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钦州归京后,苏临风的名声骤然水涨船高。 一是因他破局军中粮案、斩杀祀门死士,护下南疆大营;二是太后亲下昭察之印,让他在权臣间一跃而成焦点人物。 可也因此,他从暗中的调查者,变成了朝堂诸方的“明敌”。 这日,皇城暮雪未融,太后召见。 御花园内,飞霜覆枝,宫人尽退。 苏临风缓步而入,目光谨慎。 太后倚窗静坐,未着华服,仅披一件素缎青袍,眉目间少了往日威仪,多了一分疲惫。 “你为何不跪?” 太后轻轻开口。 苏临风神情淡漠:“儿臣奉旨查案,非来叩首请安。” 太后轻笑,声音中却满是寒意:“你父苏震天,当年便是这副倔强脾性。他不跪,我废他;你不跪,我……或许还舍不得。” 苏临风沉声:“您为何杀他?” 太后望着窗外落雪,长久无言。 终于,她幽幽说道:“你可知,苏震天若不死,赵典案不会有收场,千门也不会解散。那时候,天下刚定,旧势难除,我……只能择其一。” 苏临风冷笑:“你选择了赵典,舍了千门。” “我舍了他,不是为了赵典。”太后突然转身,声音忽而拔高,“是为了帝基,为了江山!那年你还年幼,若千门借苏震天之手独掌权柄,谁能制他?” “千门本就效忠大乾!” “可你父亲太强了!”太后眼中泛出一丝狠意,“你父,他武艺冠绝,智谋无双,门人遍天下,兵部听令于他,暗卫忠于他,文武百官敬畏他——当我失去皇帝庇护之时,他甚至可以不入朝堂,而让众臣自行前来。” 她忽而一顿,收回目光:“那不是我能容的臣。” 苏临风沉默,拳头紧握。 太后的声音忽然缓和:“可你不一样。你若愿助我清除旧势、查遍九门,肃正天下,我便以你为手,授你权柄。” 苏临风没有答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良久,他低声道:“你毁我一门,还想借我为刃?” 太后眸中寒光一闪:“若你不愿,我自会换人。” “那你为何还召我?” “因为你已经没得选了。”她缓缓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这是你母亲留下的。” 苏临风愣住。他几乎未听父亲提起过母亲的信息,只知道她在他幼时病逝。 他接过那封泛黄的信,指尖微颤。 信中只有短短几行字: “阿风若长成,告之勿恨太后。她与汝父是敌非仇,一切因国事。若有来生,愿汝可不入权谋,不染杀业。” 泪水无声滑落。 苏临风缓缓抬起头,眼神却愈发坚定:“我母亲原是宫中人?” 太后淡淡一笑:“她是我贴身宫婢,却也与我一同学艺、同起。她心比你父还硬,说她爱他,却不愿违我。你父至死不知,你娘其实……为我而死。” 苏临风喉中一哽,却终是没说话。 太后却已翻出第二封密函,放在案上:“这是密令。你可调五城兵马司,暗探司,以及一切旧千门残部。查清南疆祀门,查明五宗逆党。限半年。” “半年后,若你功成,太子之位,或可不由李家子。” 苏临风一惊。太子李执,是太后之亲孙,此话若传出,足以引朝野震动。 太后已不看他,只道:“你退下吧。” 他未动。 太后微皱眉:“为何不走?” 苏临风缓缓道:“母亲既是宫人,死时为何无坟?为何不立碑?” 太后怔了怔。 苏临风猛然跪地,低声道:“若想我效命,为你所用,请太后赐我母亲一墓。” 太后定定看着他,许久,点头。 “准你所请。” —— 自宫中归来,苏临风回至墨云楼。此地为旧千门密所,平日少人知晓。 屈北辰早已等候,拱手问道:“她答应你了?” 苏临风点头,将密函一抛:“掌控兵马司、暗探司……还有残门旧部。” 屈北辰沉声道:“太后竟将这等权力交你,怕是也在设局。” “正合我意。”苏临风冷笑一声,“她要我杀人立威,我便借她的刀破局。半年之限,足够我扫清血债。” “那我们下一步?” 苏临风抬头,眼神如刀锋闪动。 “祀门南境有三支,钦州、雷塘、沅州。钦州已现,雷塘密使名为‘苍骨’,沅州则藏于王府之下。” “先灭苍骨,再入沅州。” “这一次——” 他缓缓拔出腰间无影剑,寒光乍现: “我要他们血债血偿。”喜欢千门无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千门无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