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潜艇战(1 / 1)

第181章 潜艇战 [我好像听到那位老人这么说——让她走吧,约翰尼,让她走吧(I thought I heard the old man say. Leave her, Johnny, leave her)。] 圣诞节即将来临,大海甲板上的生活枯燥乏味,唯一的慰藉便是收音机里播放的海员歌谣。 而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成群结队的商船如同迁徙的候鸟一般,穿越大西洋的湛蓝波涛,朝着前方航行。 [明天就会有钱进账,我们也该抛下她远行了。] 这支船队的真实身份,是英国与德国的联合商船队。 他们满载着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运来的石油及各类军需物资,正驶向欧洲。 [让她走吧,约翰尼,让她走吧。哦,让她走吧,约翰尼,让她走吧。] 吱—— 乍一看,眼前的景象似乎一片宁静祥和,但不幸的是,对于商船队来说,在水下,在视线之外,在这支船队下方幽深的海域中,却潜伏着一双如同深海恶鬼般窥伺的眼睛。 潜望镜悄然探出水面,锁定了毫无防备的猎物。 [航程漫长,海风静止,而如今,是时候放手离开了。] 那正是法国的“雾月级”(Brumaire)潜艇。 这艘原本由日本订购、却在战争爆发后被法国征用的主力潜艇,如今正成为大西洋上令人胆寒的水下刺客。 “发现敌方商船,一号、二号发射准备。” “一号、二号鱼雷发射准备完毕!” “Feu(发射)!” 嘶—— 随着舰长的一声令下,洁白的水花翻腾,数枚450毫米鱼雷拖曳着死亡的轨迹,直扑商船而去。 “鱼......鱼雷!” “紧急规避!快规避——!!” 铛!铛!铛!铛! 惊恐万分的商船船员们按响了警报钟,如同受惊的羊群四散奔逃。 但已经太迟了。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裂空气,火光冲天而起。 不巧的是,鱼雷击中了运输石油的油轮。 被火焰吞噬的船员们拼命跃入海中,而海面上的烈焰却因溢出的石油而燃烧不灭,撕裂般的惨叫声响彻夜空。 然而,对法国潜艇而言,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时刻。 一旦暴露行踪,潜艇便成了待宰的猎物,若不尽快撤离,就只能与这片无尽深海同眠。 “水雷!快投水雷!” “把那该死的青蛙佬潜艇揪出来!” 潜伏在船队中的武装商船与护航舰迅速反应,展开疯狂搜索,誓要将这艘法国潜艇彻底击沉。 转瞬之间,原本寂静的海域被接连不断的水雷爆炸声撕裂,猎人与猎物的身份在不断逆转—— 这已成为近期横跨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常态。 ...... “又被袭击了?” “是的,希佩尔将军。” “法国佬被堵在港口出不来,干脆换了种方式来折腾我们。” 听完副官埃里希·雷德尔(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的报告,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第一侦察分舰队(I. Aufkl?rungsgruppe)司令官弗朗茨·冯·希佩尔(Franz Ritter von Hipper)皱起了眉头,显然感到头疼。 法国的新总理上任后没多久,法国潜艇就像陷入疯狂一样,在大西洋上对所有驶往英国和德国的商船、运输船发射鱼雷,掀起腥风血雨。 无限制潜艇战(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 正如字面意义上那样,法国为了弥补与英德之间的海军差距,利用战前积累的大量潜艇,不计代价地全面出击,让海洋变成了血海。 当然,这种做法倒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 毕竟协约国也在使用U艇和其他潜艇封锁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上的所有法国航路。 更别说就在一两个月前,两次布尔战争后诞生的英国自治领——南非联邦(南非的前身)还联合英国海军占领了马达加斯加了。 本来,在无限制潜艇战正式实施前,法国政界还因为担心中立国,尤其是美国的反应,而展开了激烈争论。最终,经过争论,路易·巴尔图政府也还只是处于考虑状态,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实施。 但现在,随着政权更迭,而战局依旧糟糕。 取代巴尔图成为总理的杜梅格,显然要求法国海军像陆军那样做出改变。而法国海军的诸位将军们,恐怕也意识到了再不有所作为就真的完了。 毕竟就连俄国海军都和德国海军有过舰队决战的经验,可法国海军至今仍毫无建树。 ‘如果德国处于法国的境地,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吧。’ 而被逼入绝境的老鼠,行动往往大同小异。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管法国的理由如何,负责保护大西洋商船航线的希佩尔和第一侦察分舰队,现在都陷入了极为棘手的局面。 法国潜艇的肆虐,已经让各方哀鸿遍野。 “好在德国的损失还不算太严重。” “毕竟我们本就没有大量运营商船。” 德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资源相对丰富,除了石油外,几乎没有太多需要依赖海外运输的物资。 问题,依然出在英国身上。 英国是个岛国,本土资源极其有限,必须依靠全球殖民地、自治领以及美国等资源大国的支援。 因此在协约国的商船队中,英国所占的比例遥遥领先,受害程度也最为严重。 法国海军的策略无疑正是瞄准这一点,集中攻击英国商船。 “皇家海军到底在干什么......” “英国佬已经把大西洋翻了个底朝天,疯狂搜捕法国潜艇,但他们自己最近也被丘吉尔搞得焦头烂额。” “确实,听说前些日子,第一海务大臣巴滕贝格亲王因不愿再与那家伙共事,愤然辞职。” 不仅如此,就连在德国也备受尊敬的英国海军支柱——费舍尔将军,也因忍无可忍,选择与巴滕贝格亲王一同辞职。 原因无他,丘吉尔在加里波利战役的失败后,将责任全部推到了海军头上。 不仅如此,他还为了制造坦克,把海军预算转拨给了陆军。希佩尔完全能够理解英国将军们为何怒斥这个陆军混蛋在摧毁英国海军。 “更离谱的是,他现在居然还说什么,都是因为我们德意志帝国让奥斯曼军队变强,才导致加里波利战败?” 