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逢纪、蒯良三人,一路快马加鞭向河东而去。 可是从邺城抵达河东郡,需要绕道河内的平原,最终翻越中条山才能到达,这就耽搁了些时间。 建安元年6月21日正午时分,三人终于来到了大汉天子刘协在安邑暂时的驻跸之地。 三人暂且休息,有宫中的宦官通知了刘协。 刘协,大汉天子,此时刚好16岁,继承了老刘家的基因,可以说长得玉树临风。 而自从去年逃出关中,手下的一帮臣子对自己还算恭敬。 此时的天子,没有被曹操挟持以后那种谨小慎微,反而有一些意气风发的感觉。 虽然山河破碎,但这位自信能够像光武皇帝一样重整大汉河山。 只是最近,刘协总是听闻一些不好的消息,主要就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妖人杨平,一路从颍川郡杀到汝南郡,打土豪、分田地。 在击败了袁术之后,掉头向西攻占了南阳郡。 就连刘表,在前几天得到的消息中,都已经被杨平给杀掉了,荆州估计已经落入了这妖人之手。 所以,听闻袁绍、曹操,以及已故的刘表分别派使者前来,刘协立马着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忠臣—— 太尉杨彪,以及为护送自己东归的将军杨奉、韩暹、董承之流,还有自己的老丈人伏完,一群人集结在临时的宫殿里。 刘协只抛出了问题,便端坐于主座 “诸位爱卿,右将军遣使来此,所为何故?” 皇帝的问题,必须得有人来回答。 国丈伏完起身回答:"陛下,臣听闻兖州刺史曹操、徐州刺史刘备、左将军袁术,以及温侯吕布,前时,在徐州混战。 而右将军(袁绍)派其外甥高干,率部偷袭了温侯吕布的颍川郡。 前些天,河内张扬派人通告,言说太平民团贼人,已经击败了高干并将其斩杀,如今又攻占了洛阳。 臣猜测,可能是徐州战局有变。" 对于战略方向的政治谋划,杨奉、韩暹、董承这些武将没有发言权,关键是他们也没那个眼光。 伏完说完,杨彪起身说道:"陛下,臣也以为,恐是徐州战局有变。 右将军遣使至此,或许是想迎陛下入邺城主持大局,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剿灭妖人杨平。" 杨彪不愧是此时最顶级的世家——弘农杨氏出身,他的消息渠道要,比此时的天子多得多。 关于蒯良到河北联络大族这事,杨彪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估计此时的袁绍,是下定决心迎天子了。 刘协听闻杨彪之言,立马就知道了该如何应对袁绍派出的使者了。 于是正了正身姿,命令殿外的侍者,前去传唤荀彧、蒯良、逢纪三人。 不多时,洗了满脸汗渍、正了正衣冠的三人,依次走进殿来,对着主座的刘协深深一躬: "兖州长史荀彧、冀州长史冯记、荆州长史蒯良,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三位卿家免礼,赐座。" 荀彧三人这才起身,用余光打量了自家的少年天子,确实有人君之姿。 三人谢过刘协,归于座位。 在这个小小的堂内,便展开了一场君臣奏对。 只听刘协问道:"三位卿家来此,所为何事?" 此时出使,是由袁绍派遣,主使当然是逢纪。 只见逢纪起身回答道:"启奏陛下,七天前,在徐州彭城,兖州刺史曹操、左将军袁术,在对抗妖人杨平的战斗中,相继阵亡。 徐州已被妖人杨平的太平民团所据。 此时,妖人杨平所率的太平民团,其危害,已经超过了当年妖人张角率领的黄巾贼。 然,此时天下动荡十余年,大汉各路忠臣无统一调度,各自为战, 故而,先后被妖人杨平攻破荆州,汉室宗亲、荆州刺史刘表身亡。 妖人杨平又占据颍川郡,击败右将军派遣的大军,斩杀主将高干、监军审配,夺取豫州之地。 如今,徐州、豫州,中原之地已为妖人杨平所占据。 如兖州刺史曹操战死前所言——天下忠贞之士若再不联手抗敌,则妖人杨平,顷刻之间便能覆灭大汉江山。 右将军遣我等来此,实为恭迎陛下前去邺城巡幸,明发诏令,号召天下忠贞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妖人杨平。" 说完,逢纪对着刘协行礼之后,便回坐于席上。 而荀彧、蒯良同样坐得稳稳当当,因为三人在来的路上已经互相通气,商议了此来以何种态度面对大汉天子。 商议的决策就是:不能太上赶着,把事情说完,由这位少年天子自己做抉择。 确实,刘协听闻逢纪的言说,面上仍然能保持波澜不惊,但心中却惊起惊涛骇浪—— 从他得知的零星消息可知,妖人杨平的太平民团势头很猛,但刘协以为局势尚能控制,毕竟这妖人杨平起兵也才半年时间。 如今得到确切消息,却不曾想,中原之地已经被妖人所据。 逢纪那句话没错,若再不做出反应,大汉天下顷刻间便会被妖人所据。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刘家的种,天生就有政治基因,那恐怖的东汉幼儿园就是最好的证明——超过10岁以上的东汉皇帝,那一个个权谋用得相当溜(燕然勒石的窦宪、大将军梁冀可以作证)。 