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说着这两人就快要吵起来了, 柳裕安笑了两声,摆手道:“好了,朕每次见你们父子俩, 你们都要吵上一架,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满玄竹拍了萧怀英的手臂一下, 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随后又对柳裕安笑道:“让陛下见笑了。”
“没事, 这样挺好, 热闹。”柳裕安抬起一只手指着萧筱竹道:“不过怀英啊,这次朕要替景玉说说话,景玉这几年在京城可从未闯过祸, 前不久秋猎时朕还将他调进了羽林军, 他已经不是你心中的混小子了。”
萧怀英面露感激:“能得陛下赏识是景玉的荣幸。”
萧筱竹紧跟着双手抱拳过顶,喊道:“臣得陛下赏识,必会躬身力行,替陛下分忧。”
言罢, 席中众人皆喊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好!好!”柳裕安扬起手, 笑道:“得诸位助力,是朕之幸,也是大燕之幸!”
柳裕安龙颜大悦, 这时座中的谭清举起酒杯站起身来:“陛下,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臣在此恭祝陛下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好,好!爱卿请坐。”柳裕安饮下酒, 发懵的脑袋逐渐清醒,他这时看到谭清才想起来某事:“说起来, 前些日子《国史大典》刚编修完成,朕还未好好赏赐你。”
谭清:“为国效力,是微臣应该做的,微臣不求赏赐。”
此言一出,席中的有些大臣便暗自嗤笑一声,老狐狸,若当真不求赏赐,又何须在宴席上开口?
这些大臣向来看不惯谭清清高的做派,对他的行为都感到不满,而另一些大臣则在心中疑惑,谭清作为前朝旧臣,为求自保,这些年来从不参与朝中争斗,今日何故在宴席上出头?
柳裕安摆足了威严又不失温和的样子:“赏赐是必须的,爱卿不必推辞。”
谭清闻言,嘴角勾起一丝淡笑,说了句令众人都震惊的话语:“那微臣便斗胆向陛下讨要一份赏赐。”
柳裕安大笑几声,说道:“爱卿是国之栋梁,也是朕之股肱,尽管开口。”
谭清缓缓起身,步至中央,以最为恭敬的姿态说道:“《国史大典》非微臣一人能所为,若没有翰林院其余人的助力,微臣恐怕在埋入黄土之前都不能完成。”
“爱卿谦虚了,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柳裕安将视线移向了方才谭清身旁坐着的一些人,那些人他大多都认识,毕竟能参与《国史大典》纂修的人都是翰林院有能力者,只有一人他没有印象。
“爱卿的意思朕已经知晓,你放心,待宴会结束,朕便会传旨,参与纂修《国史大典》的人,朕一个都不会亏待!”
关榆跟着其余人一起俯身谢道:“谢陛下赏赐。”
等待谭清重回座位时,柳裕安忽然看着关榆问道:“你是何时进入的翰林院?”
关榆应道:“回陛下,微臣在两年前进入翰林院。”
柳裕安淡淡嗯了一声:“你年纪轻轻便能入翰林,可见聪慧过人。”
“陛下谬赞了,微臣惭愧。”
谭清见关榆依旧是之前那副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他开口道:“陛下,关榆这次可是出了不少力,她虽年纪小,但精通史学。”
“哦?”柳裕安似乎来了兴趣。
座中众人的神色也由迷惑转为清明,原来老狐狸的目的在这儿。
现在谁还不知道这些日子皇上在为太子找侍读,太子顽劣,已经气走了好几位侍读,皇上如今正发愁呢。
一顿宴席吃下来,不是拍马屁就是在拍马屁的路上,喝酒喝得叶霖双眼失去了往日神采,好在这场宴席结束她便会离开皇宫,但柳淳熙可还有晚宴。
除夕晚宴是皇室家宴,皇帝会邀请后宫嫔妃、皇亲国戚与朝廷重臣共进晚宴,晚宴之后还会一起欣赏烟花爆竹。
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众人离开皇宫,而柳淳熙等公主皇子与后宫嫔妃还要陪着皇帝一起守岁。
等到年岁更替,新的一年正式到来,柳淳熙才会离开皇宫,而上午还得进宫上朝去给皇帝拜年,朝会结束便是长达七天的年假。
叶霖想到柳淳熙接下来的安排,不由叹息一声:“啧,你这公主当的也挺累。”
说完她拍了拍柳淳熙的肩,说道:“我走了。”
柳淳熙点点头:“我让流芸送你回去。”她见这人双颊粉红,脚步混乱,想来有些醉了,还是让流芸送她回去较好。
叶霖嘴上逞能,摆摆手道:“不用,我又没喝醉,自己就能回去。”
“哦,那你可知你现在并未往出宫的方向走。”
叶霖闻言站定仔细一看,发觉自己好像没有走错,但她又拿不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柳淳熙的话。
她双手叉着腰道:“行吧,我和流芸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