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放下手中的图纸,先是给两人讲了竹林理论,这才接着说道: “从兄,从嫂,黄巾之乱,究竟为何?真的只是十常侍作乱吗?” 似乎刘协习惯了谨慎,半天没有说话,还是曹节开口道: “此事早有定论,无非是地方豪强为富不仁,侵占百姓土地,让很多百姓沦为流民; 妖道张角用符水诱骗百姓,蛊惑人心,聚拢众多百姓造反; 赶上天灾不断,让天下百姓没了活路,这才愈演愈烈。” “哈哈哈哈哈” 刘禅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一边笑,一边摆手道: “从兄从嫂,朕不是笑你们,而是笑这些记录在史书上的黄巾之乱原因, 这些世家口吻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真的能让后人避免重蹈覆辙,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吗?” “地方豪强为富不仁,朝中的众多高门大户呢? 他们为富就仁德吗?四世三公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都是德才兼备吗? 他们又堵住了多少真正人才的晋升之路? 他们遍布郡县的土地,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举孝廉,难道不是世家之间的分肥吗? 张角为贼,用符水聚拢蛊惑百姓,那可曾想过,为何区区符水就能聚拢蛊惑百姓? 因为朝廷没人管他们啊! 百姓得了瘟疫,求天无果,告地无门, 他们田宅被巧取豪夺,求告无门,他们辛劳不得温饱,仁德只会被打压, 不信黄巾,又能信什么?苍天已死啊!” 刘协想要分辩,不知是因为胆怯,还是想到了什么,最终还是直直地坐了回去,嘴唇微微颤动,没有说话。 刘禅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 “天灾,百姓缴纳的赋税,只是供皇室宗族,高门大户挥霍的吗? 百官口口声声的牧民官,放牧的牧民都知道,在冬天野外找不到草的时候,要给牲畜吃秋天储存的饲草, 堂堂牧民官,连这个都不懂吗? 那些是活生生的人啊!那些是辛辛苦苦奉养整个国家的百姓啊! 他们凭什么就该死?!” “他们凭什么就该死?!” 面对刘禅的质问,曹节也不知从何处辩驳, 她很想反驳刘禅的质问,可想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可以反驳的话语。 刘禅声音中已经带上了怒气: “从嫂还漏了最重要的一个点,那就是天子!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那么造成天下大乱,汉室倾覆,灵帝就没有责任吗? 遍布各地的勋贵,宗室,满朝文武百官,就没有责任吗? 卖官鬻爵,他一人可决,董仲舒所谓天人感应,制约皇权,都要靠天子有没有羞耻心! 百官呢?忙着分肥,忙着家族兴盛,千秋万代,苦一苦百姓罢了。 长此以往,大汉失掉的,可是民心啊!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这就是血脉的传承,这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从兄,从嫂,天下大乱之惨,难道皇家就能避免? 屠刀鸩酒,可是不分皇室贵胄的! 朕所行之策,看似苛待宗亲,又何尝不是为子孙计长远?” “又何尝不是为子孙计长远?” 刘协想到董卓之乱时那些宫女宗室,想到一路颠沛的官员, 想到被抓着头发拖走的伏皇后,董妃,哀声说着陛下救我,想到自己那些孩子,悲从中来,忍不住放声痛哭: “刘协无能,不能保护至亲,刘协有罪,不能守住大汉基业,刘协无颜见列祖列宗啊!” 曹节感同身受,扶着刘协默默落泪。 刘禅起身,背着手,语气中也带上了哀伤: “从兄之痛,朕感同身受, 陈到将军幼时,宗族至亲死于天灾,少时青梅竹马命丧官军杀良冒功,他至今未娶: 赵云将军十多岁时,常山大乱,被裹挟成为义从; 魏延将军祖籍豫州义阳,皇甫嵩带官军征讨豫州,十室九空; 他们为何放着其他诸侯不去投奔,而是矢志不渝,跟随先父辗转天下,也只是因为先父从不屠城啊! 几位将军尚且如此,天下那些勤劳质朴的百姓呢? 那些动辄十室九空,动辄人相食的百姓呢? 他们就该死吗?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从夏禹家天下,就无人能免俗。 不能将贪欲用律法关起来,就算是高祖,世祖,又怎么能保证后人个个贤良? 又怎么能保证勋贵百官,不成为新的竹林,成为新的世家,最终一片荒芜,天下大乱,乃至身死族灭呢?” 刘禅说着,声音也带上了哽咽,能够说的历史,已然如此让人悲痛, 五胡乱中华之时,那些百姓的惨状,又能如何描述呢? 他来到悲伤到不能自已的两人面前,递上一张棉布帕子: “所以,从兄从嫂,汉家宗室,其实从失了民心那一刻,已经亡了, 而现在这份大汉的基业,朕不能给你,也无法给你。 如今的大汉,有些是先父玄德公创下的班底,有些是朕聚集起来志同道合的人才。 朕并不是喜欢打仗,只是朕要终结这个吃人的乱世,唯有以暴制暴! 我们这些人,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才最终走到现在。 朕称之为理想主义者。 这个理想,是会被曹魏东吴那些利己之人,嗤笑的理想, 也是会被那些见风使舵,惯于家族大于天的世家,认为不切实际的理想, 更是会被那些内心阴暗之人,各种诋毁挑刺的理想。 无所谓的,无论他们怎么看待,朕,以及和朕一样为之奋斗的每一个人,都会坚持这个理想。 这个理想,也是千千万万大汉子民,曾经安居乐业,最为朴素的理想。 勤劳可以致富,仁德可以立身,才华不会埋没,律法公正无私,百姓与国家休戚与共,同心同德的理想。 无论其他诋毁之人如何嘲笑朕,如何嘲笑坚持这个理想的大汉子民,都不能阻止我们实现它! 这个理想,就是三造大汉,开万世太平! 朕,要用朕自己的方式去实现它,所以,这份国策,从来不是苛责,这不过是皇家勋贵世家,最应该做的。” “欲戴冠冕,必承其重罢了。”喜欢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