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竞赛(1 / 1)

实在不想抄诗了啊,本想着在科举时有必要再抄个一两首,平时是真不想抄,抄多了心里会有一种暗示自己很牛,不用再学习怎么作诗的感觉。 这不是自己的本事,还是要一步一步学上去才是自己的文采啊! 第二天,黔中府众人来到了学院。 带队的博士姓胡,已过知天命之年,在周易上有很深的造诣,故近些年黔中府学子在周易上都学的通透。 上午在大成殿,府学学子全部到场,终于见到了黔中府的十位学子,双方都还有些人互相认识,打了一番招呼。 孙博士上台讲了一番话,欢迎黔中府众人的到来,接下来也不多说,双方的博士为学子讲学。 黔中府的学子很珍惜这次交流,江南府两位博士上台时,每个人都是渴望的眼神,全神贯注。 去年江南府府学科举有十位学子上榜,黔中府却只有七位,前些年都是大概如此,江南府的博士,助教等的教学水平确实要高上一筹。 华朝十五府,文教水平江南府也只能排在中游,黔中府每年都是最后几名,基本上只能超过边疆的几府。 徐文俊搞不懂正常来说双方交流,江南府胜算很大,为何要派他上场,听李毅然解释后才知道是郑博士对他的照顾。 府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一般一年会有两次,别的府来江南府一次,那么江南府也会去别的府一次。 通常选定了十个名额就不会更换,郑博士其实是将去其他府学习的机会给了他。 徐文俊知道后很是高兴,学习就是要集百家之长,博士代表着一府教育的最高水平,去别的府学习,听一听其他博士的讲学很有帮助。 那些进不了府学的学子,得到消息哪里有大儒会讲学,多远也会跑去听听,也就是这个道理。 胡博士对周易的理解确实很深,由浅入深,不愧是老牌博士,讲的通俗易懂,让人记忆深刻。 他上台讲学对江南府学员也是一个机会,徐文俊觉得自己对周易的某些理解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而且胡博士总结的学习周易的方法极为有用,徐文俊真是觉得这趟讲学受益匪浅。 听课的一天过去了,明天就是学子间的辩经和竞赛。 徐文俊希望轮不到自己上场诗赋比赛就赢了。 第二天的辩经其他学子就不用参与了,换在了明伦堂,双方学子分坐两边。 “老子言“无为而治”,韩非主“以法治国”。若治国理政,当以无为顺自然,还是以法治明秩序?请析之 。” 随着孙博士公布题目,双方辩经开始。 题目虽然看着难度不大,但就因为简单,双方更要为自己寻找对方不易辩驳的切入点。 更是考验知识点的全面,或者你读书够多,往往某些偏门的论据更能难住对方。 徐文俊尝试自己参与,却完全跟不上,通常等人反驳了对面,才心里说道,确是如此。 双方剑拔弩张,你来我往,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论辩才总算分了胜负,还是江南府略胜一筹。 休息过后,又开始了第二轮,这次胡博士出题。 “《论语》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易》之变易思想,又求新求变。守旧与维新,孰为治学至道?试论之。” 这次又是一个多时辰的论辩,徐文俊依旧旁观,搭不上话,却让黔中府学子占了上风,江南府学子脸上有些不好看,有人觉得这是九对十。 最后来到了诗词竞赛,双方现场以“好学近乎知”为题,共同创作一首诗,限时半个时辰。 读书使人提高智慧,这个题目也不难,有劝学的意思在。 时间很紧迫,双方十人一起思考。 时间到了,来不及精雕细琢,两边就递上了各自的诗。 可惜仓促之下,两首诗半斤八两,三位博士也有些为难,激烈的讨论起来。 江南府的两位博士觉得自家学子的诗胜了一筹,可实在胜的太有限,这话不好由他俩说出来,一时间有些为难。 这时候黔中府的一位学子站了起来,建议加试一场,为节约时间就对对子。 这话一出,都不用几位博士说话,江南府学子就欣然接受,有底气不怕别人出题。 三位博士一商量也同意。 江南府学子让对方出题,黔中府学子也不客气,由提出对子的学子出了一题,看来他有所准备,成竹在胸。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此对一语双关,表面描绘的是月光照进纱窗,每个窗格都明亮的情景,却嵌入了诸葛亮字孔明。 这对子应该是这学子早已在胸的,此时拿了出来。 江南府的学子都皱眉思索,这对确实有些难度,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名嵌入对子。 徐文俊也在思索,他倒是想到了下联。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可惜现在的人不知道梅兰芳,要嵌入一个隋朝之前的人物,还确实有点难度。 眼看着时间过去,江南府的学子都面露难色,难道要这么输了? 终于,徐文俊想到了,他立马说出。 “霜凝菊圃,株株元亮陶渊明。” “霜凝菊圃”展现秋霜凝结在菊园的景象,契合陶渊明爱菊的形象,“株株”对应上联“个个”,描述菊花形态,“元亮陶渊明”嵌入陶渊明名字,他字元亮,与上联格式、意境相符。 江南府学子一听,稍一思索,总算松了口气,看向徐文俊的眼神也不同了,这御赐「神童」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黔中府学子见对方年龄最小的一位学子答上,就花了也不算太久的时间,还有些意外。 轮到江南府学子出题,基本人人都有心目中比较难的对子,一起商量看出哪道。 这时候徐文俊也写下一对,递给各学长看。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大家一看,这对描述游玩西湖时,不慎将锡壶掉入西湖的情景,“西湖”“锡壶”“惜乎”音同,构思巧妙,难度颇高。 而且庭州还有塔西湖,很是应景,最后一致认为这联难度最高,于是递给黔中府学子。喜欢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破茧者焚尽九重天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妹子太多,很耽误我做反派 天黑也 圣鹰王朝 签到万族之最狠使节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十绝之上斩长生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