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偏向交好蜀汉的那一派占据了上风。 除了因为另一派无法说出真实原因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是刘谌所开放的几个通商城市做生意足够的公道。 无论是粮草还是军械,只要你敢卖,他们就敢买。 世家所谋者,无非就是利益而已。 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谁会反对呢? 之前孙皓在时,尚且偷偷摸摸的往外卖。 现在孙皓死了,新君又是一个小孩儿。 谁又会把他放在眼里呢?不正是替家族谋取利益的好机会。 而司马炎虽说把目光放在了长安,可是合肥一线仍有重兵把守。 很明显是敌非友。 在这种局面下,和蜀汉交好就成了唯一选择。 很快,吴国朝廷便派出使者到成都,请刘谌遣使前往建业参加孙酦的登基大典。 而刘谌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得知了吴国朝堂对于大汉的态度。 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派出前往吴国的使者之后。 刘谌又把张惇召入宫中。 告诉了关于张布和濮阳兴被平反以及张惇被赦免的消息。 听闻此消息后,张惇当场嚎啕大哭。 虽然逃到成都之后,有刘谌的庇佑。 可是那种污名在身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张惇。 如今一朝得雪,张惇顿时就绷不住了。 “家兄虽天资鲁钝,但绝非什么谋逆之人。” “皆因孙皓倒行逆施,引发家兄不满。” “不成想孙皓竟然以此杀害家兄,并使家族蒙难!” “若无陛下收留,臣也等不到沉冤昭雪的这一天!” “陛下之大恩大德,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刘谌命人将张惇扶起来之后,笑着说道: “朕收留张卿,无非是不想让忠良遭受残害。” “如今张卿沉冤得雪,朕也就不用在为你担心了。” “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返回东吴便是。” 听到刘谌的话,刚刚才被扶起来的张惇再次跪倒在地,面露惶恐之色的说道: “陛下何出此诛心之言?!” “臣自到达成都之后,无时无刻不蒙受陛下恩德。” “臣也早把自己当成大汉子民。” “时刻想着报效朝廷,报效陛下。” “陛下如今让臣去东吴,岂不是以臣有二心?” “若果真如此,臣愿意一死以明志!” 说罢便在地上磕起头来。 刘谌见状,赶紧扶住张惇: “张卿这是何故!” “罢了罢了,既然卿不愿回东吴,那朕也不再勉强。” 顿了一下,刘谌又说道, “前些时日,宗正曾送诸女画像入宫,其中便有令侄女。” “朕欲将其纳入宫中,卿以为如何?” 张惇听到刘谌的话,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臣多谢陛下抬爱!” “若如此,臣也足以告慰吾兄在天之灵!” 东吴张惇肯定是不会回去的,哪怕给吴主给自己平反都不行。 孙氏凉薄,万一哪天再翻旧账,张惇可不觉得自己还有第二次机会逃出来。 刘谌愿意纳张氏为妃,更是让张惇的心彻底放到肚子里。 最起码在自己这一代,以及侄女这一代可以安心的受到大汉的庇佑。 这样一来,自己也该续弦了。 刘谌纳妃,对于大汉来说也是头等大事。 虽然不如当初纳后来的隆重,可是架不住数量多呀。 连带着张氏在内,刘谌一次性娶了六个新媳妇儿。 这个数量,铁打的身子也有点熬不住。 到后来刘谌干脆躲到汪氏宫中。 小刘裕此时已经快六个月大。 俗话说六月小孩儿坐得稳。 若不是天气转冷,小刘裕这会儿已经能够自己坐起来了。 同样也开始学会了认人,对于刘谌这个见不到几面的父皇,连搭理都不带搭理的。 倒是让刘谌心中有些尴尬。 于是转头便逗起了陪着刘裕玩耍的关关。 刘裕满月的那天。 入宫的女眷里有不少都是带了孩子的。 秦氏自然也不例外。 说来也奇怪,对于别人,尚在襁褓中的刘裕连理都不带理的。 偏偏在看到关关的时候,直接笑出声。 一个刚满月的孩子,居然能自主选择笑声的对象。 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之余,也对关关艳羡不已。 关关身为关彝之女,本就和陛下交好。 如今又能逗得皇长子笑出声,以后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事实也果如她们所想,从那天开始。 刘谌便命秦氏多带关关入宫陪伴汪氏。 到后来关关更是直接在宫里住下。 虽然有些逾矩,但是刘谌不说,谁也不敢主动提起。 况且关关还是个女孩儿,这件事就这样成了一个定例。 “关关,弟弟好玩不好玩?” 关关对于刘谌倒没什么敬畏之心。 一来岁数太小,二来刘谌在孩子面前也没有什么架子。 听到刘谌的话,关关歪着脑袋想了一下,然后奶声奶气的说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伯伯,弟弟不好玩,但是弟弟很乖。” 刘谌闻言不由得一阵哈哈大笑。 孩童的赤子之心,是最为难得的。 “那你想不想一直陪着弟弟,跟他一起长大呀?” 关关还没有什么反应,汪氏心中先是一动。 按年龄来算,关关正好比寄奴大三岁。 而且还是关氏之后,身份也配得上。 之前一直把关关当女儿来看,倒是没往这方面想。 今天陛下一提起,汪氏顿时就心动了。 刘谌倒是没有多想,后世的教育让他把这句话只当成是逗小孩儿玩闹的开心话。 再说了,不到四岁的娃娃能懂什么?无非就是逗个闷子罢了。 果然,关关又想了一会儿说道: “弟弟乖,我想跟弟弟一起玩。” 一番话又逗得刘谌笑出了声。 汪氏怀中的刘裕许是被刘谌的笑声给吓到了,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 突然大哭出声,打断了刘谌的笑声。 也让刘谌的脸上生出一丝尴尬。 兴汉五年的末尾,北边的司马炎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长安方面。 东边的吴国也因为新君刚立,世家正在互相争夺利益。 反观大汉,除了从安南调粮,以及打通陈仓道之外。 反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伴随着这段难得的平静的时光。 兴汉六年,到了!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季汉演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