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检,出事了!” 祁同伟与安旎刚回到监察院,便遇到急匆匆赶回的罗欣然。 此前,二人分工明确。 罗欣然负责审讯沈广军。 祁同伟则安抚沈广军的母亲胡雪娥,以免生变。 如今,祁同伟的任务已完成。 然而罗欣然却遇上了麻烦。 “祁检,沈广军说他在狱中遭狱警欺辱,我见到他时,他的手臂已骨折,说是被狱警打断的。” 听到此话,安旎满脸震惊。 祁同伟却泰然自若,因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只要他不提前干预,九三零案一旦重启,沈广军受伤之事便会发生。 “请问祁检在吗?” 三人正欲深谈之际,一位头发散乱、似艺术家的男子推门而入。 “冯森吧?请进!” 冯森,汉东监察总院的监察官,曾是巡回监察组组长。 因祁同伟受高育良推荐成为新组长,冯森便以组员身份加入。 并且,冯森并非祁同伟特招,而是主动请求加入的。 自从九三零案重新启动调查,省里组建了巡回监察组,冯森随即联系了祁同伟。 作为一名监察官,冯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查处吕州市的各种问题。 他对这个城市的诸多状况都了然于胸。 更重要的是,冯森的妻子郑玮丽在十年前的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 但他始终认为,这绝非单纯的意外。 所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只要稍有空闲,便会深入吕州市展开调查。 “郑锐?”“二七七” 冯森刚加入工作组,就听闻监狱里的九三零案嫌疑人沈广军被狱警殴打受伤的事情。 而动手的狱警,冯森正好认识。 他毫不隐瞒地向祁同伟代表的组织坦言:“郑锐是我的儿子,他的本名叫冯锐。 自他母亲去世后,我们父子间就产生了隔阂。 他认为我对母亲的去世毫不在意。” “我知道,妻子的离世肯定另有隐情。 如果公开追查,可能会让我们父子关系更加疏远……” 冯森的话让安旎与罗欣然深感触动。 尤其是当他讲述妻子车祸的具体细节时,两人忍不住脊背发凉。 冯森的妻子郑玮丽竟死于一场离奇的连环车祸之中。 “那天傍晚六点左右,她准备下班回家。 然而,在去往地下车库的路上,与停车场保安发生了争执。 保安指责她违规停车,想要拖走她的车。” 冯森缓缓道来。 “她当然不愿意车被拖走,于是追赶过去。” 冯森接着说,“当时吕州市暴雨连连,地下车库堆满防汛沙袋。 偏偏又停电,她在黑暗中追赶即将被拖走的车时,不小心被一辆驶入的车撞倒,随后车体重重压在了防汛沙袋上。” “那司机误以为只是压到了沙袋,并没有下车查看。” 冯森声音低沉而悲痛,“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直到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被五辆车碾过。” 听到这里,安旎和罗欣然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祁同伟也陷入了沉默。 尽管这看起来只是一场不幸的意外,但看到这样的惨剧,谁能不感到心碎? 祁同伟问:“你为什么觉得这不是一场意外?” 冯森揉了揉发红的眼眶,摇摇头说:“不清楚,也许只是直觉。 处理过这么多案件,总觉得妻子的死并不简单。” 祁同伟点头表示理解。 对于冯森这样经验丰富的调查员来说,面对那些表面上看似正常但实际上疑点丛生的案件,直觉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场不幸的意外。 但对冯森而言,其中的巧合太多了,多到让人无法相信仅仅是巧合。 他怀疑,这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然而,冯森手中并无确凿证据。 因此,他明白,若是意外,那或许早已烟消云散;可若非意外,而是有人精心策划,一旦自己贸然行动,反倒可能令真相永远埋没。 关于郑玮丽的死因,祁同伟心里已然有了几分把握。 不过,他现在还需借这个案件找到吕州隐藏的秘密。 于是,他假装困惑地问:“撞死你妻子的第一辆车车主是谁?” 冯森回答:“是沈广顺,正是‘九三零’案嫌疑犯沈广军的兄长!” 沈广顺?安旎听后脱口而出,眼神中透着决绝:“此人疑点重重,看来郑姐的死,他一定脱不了干系!”话音刚落,不仅是冯森,连罗欣然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她,不明白她仅凭一个名字如何能断定此事。 二十二日那天,众人聚首后,刚开始的话题集中在沈广军狱中的情况。 等冯森到场后,话题便转向他妻子的遭遇。 先前,祁同伟曾拜访过胡雪娥,察觉沈广顺身上的可疑之处,只是这些细节还未公开。 