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皆是大惊失色。 就听许攸说道:"三月初,文若出使邺城,与我等言说,那妖人杨平有御使天雷的手段,我等尚以为文若夸大其词。 如今看来,那杨平确有妖法,能使天雷御敌。 如此,如何应对啊?" 堂中众人也是在思索着:如果那妖人杨平有使不完的天雷,那这仗还怎么打?! 倒是收拾好心情的荀彧,朗声说道:"诸位莫忧,我家公子曹昂,在杨平处待了三个多月,大概知晓所谓天雷,只是杨平不知用何种手段制出的一种武器。 不过天雷使用极为繁琐。 公子言说,曾有杨平士兵亲兵谈论:使用天雷,要以自身一年的寿命为引。 另外,杨平的亲卫们曾谈论过,杨平制造这种不似人间之物的武器,定然也会是以寿命,或其他与自身相关的物品为代价。 故而,到目前为止,杨平护民军战斗时,所用的天雷数量加起来也不足百枚。 所以,即便天雷威力莫测,也无法大规模使用。" 见堂中众人皆是露出了一丝轻松之色。荀彧继续说道: "而且,我家公子曹昂,针对杨平的天雷,给各位提出了应对之策: 其一,若是守城而战,应当将四座城门全部堵死。 目前杨平所部攻城,皆是用天雷炸开城门,但在攻击江陵之时,守将张允曾堵死三座城门,护民军用天雷攻击未能建功,只炸开了最后未堵的城门。 也就是说,杨平所能掌握的天雷,虽然威力巨大,但也大的有限度,炸不开城墙。 其杀伤范围大概在十步之内,超过十步威力剧减,二十步则无杀伤力,只是声如奔雷,又有烈焰喷出,极为震慑人心。 其二,若野战之时,将杨平天雷之威力,以及杀伤方式告诉士兵,派敢死之士进行冲击,打乱其阵型,待大军交到一处,则自然破了杨平天雷之威。" 堂中众人听荀彧所说,这天雷不是什么法术,而是一种武器,既然是武器,那就有破解之法。 而曹昂还一下子给了两种破解之法:无非是守城之时要抱定决一死战之心,堵死城门不给敌人破开城门之机,那么敌人就只能进行传统的攻城作战,这样,怎么着也不会瞬间丢失城池; 至于野战,要是上万大军进行对战,有个十多枚轰天雷确实能扭转战局,但若是数十万大军混战,就看杨平能不能拿出这么多天雷。 不过堂中众人却是相信了:杨平制造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至少应该是损耗寿命或者是精血之类的,必不能长久。 所有的东西,未知的才是恐惧的!既然清楚了杨平最大的底牌——所谓的天雷,不能大规模列、装且威力有限。(杨平:呵呵!) 那么,堂中众人就开始议论如何战胜杨平了。 就见郭图起身说道:"诸位,我曾听闻,那杨平所部,不知用了何等点石成金的手法,竟然人人着甲。 文若先生,不知此是否是事实?" 荀彧回答道:"据公子曹昂所言,杨平的太平民团治下,对底层百姓动员力度着实巨大,故而,太平民团治下物资生产速度极快。 现在现有的护民军士兵,确实人人有一块制作精良的板甲。" 堂中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气:人人一块板甲!开什么玩笑! 见众人惊诧,荀彧向缓过劲来的袁绍建议:"右将军,可否让我家的护卫头领曹树进来,与诸位展示几样物品?" 袁绍轻轻地回答一声:"可。" 不多时,陪同荀彧一块过来的曹树,在袁绍亲卫的引导下进了堂中。 只见曹树身上背了零零碎碎一大堆东西,"咣当"一声放到了地上。 荀彧拿起一块银灰色的板甲,向堂中众人展示:"此甲,就是杨平护民军装备的板甲,这是我家主公仿制的。 据曹昂公子言说,重量要比杨平军中的稍微重一些。至于防御力,诸位且自行观看。" 这块重量八斤多的板甲,被堂中的谋士们一一传看。 三国时的谋士们那真的是文武全能,仅凭其重量、质感、硬度,就能判断出这板甲的防御力要超出了袁绍军中装备的札甲。 传看完毕以后,荀彧对着袁绍行礼说道:"右将军,吾此次前来,公子曹昂嘱咐: 将这板甲的制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交给右将军,让右将军通传河北之地,进行大量制造。 未来,我等在与杨平的对战中,方能增加一丝胜算。" 