即便如此危局,刘协也要拿出"天子不急"的态度,方能在接下来的君臣博弈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于是,刘协淡淡地开口道:"诸位卿家,可有剿灭妖人杨平太平民团的良策?" 跟随刘协东归的这帮臣属,那些西凉武夫、黄巾贼寇转正过来的董承、杨凤等人,仍然是哑口无言。 伏完这位国丈,也感觉现在的局势他有点看不懂。 但太尉杨彪,仅仅是听了逢纪的言说,便知道袁绍他们要干什么了,但自己这个天下最顶级世家的家主,绝对不能开口。 所以,冷场了! 荀彧见此,起身说道:"陛下,兖州刺史曹操之子曹昂,二月份与妖人杨平对战于版梁之丘。 兵败后两次让马救父,自己被妖人杨平所俘。 所幸,此次徐州之战,兖州刺史曹操抓获了杨平的外舅吕布,用其换回了曹昂。 曹昂乃曹操长子也,年少有才学,孝心动天地。 就连残暴不仁的妖人杨平,都愿意委以重任。 曹昂于敌营中忍辱负重,委身事敌,实为学习妖人杨平的施政之法、作战策略,找出其弱点,为日后击败妖人杨平做准备也。 此次徐州之战后,曹昂迅速接手兖州刺史曹操旧部。 针对妖人杨平麾下护民军的战斗力,以及为了破解妖人杨平对治下愚民黔首的蛊惑,故而与兖州治下忠贞之士(世家大族)作出约定,许其在县、乡之间自行选举出长吏。 由其长吏,按照大汉律法负责辖地内的一切事务。 最要紧的事,就是要迅速拉起敢战之士组成军队,抵抗妖人杨平的侵蚀。 此时,曹昂已率领兖州黄河以南之兵,退居大河北岸,予以坚守。 臣不才,受曹昂委托,星夜至邺城请右将军发兵支援。 右将军深知,若守不住大河防线,妖人太平民团便可荼毒河北之地。 若河北之地无抵抗之力,则大汉危矣。 故,右将军一方面请徐州刺史刘备,北上公孙瓒处,劝说公孙瓒此时应以大局为重,两家罢兵,共同南下剿灭妖人杨平; 又派使者出使太行山黑山贼张燕,许其好处,令其率部南下,共同剿灭妖人杨平。 所以遣我等三人来此,乃是恭迎陛下与邺城主持大局,以期剿灭妖人杨平,重振大汉声威也。" 说完,荀彧对着刘协深深一躬。 在荀彧心中,他忠的确实还是大汉。见此时的少年天子甚有威仪,有人君之相,再加上自家的曹操已经完蛋了。 虽然世家仍为自己家族服务,但谁不想成为一人之下的存在呢? "爱卿免礼,且回座。"刘协仅凭荀彧的话,便明白了袁绍为什么会派遣这三人请自己到邺城了。 总结起来就是,妖人杨平势大,已经具备覆灭大汉的能力了! 而且刘协也知道,袁绍这人自大狂妄,若他没有感觉到生命威胁,是不会向自己服软,主动派人来请。 既然袁绍都感觉到了威胁,那么,自己如果再做矫情,大汉江山就真的没了! 不过,荀彧的话中,也已经点明了请天子的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同意各世家大族以选举的方式,成为名正言顺地方上的控制者。 从此以后,朝廷不得再向各县,甚至各郡派遣官吏。 等于是恢复到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只不过披了个自行选举的皮,名义上地方还归中央,实际上已经是标准的联邦共和国制了 (对于美欧世界,所谓的全民公选来说,1%的人掌握了社会70%以上财富,选举有个屁公平性可言。就这,还要鼓吹什么狗屁的民主!)。 想到此处,刘协又有些犹豫了——若自己真这么干了,以后到了地下,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 蒯良看到皇帝犹豫不决,仍然是劝袁绍的那套比喻:"你家父母妻儿都快饿死了,你还抱着传家宝不去换粮食!" 话糙理不糙! 此时的蒯良,已经得知自己的蒯家,被荆州世家连根拔起,拿给杨平当了投名状。 也就是说,蒯家只剩下自己这么一个人了。 他满腹仇恨,急需联络天下能用的力量来剿灭杨平,为家人报仇。 所以,蒯良说话,无论是在袁绍处,还是在天子这里,说的都是比较激进的。 不过,关键时刻还是需要激进的。 刘协听了蒯良的比喻,略作思考——确实,现在这天下,杨平就如同那一张饥饿的大网,随时都会把自己的祖宗基业给掀掉。 天下的世家大族们要求实际上独立自治,成为事实上的真正的诸侯,那就相当于自己拿权力神器,来换取粮食物资给大汉续命。 又如蒯良所言,这天下诸侯,争的无非是屋内的器具,而妖人杨平,却是要把屋子推了,把这器具全部夺走。 你这个屋子的主人,该做决断了。 于是,刘协坐正身姿,仔细与堂内众人,商议了诸多事项。 主要就是接受荀彧的强烈建议,以天子诏令,任命大孝子曹昂为兖州刺史。 又接受逢纪强烈建议,加右将军袁绍为大司马。 但最重要的是,汉献帝听闻,自己有一位汉室宗亲刘备。 为徐州刺史,也是天下豪杰,虽然已经兵败,但已经去联络公孙赞。 汉献帝就准备把刘备这位汉室宗亲,拉到自己手下,于是,任命刘备为卫将军。 当然,还有对董承,韩暹,杨奉等人的安置,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最后宣召: 鸾驾东去,巡幸邺城!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