当安旎得知第一个撞上冯森妻子的司机正是沈广顺时,又联想到他对女儿苗苗失踪一事的冷漠态度,内心顿时涌起强烈怀疑——沈广顺绝非寻常之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立刻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冯森与罗欣然。 刷—— 冯森听罢,猛然站起。 身为资深监察官,他对妻子车祸案早有疑虑,经安旎这一提醒,更是警铃大作,深信沈广顺必有隐情! “祁检!”冯森高声喊道。 此刻,他虽非巡回监察组组长,且妻子的案件并不归该组管,但祁同伟的态度至关重要。 祁同伟稍作沉思,说:“尽管我们现在只是推测,但许多案件往往正是靠这些线索才得以明朗。 若调查证实沈广顺真有问题,那冯森妻子的案子,我们会并案处理。” 此言一出,冯森激动万分! 这些年,他背负太多误解,祁同伟的这句话犹如利箭射穿他的防线。 他万万没想到祁同伟竟如此坚决地支持自己! 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道:“只要是错案,我们都必须查清、纠正。 这是我反复强调的原则。” 冯森点头认同。 身为司法圈内人,他深知祁同伟在纠正错案上的付出与成果。 自祁同伟接管永恩区司法工作以来,一直坚持这项使命。 纠正错案不仅需要胆识,还需要实力。 因为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已经结案的案件,进行颠覆性调整。 可想而知,其中困难重重。 更艰难的是,时间越久,证据越容易消失不见。 随后,冯森开始整理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到沈广顺身上。 他觉得必须尽快查清楚这个人的真实面目。 祁同伟则继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等待最佳时机揭露更大的阴谋。 然而,冯森对祁同伟抱持坚定的信心。 毕竟,“祁同伟”这三个字,如今已成为了正义力量的象征! 这一天,祁同伟以吕州市监察院院长兼汉东巡回监察组组长的身份,召集了全市监察系统的大会。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对过往存在争议的案件进行自查、自省、自改,并设立匿名联系方式,欢迎公众申诉和举报。 身为吕州市监察院院长,祁同伟的任务远超单一的“九三零”案件。 无论是处理“九三零”案还是探望胡雪娥,都只是他迅速进入角色、精准介入地方工作的起点。 而全面启动司法自查、自省、自纠,才是他真正掌控吕州市的关键部署。 这标志着祁同伟推动司法改革的步伐持续深入。 于是,一场席卷吕州、震动汉东、乃至引起整个司法界关注的巡回监察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此举为他日后荣膺大监察长的荣誉铺平了道路。 “看看这个祁同伟,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角色!” “空喊口号振聋发聩,棘手的问题和事务却一股脑儿推给地方!” 吕州市司法书记张友成,在一次私人聚会上听到这消息,心中颇感不快。 他暗自腹诽,这祁同伟真是会制造麻烦,搅得吕州鸡犬不宁,仿佛要把汉东捅出一个窟窿。 即便如此,我也愿意给你两个字:**(原文中的词)**! 察觉到张友成的不满,坐在他对面的国字脸中年男子微微一笑:“祁同伟确实不可小觑。 张书记,他来到吕州,定会给你增添不少挑战吧?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此人正是吕州市首富黄雨虹,他不请自到,虽说是家庭私宴,但也带有几分公务性质。 张友成原本打算借机让妻子郑双雪——既是他的书记夫人,也是吕州市无双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帮他解决一些市政难题。 然而,这种权势交织的婚姻,在司法界向来避之不及,尤其是张友成本身就是司法界的要员。 他能够走到今天,成为吕州市——这座汉东经济增速最快的新兴城市——的司法书记,其背后的支撑力量不言而喻。 吕州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流水的市长,铁打的书记。 意指无论市长如何更换,都是过客,真正主导吕州市发展方向的,是张友成这位地方司法领袖。 无论是汉东的高层,还是吕州的基层,都对他充满信任,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若说吕州市有一条地头蛇,那无疑就是张友成这位司法界的巨擘。 他生于吕州,长于吕州,与汉东书记赵立春的经济发展步伐密不可分。 正因如此,外界纷纷揣测张友成的背后是赵立春的支持。 但张友成心里清楚得很,若是真的这样,他早就进入了汉东行署,与高育良一较高下了。喜欢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