刚刚感受过这块板甲防御力的袁绍,坐起身来问道:“当真?” 仿佛对曹操的悲伤已经过去了。 只见荀彧从怀中拿出一块锦帛,由侍者转交给袁绍,说道:"此,就是板甲在兖州生产时的所有流程。" 袁绍看了一遍,哦~无非就是拿铜钱和生铁进行混合炼制,然后再进行锻造定型,难度不大,无非就是贵一点。 但河北之地还能缺钱不成?! 就见荀彧又从曹树带来的一堆物品中,拿出一个高桥马鞍:"这是前些日子我家公子曹昂,抵达小沛以后,令随军工匠紧急赶制的三副马鞍中的一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此马鞍,能很好地固定战马上面的骑士。" 又提了两个马镫:"诸位且看,目前,我大汉所骑乘的战马,只有一个单边马镫辅助骑士上马。 而妖人杨平的护民军,却将战马两侧都装上马镫,与马鞍连为一体。 如此,骑士坐在高桥马鞍上,双脚蹬着马镫,几乎能做到如履平地,长枪、大戟皆能双手挥舞, 即便是初学者也很难从马上跌落,而马上骑射更是如虎添翼。" 又拿出两块U型铁:"这是公子随杨平从颍川到徐州七百里,杨平的骑兵战马损失寥寥的最大功臣——马蹄铁。 就如同给人脚上穿上鞋一样,使战马可以长驱远行。" 荀彧说的这些,曹昂回到鄄城,根本没有向荀彧交代,而是由曹洪转述给了曹树,曹树在一路上转述给了荀彧。 "骑兵三宝"一亮相,直接震懵了堂中的这些谋士们——根据荀彧的介绍,他们能想象得出来,装备了骑兵三宝的骑兵,无论是近距突击、还是远程奔袭,那是真真正正的战力倍增。 而且,有了骑兵三宝,训练一个骑马的步兵,只需三天,如果训练一个真正的骑兵,钱粮充足的话,三个月就能训练出来, 这可比现在训练一个骑兵,动辄一两年要快得多。 至于骑兵三宝,其实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只要拿出成品,大眼一看就能仿制出来。 所以,荀彧也没有说将此三宝送给袁绍,而是对在场众人说道:"此三件物品,虽然对骑兵十分有利,但制造却不难,诸位回去后,便可令自己家中匠人,为自家马匹打造。" 荀彧又向袁绍建议道:"右将军,河北多马,此三样物品制造不难,召集各地工匠进行仿制,有俩月时间,便可组建两万骑兵,如此,对战杨平的护民军,我等又多一分胜算。" 此时堂中众人都纷纷相信:曹操肯定是死了。 曹操要不死,曹昂怎么会舍得把这板甲和骑兵三宝,这种战略级的武器拿出来送给袁绍? 至于曹树带过来的仿制护民军的毡帽式头盔,以及标枪、投石索等物品,就不用荀彧一一介绍了。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很常见的,荀彧只是大概说了一下护民军的使用方法,最后总结道: 护民军野外作战,擅用远程武器进行远距攻击,更近一些,会用标枪、投石锁等武器进行攻击。 若无必要,护民军根本不乐意与敌人进行短兵交接,虽然他们铠甲坚固,武器锋利。 据公子曹昂所知,杨平更喜欢在未进行身体接触前干掉敌军! 所以,我军若是在野外与护民军交战,应当准备好充足的盾牌或者甲胄。 展示完这些护民军的装备后,荀彧就用,从转了几手的信息中提取的资料,与在场的河北谋士们,分析护民军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水平。 荀彧做出的总结是:“诸位,明人不说暗话。 由官府直接控制百姓带来的行政效率和生产效率(为了阅读方便,就直接用现代词汇了), 是大汉境内诸位家族控制佃户,这种行政效率和生产效率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杨平的太平民团,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铠甲武器,后勤物资。 杨平太平民团治下,还可以批量生产拥有高度纪律性的士兵。 若我等再不做出应对,诚如我家公子曹昂所言,天下顷刻间就将归杨平所有。”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