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奉吾主之命。” “以汉吴两家为盟之约。” “特送讨逆檄文一份。” “望陛下勿忘两国之盟,出兵共击曹魏!” 邓审不卑不亢的对高坐皇位上的孙酦行礼道。 立刻就有内侍走下玉阶,将邓审手中的国书连带讨逆檄文一并取走。 只不过取走国书和讨逆檄文的内侍并没有直接将这两样东西交给孙酦。 而是转手交到了坐在孙酦旁边的吴国丞相朱先。 朱先乃是朱宣之弟,在朱宣死后掌管江东朱氏。 更是在孙皓死后第一时间把握住机会组织人马进兵武昌,最终顺利的逼迫滕皇后交出玉玺,并改立孙酦为帝。 事后更是以从龙之功,成为吴国左丞相兼大将军。 又以孙酦年幼,亲自监理国家大事。 孙酦名为皇帝,实则为傀儡。 看着朱先理所当然的接过大汉国书,邓审的眉头不由得一皱。 邓审虽然年纪不大,但出身却是不凡,其祖父乃是阳武亭侯邓芝,其父乃是当朝重臣邓良。 他自己更是当初刘谌创办宫中学堂的第一批天子门生。 除了家学渊源之外,更兼有刘谌的影响,性子也变得十分刚烈。 眼见朱先行此篡逆之举,邓审当即便出声喝道: “大胆!” 一声暴喝吓了吴国君臣一跳,纷纷将目光看向邓审。 然后顺着邓审的目光看过去,正好看到同样满脸惊讶的朱先。 “汉使这是何意啊?” 朱先尚未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惊讶的问道。 “此乃我家陛下知会汝主之国书。” “尔是何人?竟敢行此悖逆之举!” 听到这话,原本坐在皇位上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跟自己没关系的孙酦神色一动。 虽然如今的孙酦才年仅十岁,可是幼年时的颠沛以及差点亡于他人之手的经历让这个孩子比同龄人早熟了许多。 奈何成熟归成熟,终究只是个孩子。 满朝文武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国家大事均不由他做主。 四下无人时,孙酦常以献帝自比。 并将朱先视为董卓、曹操之流。 只可惜手中半点权利皆无,甚至都不如那魏帝曹髦。 曹髦尚且还有几百忠心侍卫之人。 可这吴宫之中,尽皆士族 眼线。 渐渐地孙酦也就认命了,不再去想那皇权之事,只要能让自己安稳度过这一生,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邓审的这番话,却再次勾起了孙酦心中一些原本已经压下去的想法。 哪个皇帝生来愿做傀儡,这大吴江山本来就是朕的! 国内有诸多世家之人掣肘,可自己还有外援啊! 汉吴之间乃是盟友,若是汉帝能够出兵帮朕夺回权利。 自己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之主,到时候就算是给汉帝一些好处,又有何妨? 只是朱先专权,国事均不由朕做主,难啊! 朱先听到邓审的话,不由得眉头一皱。 自己摄政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对自己这么说话。 只是眼下虽然魏吴之间已经和谈,但是蜀汉也不能轻易得罪。 所以思索一番之后,朱先忍下这口气说道: “汉使所言极是,既然是国书,当然要由国君查看才是。” 说罢,朱先便把国书亲自交到孙酦手上。 孙酦的眼里闪过一丝难以自抑的激动,双手微微颤抖的接过国书。 只是不等孙酦翻阅,就听到朱先一声暴喝: “你这狗东西,差点陷本相于不义。” “来人 ,将这个杀才拖出去杖毙!” 说话间,矛头直指刚才的那个内侍。 两个侍卫立刻走进来将内侍拖走。 可怜内侍不过是照例行事,稀里糊涂的就丢了性命。 孙酦也被吓了一跳,拿着刚刚到手的国书,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最终还是咬咬牙,对朱先说道: “朕尚年幼,国事一窍不通。还是由丞相操持的好。” 说罢又把刚刚到手的国书重新还给了朱先。 朱先再次接过国书,挑衅的看了邓审一眼。 却没有注意到孙酦眼底的那一抹恨色。 这一次,邓审一句话都没有说,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跟自己没有 任何关系。 得意洋洋的看完大汉的国书之后。 朱先再次皱起了眉头。 蜀汉要北伐的事情他早就已经听说了。 可是你北伐就北伐呗,何必要拉上我吴国一起? 如今吴魏之间刚刚和谈,两国之间的贸易也如火如荼,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这种紧要关头,吴国怎么可能听从你蜀汉的话,去进攻魏国? 但是对于国书,吴国也不能置之不理。 否则便是树敌于蜀汉。 这对于现在的江东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朱先虽然专权,但该拎得清的东西还是能拎得清的。 想了想,朱先说道: “汉使,汝主之意,我家陛下已经知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兵者,凶器也。” “不敢轻动。”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使者不妨在建业暂且住下,等我君臣商议一番,再做决定如何?” 朱先的话并没有出乎邓审的预料。 邓审对着孙酦拱了拱手说道: “既然如此,那外臣便在建业恭候陛下旨意!” 等到朝会散去。 回到后宫的孙酦心思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是自己第一次尝到权力的滋味儿 。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虽然这是来自外国使臣的尊敬。 但这对于孙酦来说, 已经是难得的体验了。 与此同时,孙酦也对远在成都的刘谌羡慕不已。 一个大汉使臣居然看不惯大吴朝堂之事。 由此可见,汉帝权柄之集中。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汉帝一样,独掌朝纲! 只可惜如今大吴朝堂上下皆由朱先掌控。 父皇曾经倚重的张、濮阳二人皆被孙皓所杀。 曾经两度帮助大吴解除危机的丁奉老将军也已经卧病榻上。 陆抗更是远在西陵,被朱先隔绝内外,根本帮不上自己的忙。 既然国内不能得救,孙酦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外援了。 汉帝的国书以及邓审的表现让孙酦生出一丝希望。 觉得可以借助蜀汉的力量帮自己重掌大权。 无非是自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而已。 可若是任由朱氏掌权,将来这天下还是不是孙家之天下,可就难说的很了。 两权相害,当取其轻!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季汉演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