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咱们为何不一鼓而下,夺取夜郎。” “反而要在这里迁延时日?!” 汉军营中,作为讲武堂一期学子中的领军人物。 廖文被众人推着站出来向霍弋询问。 看着眼前这个廖化的螟蛉子。 霍弋笑着说道: “那你倒是说说,咱们一鼓作气打下夜郎有什么好处?” 两年的时间,廖文已经从一个最基层的小兵,慢慢的爬到了屯长的位置。 但若非他是廖化之子,且出身讲武堂。 恐怕并没有资格见到霍弋和董厥。 所以廖文也十分珍惜每一个和高级将领相处的机会。 尤其是霍弋这样替朝廷镇守一方的大将。 听到霍弋的话,廖文立刻说道: “在下以为,夜郎乃牂牁门户,若我们能夺取夜郎。” “则必能震慑逆贼人心,到时候很多地方皆可传檄而定。” “即便有负隅顽抗者,也绝非朝廷对手!” “等拿下牂牁,咱们便可以夹击兴古,甚至可以效仿当年丞相在时,一战而定!” 听到廖文提起丞相,霍弋的眼里闪过一丝恍惚,回想起当年自己在丞相帐下效命的时候。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 眼前这些英才,赫然已经是大汉第四代的人物了。 片刻的唏嘘过后,霍弋重新收拾了心情,开口说道: “毅之的建议不错!” “看来这两年跟着马将军没有瞎混日子。” 毅之是廖文的字,乃是在其满十二周岁的时候廖化所赐。 虽然按照传统,赐字应该是在冠礼之时。 但是谁都知道廖化心中是怎么想的,所以对于这种稍显违背礼制的事情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去提。 听到霍弋的夸赞,其余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艳羡之色。 和廖文一样,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也很清楚,霍弋这种级别的人物不是自己轻易能够接触到的。 尤其是得到对方的夸赞,就更加不容易了。 然而就在此时,霍弋却话锋一转的说道: “既然你说到了当年丞相平定南中之乱。” “那你就继续说说,当年的南中之乱和如今的三郡之乱有什么区别?” 听到霍弋的话,廖文眉头微皱,露出思索之色。 片刻之后,才接着说道: “当年的南中之乱,乃是牂牁太守朱褒等人意欲谋反。” “今日之叛,乃是三郡豪族不服朝廷管教作乱。” “这便是其中的区别!” 霍弋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心中很明白刘谌为什么要把这些人送到自己这里,参与这场战争。 执掌南中几十年,霍弋对这些地方豪族可太了解了。 想要平定他们也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只是因为大汉的人才断层实在是太严重了。 虽然设立了讲武堂用来培养人才。 但是基本上都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难得有一次规模不小的叛乱,且危害算不上大,陛下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实战机会。 并且让他们参与到这次平叛当中,见识到这些豪族的所作所为。 最起码能保证大汉几十年内,大部分的军官都会对这些豪族之人深恶痛绝。 想到这里,霍弋的目光又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你们呢?你们有什么自己的见解,都可以畅所欲言!” 得知自己也能够发表意见之后,众人脸上也显露出激动和兴奋的表情。 “都督,在下以为这些叛贼和之前南中叛贼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他们或许并不是要取朝廷而代之,而是想要掌控朝廷为自己所用。” “其危害或许要更甚之前!” 话音落下,又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说出自己的见解。 霍弋脸上露出一丝讶然之色,如此年纪便能看到这一层,实属不易。 “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见霍弋询问自己名字,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在下姓刘名骏,字伯然,乃讲武堂二期学子!” 刘骏虽然姓刘,但却并非汉室宗亲出身。 当初是跟着吴明他们一起到姜维身边效命的。 在经历了汉水北岸一战,并接触到那些魏军中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虏的底层军官之后。 让他对整个魏国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霍弋点了点头: “不错!” 有了霍弋的两次夸赞,其余人也顿时来了信心,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霍弋边听边点头,并对大多数的人的见解表示了肯定。 最后,等所有人都说完之后。 霍弋才笑着说道: “本都督可算是明白陛下这个讲武堂的厉害之处了。” “博天下英才,聚于一处,能够取长补短,互相成长!” “你们也确实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只是此次三郡之叛,与以往有所不同。” “如毅之所言,此次叛乱乃是三郡豪族不服朝廷管教,意欲挟众威胁朝廷。” “这些豪族都是盘踞三郡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豪门大族,在当地根深蒂固。” “手中兵马都是家族中豢养多年的部曲和私兵。” “与当年朱褒他们手中所握大部为朝廷兵马不同。” “他们的这些手下可以说对他们忠心耿耿。” “基本上没有什么传檄而定的可能。” “所以即便打下夜郎,咱们依然会遭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抵抗。” “并且因为他们全都分散的缘故,反而会给咱们平叛增加难度。” 听到霍弋的解释,在场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围点打援吗? 夜郎作为建宁通往且兰的必经之路,这些乱贼没有理由不守的。 只要夜郎一天没有丢,他们就要源源不断的往这里补充兵力。 既可以避免朝廷兵力分散,也可以把他们钉死在这个地方。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却想不到。 从来不苟言笑的董厥此时笑着开口说道: “霍都督从延熙元年就开始镇守南中。” “其兵法谋略皆为上上等。” “你们一定要好好跟着霍都督学习才是!” 与此同时,一个斥候从帐外走了进来,来到霍弋面前行礼道: “禀都督,夜郎城中增援一支贼军,人数大约在八千左右!” 众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敬佩之色的看着霍弋。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季汉演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