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杀人的曹操(1 / 1)

临颖城内,走了一天一夜的杨平部众,进城之后就想倒地而睡,天气还冷,这要是在地上睡一觉,至少要病倒一多半,各级军官用棍棒把这些弱鸡赶进了提前准备好的住处。 (在古代,天黑以后,城门轻易是不会再开的,更不用说还给准备了六千余人的住处。这就不得不提杨平充足的准备了—— 前天商定好守临颖后,在昨天早上出兵时,杨平就命令“太平民团”团员钟矛,带领六名近卫团士兵,坐着两辆驴车,带着何仪的亲卫何冬,先行赶到临颍县。 有何仪的命令,再加上两驴车的礼物,钟矛顺利的从郑春手里接过了临颖城的防务,为大军的到来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进到住处的士兵倒头就睡,但作为主将的杨平可不能睡。 临颖城西城门上,杨平正在感谢何仪的亲卫何冬和校尉郑春,杨平的感谢方式就是请人吃火锅。 在冷飕飕的黎明前吃顿火锅,那叫一个享受。 一顿火锅之后,在杨平一张巧嘴的拉拢中,何冬和郑春直接拜倒在他的马扎之下,表示愿与杨都督一起守临颖,不败曹军,誓不南归! 送走了何冬、郑春,安排好防务的黄正、马河,以及安置好大军休息的钟矛三人来到了杨平这里。 “都坐吧。”杨平招呼他们坐下,亲卫又换了一滏骨汤,四人边吃边商量。 “钟矛兄弟,给我等介绍一下临颍城的情况。”杨平给钟矛夹了一筷子肉片。 钟矛是个精细的汉子,不仅身形精细(话说,杨平现在的部下就没有几个雄壮的),心思也缜密,这样的人就更懂人情世故了。 快速的咽下领导给夹的肉,钟矛开始介绍道:“临颖城周长约十里,无外郭、无瓮城,为夯土城墙,高三丈、宽两丈,有多处坍塌,护城河更是干涸、淤堵,不堪使用。 久经战乱后,现如今,城内除了郑春部四百多人外,只有不到千余人口,大多都是老弱,几乎没有青壮,要命的是,这些人都是了无存粮。 好在的是,因靠近南边的颍河,城中不缺水源。” 杨平又给钟矛夹了一筷子肉片,问道:“如若抢修坍塌城墙,需耗时多久?” “六处坍塌,大小不一,两个后备旅一起出动,一个白天足矣。” 杨平想了一下,命令道:“钟矛,任命汝为护民军团司马,天亮后,告知郑春部众和城内居民:有修理城墙之人,夯土一尺者,报酬一个面饼。 午饭后,由后备旅接替,天黑前务必修好城墙。” “属下领命!”钟矛起身行礼道。 杨平示意他坐下吃肉,又询问黄正,“黄正兄弟,防务安排的如何了?” 黄正放下筷子,回答道:“东西南北四门,各有一个大队镇守,近卫团有一个大队在县衙待命,半刻钟内可支援任意一门。” “很好。”杨平给黄正夹肉,“要安排好轮值单位,要让将士们都能休息好。” “都督放心。”黄正刚要站起来,就被杨平制止了,“坐下吃肉,兄弟之间,不用多礼。” 又问马河,“马河兄弟,守城器械安排的如何了?” 马河咽下口中食,回答道:“进城后,我等立即组装了二十部床弩和二十部投石机,集中在北门和西门。 另外,两个后备旅也就近驻扎在两门附近……” “有诸位兄弟,我无忧矣。”杨平深知,好下属是夸出来的,他笑着给三人夹肉道。 …… 天光大亮,戒备了一夜的的版梁大营中,斥候回报曹操,“周边十里内,仍不见那支精锐之兵。” 又有监视许县之斥候回报,“许县黄巾贼今晨有异动,皆拔营南去也。” 曹操召集诸将,道:“吾中计也,贼欲南逃,故派疑兵疲我军也。” 诸将皆面有愧色,毛阶躬身道:“主公,此末将之错……” “唉~孝先何错之有。”曹操打断了毛阶的话,对众将说道:“乃吾未曾识破贼计,与诸将无关。” 推功揽过,这就是诸将乐意跟着曹老板的原因。 曹操又道:“贼将刘辟、何仪、黄邵、何曼,皆草莽匹夫也,吾屯兵版梁,四人已于前日会兵于许县,只待吾略施计谋,便可擒杀其人,尽得其众。 贼遣疑兵疲我之军而南逃者,必有智慧之士谋划。 今,诸兵将皆疲,不能追击,纵四贼部众逃脱,此战无功也!” 曹操说完,毛阶出列道:“主公,末将请率部众追击贼部,以恕前错。” 曹操道:“孝先(毛阶字),汝无错也。刘辟四贼未及天亮便已启程,今日便可南渡颍河,追之不及也,勿要折腾士卒。” 随后命令道:“传令,埋锅造饭,令士卒饱餐,午后拔营,夜驻许县。 令斥候向临颖方向探查,找出昨日六千精锐所在,吾当灭之! 召许县细作回营,吾欲知是何方高人助四贼耶?” 