而对此,我们德国的汉斯·冯·乔部长只是非常优雅的回应道:“看来,温斯顿·加里波利·丘吉尔爵士的脑子就和他那颗闪光的秃头一样空空如也呢。” 希佩尔心中默默感激,至少他们的海军大臣还是提尔皮茨这种正常人。 “结果,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 “是啊,我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广袤无垠的大洋中搜寻潜伏的潜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雷达尚未发明,声呐技术也才刚刚起步。寻找潜艇唯一的办法,就是睁大眼睛仔细观察。 “好在这次奥托·李林塔尔即将抵达大西洋。从空中搜寻,或许能更容易发现潜艇。” “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只不过,要是海因里希王子和英格诺尔(古斯塔夫·海因里希·恩斯特·腓特烈·冯·英格诺尔/Gustav Heinrich Ernst Friedrich von Ingenohl,公海舰队司令)将军没有那场闹剧对决就好了。” 好吧,其实这更像是海因里希王子单方面对英格诺尔将军NTR走奥托·李林塔尔一事大发雷霆罢了。 那位王子,确实是个执着的人。 “话说回来,法国潜艇的袭击也让美国和巴西的商船受了不少苦。如果他们能因此站到我们这边就好了。” “巴西方面好像正在与英国外交部协商,而美国那边就难说了。他们的总统可是出了名的和平主义者。” 眼下,美国总统还在不停劝说欧洲各国停战。以他的天真性格,仅凭几次潜艇袭击,恐怕不会贸然介入一场与美国毫无关系的战争。 希佩尔确信,美国不会参战。 因此,他只能长叹一口气,望向茫茫大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恐怕都要与法国潜艇斗智斗勇了。 ...... “关于法国用潜艇攻击我们商船一事,抗议的结果如何?” “他们表示以后会注意。” “......就这样?” “是的,总统先生。” 听到助手的回答,美利坚合众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疲惫地叹了口气。 看来法国人丝毫没有反省的意思。 “这一切都是战争的错。战争扰乱了曾经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人的内心。” 本该尽快放下彼此相向的枪口,重获和平。 然而,欧洲人却完全无视了威尔逊多次尝试调停和平的努力,根本不愿听取这位典型的美国人所倡导的自由与和平之道。 相反,他们如同在嘲笑他一般,彼此厮杀不休,亲手动摇着伟大的西方文明基石。 真是令人悲哀而痛心。 “要不要让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对法国施加更强硬的压力?” “不,不必。既然他们已经表态会注意,就先观察一阵吧。我可不想逼急了法国,结果反倒让那个战争狂人罗斯福高兴。” 虽然在与塔夫脱的竞争中失利,将总统之位拱手让给了威尔逊,但西奥多·罗斯福依旧在共和党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并不断鼓吹美国应当介入欧洲战争。 他高喊着要为了欧洲的自由,与英国和德国并肩作战,击败践踏中立国比利时的法国,以及东欧的压迫者——俄罗斯。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威尔逊看来,这简直是荒谬至极的胡言乱语。 英国姑且不论,德国及其盟友奥匈帝国虽然名义上是立宪君主制,实则仍是落后的专制国家。 更何况,德国虽在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但这真的是在给予他们自由吗? 不过是担心直接吞并会带来麻烦,才选择间接控制罢了。 然而,罗斯福却对德国抱有好感,真不知道是真的不了解,还是刻意选择性忽视。 更别提战争初期,英国与德国还都曾派遣代表团前来兜售战争债券,而罗斯福对他们也都给予了帮助,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对此,威尔逊深感不悦。 ‘或许都是因为那个汉斯·冯·乔,那个潜伏在德皇身后的阴险亚裔。’ 众所周知,罗斯福与汉斯·冯·乔关系密切,甚至曾亲自出席他的婚礼,而新娘正是德国公主。 “总之,形势令人担忧。战争的火焰不仅未曾熄灭,甚至开始波及美国,而像罗斯福那样嗜血的野兽也在喧嚣不休。” 更让威尔逊感到不快的是,战争的主导权掌握在他极为反感的德意志帝国手中。 如果事态持续发展下去,那个远离自由的专制国家,那个由黄种人扶持的帝国,或许会最终主宰欧洲的命运。 ‘眼下,日本已然强大到足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而德国更是在黄种人的操纵下日渐壮大......’ 昔日德皇威廉二世曾发出“黄祸论”的警告,如今,这一预言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当然,威尔逊自认为自己的这种想法,绝对没有威廉二世的女儿最终找了一位亚裔驸马,狠狠地背刺了曾与其在“黄祸论”问题上高度共鸣的他的原因。 总之,局势极为棘手。 本以为英国能够牵制德国,因此美国一直袖手旁观。 但现在看来,英国的处境愈发岌岌可危。 若法俄联盟能够奋力抵抗,削弱德国的力量,那倒还好,可从战争形势来看,这恐怕难以如愿。 ‘总得有人站出来,为了守护欧洲的自由,为了抵挡黄种人对西方文明的威胁,对德国施加遏制。’ 可是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呢? 威尔逊的忧虑日益加深。 —————— 求爱发电支持,求免费礼物支持,感恩喜欢如何拯救德意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如何拯救德意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离婚倒计时,帝国上将夜夜叼我回巢 神诡世界,从樵帮杂役开始无敌 快穿好孕:狂撩绝嗣大佬后她一胎三宝 大秦巡天司 侯门第一纨绔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百世飞升 穿书神灵界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