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长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像川剧变脸一般,迅速切换成一副热情洋溢、恭敬有加的表情。 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动作幅度之大,差点带倒了身后的靠背椅:“哎呀,刘局!” “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您打个电话,我跑过去就行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迎上前去,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意。 郝建的身体却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刘局只是淡淡地对马科长点了点头,目光并未在她身上过多停留。 他的视线,重新回到了郝建身上。 “小同志,这是在……练字?” 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喜怒。 郝建的心脏却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他求助似的看向马科长。 马科长接收到信号,立刻抢着回答。 “是啊是啊,刘局。” “小郝这同志,特别热爱学习,积极上进。” “听说您对书法有研究,就想着自己也练一练,提高一下艺术修养,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甚至还顺带拔高了郝建的思想觉悟。 台下的观众发出一阵压抑的笑声。 他们都看明白了,这是马科长在疯狂地找补。 刘局闻言,眉毛微微一挑,似乎来了点兴趣。 他迈开步子,走到了郝建的书桌前。 “哦?” “都说字如其人,我看看。” 郝建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他捏着笔,手心全是汗,那张铺开的宣纸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张审判书。 写,还是不写? 写什么? 马科长的眼神疯狂暗示,那意思分明是让他写一首赞美领导的诗词。 可看着刘局那一身正气的中山装,那双洞若观火的眼睛,郝建觉得,自己要是真写了,恐怕会当场“死”在办公室里。 那点仅存的良知与求生欲,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徐乐将这种内心天人交战的极致状态,通过一个吞咽口水的动作,一个躲闪的眼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郝建(徐乐)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看马科长,反而直视着刘局。 他的腰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点一点地挺直了。 之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小科员,气质仿佛在瞬间发生了改变。 他不再犹豫,手腕沉稳地落下。 笔尖饱蘸墨汁,在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诗词。 也不是什么阿谀奉承的颂歌。 而是——“为人民服务”。 当最后一个“务”字的收笔稳稳停住,整个舞台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 马科长的表情,彻底僵住了。 她眼中的得意、暗示、算计,全部碎裂,只剩下无尽的错愕与慌乱。 她想不通,这个已经被自己说服了的郝建,怎么敢在最后关头,做出这样的选择。 刘局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随即,那丝惊讶,化为了一抹欣赏。 他凝视着那四个字,久久没有说话。 舞台下的观众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不知是谁第一个鼓起了掌。 那掌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啪!” “啪啪啪!” 掌声由稀疏变得密集,由零落汇成雷鸣。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几乎要掀翻整个演播大厅的屋顶。 “好!” “太牛了!” “这个反转,我给满分!” “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作品!这才是格局!” 观众们沸腾了。 他们为那个最终挺直腰杆的郝建鼓掌,也为呈现出这一切的徐乐鼓掌。 舞台上,刘局终于开口了。 他重重地拍了拍郝建的肩膀。 “好字!” “小同志,写得好!” 他转过头,目光如电,直视着脸色煞白的马科长。 “马科长,我们单位,就需要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而不是那些整天琢磨领导喜好,把心思用在歪门邪道上的人!” 刘局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马科长的心上。 马科长一个踉跄,几乎站立不稳。 她手中的枸杞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一边。 里面红色的枸杞水流了一地,狼狈不堪。 小品,在这一刻落幕。 舞台灯光骤然亮起,将徐乐、吴萱萱、陈刚三人的身影清晰地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所有观众都自发地站了起来,用最热烈的方式,向这个作品,向这几位演员,致以最高的敬意。 主持人何炅和汪涵,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红,快步走上舞台。 “感谢!” “太感谢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如此深刻的一个作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炅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说实话,在春晚的舞台上,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这么敢说,这么有力量的语言类节目了。” 汪涵接过话头,目光充满了赞许。 “它不仅仅是好笑,更是在欢笑过后,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徐乐,吴萱萱,还有我们的老戏骨陈刚老师,你们的表演,堪称完美!” 掌声再次响起。 吴萱萱对着观众深深鞠躬,脸上还带着马科长的角色惯性,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陈刚老师则是一脸淡然的微笑,尽显老艺术家的风范。 而徐乐,站在舞台中央,灯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平静地微笑着,接受着所有的赞誉,仿佛刚才那个将小人物演绎得出神入化的,并不是他自己。 这个小品,毫无疑问,成为了今晚春晚最大的爆款。 节目还在继续。 一个名为《梨园新声》的戏曲跨界节目,带来了极致的视听盛宴。 京剧的高亢、越剧的婉约、豫剧的铿锵,在古风戏台上轮番上演。 紧接着,流行歌手用戏腔改编的《青花瓷》响起,配合着昆曲演员行云流水般的水袖舞,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随后登场的,是情景歌舞《记忆行李箱》。 舞台变成了老旧的火车站台,演员们拖着各自的行李箱,在歌声与独白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归途与离别的故事。 当高潮部分,所有行李箱同时打开,投射出家人温暖的视频祝福时,一曲《故乡的云》大合唱响起,现场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那份对家的思念,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情感。 光影诗剧《汉字的呼吸》更是将晚会的艺术格调推向了顶峰。 朗诵者吟诵着《诗经》的古朴与《楚辞》的浪漫。 舞台地面的巨型LED屏上,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汉字的演变如水墨画般流淌开来。 演员的肢体,模拟着笔画的走势,与古琴电子混音完美融合。 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瑰丽,在这一刻,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主持人宣布春晚圆满结束时,整个演播大厅化作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无数彩带与气球从天而降。 所有演职人员涌上舞台,互相拥抱,庆祝着这场盛会的成功。 徐乐被几个相熟的歌手拉着,正准备找个角落喘口气。 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躲。 “徐乐老师!” 一个声音传来,是刚才表演《梨园新声》的一位青年京剧名家。 他一脸激动地挤了过来。 “您那个小品太绝了!能不能给我签个名?我全家都特别喜欢您!” 徐乐有些意外,但还是笑着接过了纸笔。 这只是一个开始。 “徐导!我是张寒,一个小导演。”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满脸崇拜地看着他。 “您那个小品,那镜头感,那节奏,那包袱,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以后有机会,希望能跟您学习学习!” “乐神!签个名吧!我女朋友是你的铁粉,我得带回去给她一个惊喜!” 这是一个当红的流量小生,此刻却像个小粉丝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 有演员,有歌手,有导演,有舞蹈家,甚至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他们看向徐乐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后辈,也不是看一个普通的当红明星。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一个艺术家的尊重与认可。 不远处的吴萱萱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徐乐,眼中异彩连连,她觉得徐乐是明星中的明星。喜欢全网唾弃后,我蹭天后前女友热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全网唾弃后,我蹭天后前女友热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