诸将领命而去,曹操卧于大帐内歇息,睡意朦胧时,有小兵来报,“禀报主公,夫人有家书送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起床,宣见送信之人,但见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进到大帐之中,跪地拜道:“奴婢丁二,参见家主。” 曹操问道:“尔潜伏许县,可知近期四贼与何人交往。” 跪在地上的丁二,是曹操夫人丁氏陪嫁的家奴,负责丁氏嫁妆中的一些产业经营。 曹操看中其才能,让他做了曹军的细作,半个月前,扮作商人进到了许县之内。 丁二回答道:“禀报家主,刘辟等四名贼人,前日曾与太平民团都督杨平在县衙内会晤。 具体情形,奴婢不得而知。然,昨日刘辟四贼率大军将许县团团围住。 奴婢原以为他们要与家主交战,未曾想,今日三更时分,四贼大营之中便开始埋锅造饭,未及天亮,便拔营南去。 奴婢将消息传至我军斥候,随后便得家主相召,于是快马回营。” 曹操让丁二起来,思索一会儿问道:“尔言说,太平民团都督杨平,此乃何人?” 丁二答道:“杨平此人,年十六岁,正旦之日,死而复生,诈称‘中华帝君’,收拢流民,上元之夜破魏家坞堡,亲手残杀魏家嫡脉二十余人。 后,立起太平大旗,号太平民团。曾击败荀家千人家丁。 奴婢得知,其有万余流民,其它一盖不知。 奴婢失职,请家主责罚!”刚刚站起来的丁二跪地请罚。 曹操自言自语道:“给四贼谋划之人,莫非一黄口小儿乎?” 又问丁二,“尔可知,杨平现今何处?” 丁二磕头道:“奴婢实不知也!” 曹操走到丁二身前,道:“抬头。” 丁二依言抬头,但见眼中剑影变大,耳听利剑出鞘之声…… 曹操收剑,面不改色的对着捂着脖子、只能发出“呵、呵”之声的丁二,道:“尔为细作,境内有万余流民受一人相召而聚,尔竟不做探查,失职至此,要尔何用!” 听完曹操的话,丁二彻底咽气。 杀人之后,曹操问许褚道:“那六千精锐可有消息?” “不曾有。” “若有音信,即刻报之。” “诺。” …… 在曹操杀丁二时,许县南十多里外的颍河上,从东向西依次搭起了五座浮桥。 因为有童谣曰“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许县周边的百姓十分惊惧,特别是依附何仪的部众。 在得到南迁的通知后,争先恐后的向南逃命,何仪等人虽然得杨平建议,派出队伍维护秩序。 但急于逃命的人群是很难控制的,乱糟糟的人群挤在不到一丈宽的浮桥上,不时就有人落水。 好在的是,二月十分干旱,水面不宽,只有不到二十丈。河水也不深,最深处也不过到成年人的胸口。 即便这样,失去秩序的人群,也有一千多人溺毙于颍河之中。 在乱糟糟的迁徙大军中,最西边的一座浮桥上却是井然有序—— 红底金字的太平大旗领头,身着黄色竹甲的护民军团第九团前行开道,第八团和第七团在两侧护卫,后面是以百户为单位的行军大部队,队伍的最后是护民军团副都督陈皮带领的收容队。 八千多人的队伍竟然丝毫不乱,几乎没有损失的跨过了二十余丈的浮桥。 过桥后,各部点名,只少了十多人。 逃命之时,自有取舍,陈皮果断下令,继续南行,要跑到了何仪部众前面。 用杨平的话说就是,只要你们跑到了刘辟四人的部众前边,有了垫背的,你们就安全了! 太平民团八千多人行进速度惊人,到天黑时,已经过颍河南行30多里了。 这一路上,也有南迁流民死命跟随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跟着这么有组织度的迁徙队伍,肯定很安全。 在古代,千万不要小看童谣的威力——随着“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的童谣,随着刘辟等部众南迁,迅速传播到整个颍川郡。 半信半疑的百姓在得知曹阿瞒的大军就在许县时,纷纷开始南逃,颍川郡直接损失一半人口。 太平民团大部队始终保持着领先何仪部众一天路程的节奏,一路上不断的收拢流民,期间还搂草打兔子攻破了两个坞堡,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乱世之中,有粮就有人,太平民团一路上接纳流民,等过了汝河,到达北宜春县(今汝南县西南)时,人口已经超过三万!