国事家事如此,难道责任全在我司马炎一人吗? 父亲是大魏晋王,我是父亲长子。 这王位本来就是我的。 是他司马攸野心太大,非要跟我争这个位置。 我岂能容他? “传旨,追赠幽州刺史司马孚为大魏司徒,改长乐公为安乐公,封地幽州代郡,食邑十万户。由其子司马望袭爵!” “另,速速往上庸去旨,以司马伷为幽州刺史,即可赶赴幽州上任!” 司马炎对贾充等人说道。 听到司马炎的话,贾充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前面的封赏以及调任司马伷前往幽州任刺史都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袭爵的司马望现在并不在洛阳而在长安,并且在司马攸的手下任职。 若是旁人,贾充肯定不会多说什么,可这是司马孚啊! 别人不知道,贾充还能不清楚吗?这可是为司马氏操劳了一辈子的人。 再说了,人家还有好几个儿子在洛阳呢。 等于说司马炎自始至终都没打算把这份好处给司马孚的后代。 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晋王,若是臣没有记错的话,野王太守司马辅尚在,为何不以司马辅袭爵?” 司马炎看了贾充一眼说道: “贾卿,之前你提议的土地改革制度,本王已经想好了。” “今年便在大魏各地推行。” 听到司马炎的话,贾充心中顿时狂喜,也立刻明白为什么司马炎不希望司马孚留在洛阳的后代袭爵了。 在并州遭受外族袭扰之后,贾充曾经给司马炎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的内容就是关于如今大魏土地归属的问题。 各个士族手中所掌握土地何止千万,但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非法得来的。 虽然没有人会去查这件事,可终究是个心病。 尤其是在贾家占据并州大量土地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完美解决。 贾充的建议就是承认大魏所有士族手中已经掌握的土地。 在这些土地之外,将此前已经推行数十年并名存实亡的屯田制彻底废除。 改为实行占田制。 将国中土地重新分配,使男有耕,女有织。 朝中官员更是要以身作则,每人赏赐数目不同的土地,意在教化百姓勤于耕作。 只不过当时奏疏递到司马炎手里的时候,被司马炎给否决了。 司马炎看的很清楚,贾充这个建议绝对不是什么替朝廷着想,更不是在为司马氏着想,而是完全在替他贾家着想。 为此不惜将大魏所有士族乃至朝堂上的官员全都拉到一个圈子里。 司马炎很确定,一旦自己同意贾充的建议,大魏的土地顷刻间就会被士族们瓜分完毕,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至于那些百姓,现在是能得到一些好处,可用不了十年二十年,他们手里的土地就会再一次被士族豪强兼并。 到那时,他们连最后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士族豪强的土地是受国家保护的! 留给他们的只有为奴为仆一条路。 彼时的司马炎还有成为一代雄主的想法,虽然也没有太把百姓放在心上,但多少还是要顾及一些的。 但现在不行了。 先前为了灭掉司马攸,司马炎甚至拉下脸来搞什么忠孝之人的拔擢。 就是想借用士族豪强的力量,尽快灭掉司马攸,然后腾出手来对付蜀国。 可没想到司马攸,或者说是关中士族的韧性如此之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有刘谌进攻压力的情况下,硬是顶住了自己的进攻,双方目前依然僵持不下。 甚至还因为鲜卑人的到来,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那点优势全都给丧失了。 如此一来,朝中自然就生出一系列嘈杂之声,觉得司马氏的天命已经止步于此。 而司马孚的这封信,更是成了压倒司马炎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位叔祖父是什么人? 那可是祖父当年都十分倚重的存在,父王病危之时都还数次去信向他询问意见。 可如今就连他都已经不看好司马氏称帝这件事,更遑论其他人了。 这让司马炎产生了很重的危机感。 他必须要把这些人重新绑到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司马氏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而此时的司马炎能许诺给他们的实打实的好处就只剩下土地。 司马炎索性大手一挥,直接把好处一次性给到位。 只要他们得了好处,就必然会支持司马氏立国,要不将来别人可不一定会承认这些东西。 至于长安司马攸那是一定要死的!自己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司马攸一步一步给逼成这样。 司马攸不死,司马炎永远不会安心! 至于那个刘渊,司马炎没有把他叫回来的打算。 司马炎又不是傻子,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刘渊有野心? 谁会没有野心呢?司马炎难道没有野心吗? 有野心是好事,有野心就有弱点,就可以循着弱点把对方掌控在手里,让他为自己所用! 一个外族,最多也就是干些劫掠的活,还能翻了天去? 叔祖父真是老了,也离开洛阳太久了,早就不知道天下大势了,居然还要教导自己怎么做。 看着吧,这天下终究还是司马氏的天下,跑不了! 得到司马炎同意之后,贾充便迫不及待的要去做。 因为上次兼并土地的事,让贾家在朝堂上的名声下降了许多。 这件事要是弄成,他们的好处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到时候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来说贾家! 