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爷也附和:“我们就当不知道这事,你们还和之前一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管我们。 只要你们家的日子能好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夏老头自是相信两位哥哥,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事告诉他们。 闻言,夏老头狠狠的吸了吸鼻子,承诺道:“大哥二哥放心,这些年你们没少帮衬我们家。 如若有一天我们家真起来了,我绝不会不管我的几个侄子们。” 大爷爷拍了拍夏老头的肩膀:“有你这句话,大哥就知足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三个的年纪都大了,他们以后的日子就让他们自己闯去吧。” 偷偷溜进来的夏荷,恰巧听见了这句话,不由得高看她大爷爷一眼。 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想办法好好帮帮他们。 兄弟三个又说了会儿话,眼见外面天色已经慢慢黑透了,夏长福和夏来福两人就一起把他们送了回去。 次日,天刚微微亮,李翠花就把夏荷喊了起来。 夏荷睡的迷迷糊糊的,一时之间不知道今天要起这么早干嘛。 “前几天你们不是在县城定了两口大锅吗?约定的时间到了,你快起来和你爹一起去取锅去。” 夏荷用被子蒙住头,不想这么早起床,“取锅也不用去这么早吧!” 李翠花一把把夏荷从被窝里面薅起来:“今天你小叔休沐,你和你爹早点去书院接他们,免得他们到时候又浪费钱去坐牛车。” 夏荷闻言瞬间清醒了,今天是三月份的最后一天,确实是夏有福的休沐日。 她也不磨叽啦,不用李翠花催促,就自己洗漱好了去吃早饭。 夏长福照例去村长家借了牛车,父女两人赶着牛车去了县城。 两人到书院的时候,书院的学子们陆陆续续都已经出来了。 夏荷还怕和夏有福几人错过了,好在刚等了一会儿,就见夏有福和沈墨寒肩并肩的走了出来。 “小叔,小叔,墨寒哥,这里这里。”夏荷眼尖的最先看见他们,举着手大声呼喊着两人。 夏有福还以为自己出现了错觉,顿了顿抬脚又继续往前走。 还是沈墨寒一把拉住了他道:“是小荷和大伯。” 夏有福顺着沈墨寒的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夏荷和夏长福两人。 “你们怎么来了?” 夏荷笑嘻嘻的道:“小叔,我和爹来县城取前几天订的锅,顺便来接你们回家。” “取锅?”夏有福很是疑惑,家里不是有锅吗?怎么又买锅,难道锅坏了。 夏荷伸手接过夏长福背着的包袱道:“走吧,路上我在慢慢和你说。” 然后又对着沈墨寒道:“墨寒哥快上车,我们一起去接墨川。” 沈墨寒笑着看向眼前的小姑娘,抿了抿嘴率先坐上了牛车。 路上,夏荷又把最近家里的变化给夏有福说了一遍,听得夏有福一愣一愣的。 怎么这才一个月时间,家里就盖起了作坊,还和酒楼签订了契书。 满打满算,他也就离开家一个月的时间,家里的变化这么大的吗? 沈墨寒听着一旁的小姑娘,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里的事,若有所思。 同时心里也很赞赏夏荷,敢想敢做很勇敢,和他以往认识的小姑娘都不一样。 仔细一想,好像自从认识她时,她就一直是这样,永远都不服输,古灵精怪的,鬼点子特别多。 四人先去私塾接了沈墨川,然后又一起去铁匠铺取锅。 顺利的取完锅之后,夏荷又央求她爹去猪肉摊子上买了猪肉回家。 这还不算完,夏荷又死拉着夏有福进了布庄。 夏有福死活不肯买布料,最后实在是拗不过夏荷,挑选了几尺银灰色的棉布。 夏荷见这次来县城的目的全达成了,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家去。 沈墨川也是个活泼的性子,一路上和夏荷两人说个不停。 一会儿说说他在私塾的趣事,一会儿说说他的一些同窗。 夏有福和沈墨寒两人就静静听着两人聊天,时不时的插句话。两人一直到了夏家门口,这才停下话头。 几人刚下车,沈墨川就把自己的书袋交给他哥:“大哥你先回去吧,我去找二牛和三牛两人玩一会儿,一会儿再回家。” 上次休沐回来,二牛和三牛两人一直在山上摘蕨菜,三人都没有一起玩。 这次一回家就看见了他两人,沈墨川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立马丢下包袱和两个小伙伴去玩了。 二牛和三牛两人看见他回来也很开心,三人一前一后跑了出去。 夏荷还不忘在后面大声喊道:“别跑远了,别下河玩水。” 二牛跑的头也不抬,扯着嗓子应了下来。 沈墨寒看弟弟这样,无奈的扶了扶额头,很是无奈。 “夏大伯,那我就先回去了,有时间再来玩。” 夏长福邀请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进去喝杯水在走吧,你婶子他们也都很久没见你了。” 沈墨寒拒绝道:“不了,爹娘还在家等我,晚会我在过来看爷爷奶奶。” 夏长福也不好在挽留,看着沈墨寒往家走。 等人走远了,夏长福这才若有所思的和夏有福两人把锅架进屋里。 如今作坊那边还没开始使用,那边晚上也没有人住,夏长福也不放心把新买的两口大铁锅放到作坊里,干脆直接搬回家。 夏老太几天听见声音,走出来看。 李翠花睁大了眼睛,惊讶道:“我滴个乖乖,这锅也太大了吧,这一锅煮的笋,恐怕顶我们家十锅的量。” 夏老太也附和:“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锅。” 夏老头也说:“镇上的老爷家用的锅也没这么大。” 镇上老爷家的下人多,做的饭也多,他之前去镇上做零工时见过,之前还觉得那锅特别的大,如今和这相比,也不过如此了。 夏荷听完得意道:“那当然了,这可是我找铁匠特意定制的,铺子里都没有卖的呢!” 张秀也捧场道:“还是咱们家小荷厉害,有了这两口大锅,能省不少事。”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