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文士走进府邸。 在仆从引路下,来到议事堂。 堂中已经吵翻天。 “投了吧。” “不能投,唯有死战。” “为汉宁数十万百姓考虑,不如投降曹公,岂不美哉?” “我都不好意思揭穿你,你那是贪生怕死,你下贱。” “……” 众人争得面红耳赤。 刚开始还很克制,只争吵降是战是降的问题。 都是有身份的人。 自当雅量。 渐渐的,有人吵急眼了。 “汝母婢也!” 一句粗口爆出来。 其他人也摊牌了,不装了。 去特娘的雅量! “屈膝老奴,舔足之辈。” “乞索儿,受死!” 各自粗言秽语抛出来。 一个大臣怒喝“老贼食鞋”,脱下鞋子丢向对面文人。 正好砸中文人的脸。 “彼辈受死!” 文人撸起袖子,露出肌肉虬结的小臂,径直扑了过去。 两人滚地扭打在一起。 混乱迅速蔓延。 堂中开始一场混战。 “肃静!” 一声中气十足的喝声响起。 乱象瞬间止住。 众人看向堂上所坐之人。 此人身着褐色鹤氅,鹤氅后背一幅阴阳图,胸前两襟绣有八卦。 头戴一顶进贤冠。 官印、青绶藏于绶袋,青绶露出三尺拖于地上。 前者表明教中身份。 后者表明官职地位。 二者集于一身,即是留侯张良十世孙、教祖张道陵之孙、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张鲁。 张鲁坐在香炉旁,一张泛黄的脸笼罩在烟气中,冷哼: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本师君绝不会投降刘璋,汉宁十数万五斗米道教徒,更不会赞成投降。” 汉宁即汉中。 张鲁根据汉中后,为了更好传播五斗米道,改汉中为汉宁。 汉中人自称“汉宁”。 外面的人仍称“汉中”。 “不错。” 中年文士步入大殿,“主公言之有理,绝不能投降刘璋。” “呵~” 话落,立马遭到嘲讽。 一个尖嘴猴腮,颌下三寸山羊须的男子冷笑,“主公召集我等议事,为何独你迟迟不到?” 不等文士回答,男子作恍然大悟状。 “哦~原来如此,不投降刘璋,可以投降刘备嘛,阎圃忙于此事,以致议事来迟,倒是可以理解。” 一边说着,向张鲁拱手。 好似在替阎圃开脱。 张鲁闻言冷笑一声,“好一个忙于投降刘备,阎圃你作何解释?” 吴懿围城旷日持久。 投降的话题多次提起。 该向谁称臣? 汉中官员分成三派。 投刘璋派,投曹操派,以及投刘备派。 三派为此争论不休。 阎圃多次劝说张鲁,请刘备入汉中,南抗刘璋,北拒曹操。 如今被杨松这样一说,很难不让人怀疑,阎圃是否有私心。 甚至有可能私通刘备! 阎圃指着杨松怒喝,“在下一心为公,汝休要血口喷人。” 接着又面相张鲁,解释道: “主公与刘璋有仇。 曹操疑心极重,岂能让主公再坐镇一方?主公若降,定会被封以高爵,给一个闲职终老。 而刘备以仁德标榜自己,主公又有五斗米道信徒支持,主公只需收拢信徒,便能制衡住刘备。 请……主公三思!” 说话间,阎圃双膝跪地,以头抢地长拜不起。 看不出有一丝私心。 话说得很清楚,为今之计,唯有请刘备领兵入汉中。 张鲁张了张嘴。 心知错怪了阎圃,起身准备扶起阎圃。 “呵呵~” 忽然一声冷笑。 “可笑至极。” 杨松手捻山羊须,对张鲁说了一句话,“君不见刘琦、刘景升之事乎?” 轻飘飘一句话,落在张鲁耳中,却如惊雷一般炸响。 霎时心神俱震。 有些事经不起推敲。 刘表何时死的?刘备入荆州后死的。 刘琦何时死的?曹操南下,刘备屯兵江夏后死的。 情况太过巧合。 注意到张鲁面色凝重,杨松又添了一把火,“请问诸位,谁能降得住秦子御?” 张鲁心里咯噔一下。 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扫了眼跪地的阎圃,目光顿时冷了下来,“你还有何话说?” 阎圃身体止不住颤抖。 一个字说不出来。 这种捕风捉影,全凭臆想决定的事,让人如何解释? 说不定越描越黑。 唯有沉默以对。 而阎圃的沉默,愈发让张鲁怀疑。 “砰”的一声。 张鲁以拳捶案,声音压抑着怒火,“吾宁做曹公之臣,不做刘玄德之宾客。” “主公,三……” “住口!” 张鲁厉声打断阎圃,鹤氅长袖一挥,冷声道:“彼辈不足与言,令你在家中反思三日,退下。” “臣……遵令。” 阎圃仰天惨笑一声。 跌跌撞撞爬起来,路过杨松身边时,轻声呢喃:“汝不过死一弟,便做卖主求荣之事,可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松眼睛微微一眯。 “阎兄说什么?在下听不清啊。” 阴翳的双眸闪过寒芒,随即很快一脸茫然之色。 “哈哈……” 阎圃仰天大笑出门去。 笑着笑着,泪水夺眶而出。 落寞身影渐行渐远。 张鲁一张脸黑成锅底,望着下首的杨松,问道:“以卿之见,城外之敌如何应对?” “主公勿虑,”杨松摆摆手,“主公之弟尚在新野,想必很快就能发现汉中之危,提兵来救。” “还有呢?”张鲁又问。 杨松不加思索,将早就想好的说辞一一道出: “主公可向天子纳贡称臣。 汉中城高粮足,主公可发动信徒上城墙防守,守城易如反掌。 等到天子、张卫发兵来援,前后夹击吴懿,定能取胜。” 方法是好方法。 张鲁对此十分认同。 问题是……说是向天子纳贡,实则是向曹操俯首称臣。 别看他刚才放狠话。 真让他放弃割据一方,在曹操手下混吃等死,又下不了决心。 少顷。 张鲁把心一横,“好,命你携重金面见天子。” “诺!” 杨松拱手领命。 当天夜里。 张鲁鼓动一千信徒,出城闹出动静。 吸引益州军注意力。 另外一边, 城墙放下数个吊篮。 杨松带着随从、金银,趁着夜色匆忙向北方而去。 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城头。 配合杨松出城的武将,望着茫茫夜色,嘴角微微上扬。 此人……名杨任。喜欢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