在洛阳大魏推行占田制的同时。 长安大魏也在发生着一场悄悄的变革。 由于双线作战的原因,让原本就因为汉中之战快要被掏空的家底越来越捉襟见肘。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攸的危机感也越来越重。 尤其是在天水丢失之后,更是让司马攸对当初的决定生出一丝后悔。 当初若是没有逃出洛阳,没有割据长安,或许这会儿司马氏已经建立新朝。 虽然没有当皇帝的份,可一份王爵是跑不了的。 现在的他虽然也是王爵,可这个王爵总有那么一丝镜花水月的味道。 洛阳不认自己,中原士族不认自己。 甚至就连关中士族都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过。 否则他又怎么可能让族叔司马望去问关中士族借兵! 但现在后悔已经晚了,现在投降。 别说司马炎会不会放过自己,关中士族都得先不放过自己。 所以司马攸硬着头皮也得继续干下去。 可看着高诞催要物资的书信,司马攸再次犯了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没法凭空变出物资来。 司马攸不能像司马炎一样,把国中的土地打包卖给士族豪强。 因为雍州的土地本来就是关中士族的。 既然土地没法卖,那就卖人口。 土地是财富,人口同样也是财富。 只要长安的统治能够维持下去,那一切就都还有转机! 钟会等人得知司马攸的打算后,第一时间来见司马攸。 “秦王这是准备自绝前路?” 钟会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当初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司马攸居然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土地已经落入士族之手,若是连人口都卖给他们,那跟长安宫中坐着的那位魏帝有什么区别? 甚至连魏帝都不如,最起码魏帝还能支使身边的侍者,到时候司马攸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 司马望同样也不理解自己这个曾经被叔父司马懿极为看重的侄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钟会他们的诘问,司马攸倒也不生气。 这样起码可以肯定他们是在真心为自己着想。 “眼下大魏两面受敌。” “虽然东边有杜将军主持,暂时挡住了司马炎的进攻。” “可西边的陇西,已经败象初显。” “街亭和上邽的丢失,不光是让陇西四郡陷入沦丧危险。” “就连陈仓都会受到威胁。” “一旦陈仓有失,那蜀军便能从扶风郡直接杀入长安附近。” “请问太尉和都督,如之奈何?” “陇西四郡的丢失只是表面上的危机。” “真正的危险是整个扶风郡随时都会处于蜀汉的威胁之下。” “刘谌在益州的一系列改革,长安也是有所耳闻。” “那刘谌在益州并没有动士族豪强手里的土地,只需要让他们按土地的数量纳税就行。” “可对于人口,刘谌是绝对不允许他们隐匿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不利用这些人口把关中的士族豪强跟朝廷绑在一起。” “二位觉得到时候他们会怎么做?” 钟会看向司马攸的眼神露出一丝诧异。 一直以来,钟会都觉得这位秦王殿下聪明则聪明矣,但在政治上多少有些不成熟。 比如之前对待石苞的态度。 不成想今日之谈,竟然让钟会有一种惊喜之感。 若果然如此,眼下的危机未必不会是新的机遇! 司马望对司马攸的说法更是惊讶万分,没想到司马攸居然能看这么远。 是啊,士族的眼里利益为上。 之前他们会因为司马攸和洛阳对立。 那未必就不会在刘谌占据陇西四郡后和朝廷对立。 只有用足够多的好处以及他们 不得不顾及的东西把他们彻底的拉到双方的对立面。 长安方能有一线生机。 再怎么说,关中士族也是在本地几百年的经营,那家底根本不是刘谌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既然秦王已经决定这么做,那臣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是有一点,臣希望殿下能够明白。” 司马望开口说道。 司马攸点了点头道: “都督请讲!” “秦王代天子牧民,便是天下百姓之望。” “百姓者,国之根本也。” “虽有一时权宜,但也绝不可就此弃民于士族之手。” “否则国何为国?” “臣希望殿下只是借百姓给士族,而不是以百姓为士族奴仆。” “并且其后代有可以选择去留的权利。” 司马望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这一代卖给士族也就卖了。 但下一代不行,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也得给百姓选择的权利。 否则大魏可就不只是皇帝是傀儡那么简单了,就连整个国家都会沦为士族的玩物。 钟会连忙说道: “臣以为司马都督之言乃老成持国之言,望殿下纳司马都督之谏。” 司马攸点了点头道: “这是自然,孤又怎么会以百姓为士族奴仆!” 虽然是要卖百姓,但却不能把这件事摆到明面上,起码的脸面还是要顾及的。 长安朝廷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些百姓交到关中士族的手里。 并从士族的手里换取大量的物资,送往陇西三郡。 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拖住刘谌的脚步。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季汉演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