(当然,这是后话了。) …… 曹操在正午前得到斥候回报,“根据车辙追踪,昨日的六千精锐,应是进了临颍城,城头上升起红底金字护民大旗。” 曹操遂召集诸将,道:“昨日疲我大军之精锐,在版梁正南30里临颖县。 领兵之人乃高人也,我军若西进许县,彼可断我粮道! 为今之计,需先破临颖,方可西进。 传令: 曹洪,汝领兵五千,饭后启程,向西夺取许县,防刘辟四贼去而复返,卫我大军侧翼。” 曹洪出列领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昨夜被杨平摆了一道,刘辟等煮熟的鸭子也飞了,这算是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把杨平当成同级别的对手对待了。 曹操继续下令,道:“毛阶,汝率战兵三千、辅兵五千,留守版梁大营。” “末将领命!” “其余诸将,领剩余兵马,明日五更造饭,天亮开拔,南下临颖!” “末将领命!” …… 在曹操调兵遣将时,杨平所部正在吃进临颖城后的第一顿饭。 杨平为了让这些虚弱的菜鸡尽快强壮起来,也是下了血本——主食尽量让士兵吃饱,菜里放肉、加盐(曹军的中级军官都吃不上这么好的)。 在吃过午饭后,杨平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扩编: 从何义、刘辟等人送来的四千人中选了八百人,又从两个后备旅中选了二百人。将两个步兵旅扩充到每个旅一千人,辖制四个220人的步兵团和后勤大队、工兵大队。 又挑选了五十多个身形高大的汉子,补充进近卫团,组建了包括斥候队在内的三百人的中军。 加上临颖城郑春部四百多人,剩余的4400多人,编成两个1200的后备旅,由齐峰暂代后备第一旅旅长,王五暂代后备第二旅旅长。两个后备旅,由护民军团司马钟矛统一指挥。 再成立两个和步兵旅一样编制的预备旅,由何冬任预备第一旅旅长,陈丰任副旅长。 由郑春任预备第二旅旅长,路大任副旅长。 六千七百余人统一了武器装备,把后来加入的这些人拿的乱七八糟的农具、木棍,全部交给后备旅的工匠进行改造。 经过一下午的整编、训练,在晚上一顿大餐和诉苦大会后,新加入的这四千多人,也算是初步融入了杨平的护民军团。 临颖城不缺水,利用充足的水源,杨平命令后勤处不停的烧开水,让所有人好好的洗个澡。 一夜过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六千多人,穿上统一的草鞋、竹甲,头戴红巾,胸前挂着陶盘(没有钢甲,陶盘多少有点防护力吧),手拿竹矛、狼筅,后背标枪、竹弩,全副武装在县衙前列阵待命,倒也称得上军容整齐、装备齐全。 牛壮擎出红底大旗,上书两个简体金字“护民”。杨平站在旗下,看着各位团长给自己的下属插旗。 没错,就是插旗,在统一了着装后,怎么让士兵找到自己的上官,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杨平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仿照戏服,给军官后背插旗——伍长、小队长插一面红色三角小旗、中队长、大队长插两面。 团长、副团长插一面黄色四方小旗,旅长、副旅长插两面。 让士兵们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能找到长官,混战时就能保持建制,战斗力起码能提高一倍! 让团长插旗,最起码能让他和手底下的军官再熟悉熟悉。 插旗完成后,刚刚吃过早饭的杨平就接到斥候报告,“近二万曹军从版梁南下,目标临颖!” 杨平立即传令,各团级以上军官到北城门开会,自己则先一步上了北城门。 杨平面向北方极目远眺,平静的面庞下是激动心—— 曹操,我等你来战!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小雌性只想每天吃喝玩乐 日月遗子:混血公主与灾厄之狼 【短篇小说集】黑童话 《身爲王的,我此刻只想谈恋爱》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禎是神皇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