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心里有个推广计划,首先就是要把朱刺史说服才行,没有他的支持胡服的推广太难。 他心里措辞一番才开口说道。 “推广平民化成衣的好处挺多,可以刺激纺织业发展,同时也为百姓增加了劳动机会,为朝廷增加了赋税。” “对于百姓来说,首先就是穿胡服更加方便,不管是日常行动还是做事,其次是价格低,统一制作成本降低,百姓也能够接受价格。” “抛开对胡服的偏见,只要大家都穿胡服,百姓穿过胡服后肯定不会再选择袍服。” 朱刺史和熊司户都表示认同徐文俊的说法,他们最在乎的是赋税,赋税多也代表着政绩出色。 “若是价格低,其实很多百姓能够接受穿胡服,很多百姓都比较穷,完全不在乎穿的什么衣服,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这时候何氏布商插嘴了一句,另外两个布商也跟着附和。 “我们销售最多的永远都是麻布。” 他们的店铺是直接面对百姓出售布匹的,意见最准确。 “既然如此,我有个成衣推广计划,需要朱刺史支持,能够成功前面说的好处自然都能兑现。” 朱刺史当然感兴趣,连忙说道。 “能为百姓增加劳动机会,还能增加赋税,肯定支持,你且说来听听。” 徐文俊看了一眼三位布商然后说道。 “首先要成立一个服装厂,请人专门生产平民化的成衣,请的人不需要全部都是裁缝,只需要有裁缝指导就行。” 徐文俊把服装厂的流水线操作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了一遍,每个工人只做自己一部分的裁剪或者缝合,容易熟练,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成本就降了下来,一个小型服装厂不到十个人都可以运作起来。” “而且我们把衣服分为上衣和裤子分开卖,百姓需要什么买什么,对于百姓又更方便。” 徐文俊最后问道。 “三位东家,你们觉得这种方式做衣服的成本比百姓自己做衣服的成本怎么样?” 三位布商听到徐文俊开始说服装厂就知道机会来了,一直在用心听着,此时连忙分析起来。 “胡服比袍服本来用料就要少,再就是一般百姓做衣服多少会有些边角料,而统一制作当然产生的边角料更少,这两处节约的布匹算起来足以抵扣掉人工的成本。” “举个例子,百姓通常买麻布200文可以做一件衣服,而买一套成衣也只需要200文,虽然花费一样,至少百姓不用花力气自己做衣服。” 徐文俊赞成的说道。 “和我想的一样,服装厂成熟后价格还会更低,若是能吸引到外省直接来服装厂进成衣,那利润就更高了。” “到时候销售成衣的量大了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啊!” 熊司户有些激动,说道。 “这样布匹在江南府就直接被服装厂收购,百姓也能进服装厂做事,成衣再销售出去,确实纺织业更兴盛!” 独孤月心里有些纠结,他是希望胡服推广,纺织业兴盛,他很在乎自己在江南府的名声,想为家乡做点事,最近心里都放着这件事。 华朝的文人做派继承自魏晋风骨,骨子里的清高洁傲让他接受不了异族的事物。 可这推广胡服一事让几人分析的透透的,利国利民,独孤月心里就一直在摇摆不定,此时坐在这里也不发表意见。 朱刺史十分心动,一直在皱着眉头思考。 “可惜百姓要接受胡服这个过程不知道要多久,文俊你刚刚说的计划是?” 徐文俊接着说道。 “办法是有,就是会让某些人有些为难。” “首先我们在称呼上不能再叫胡服,会让百姓抵触,可以直接就叫衣服,细分就是上衣和裤子这样称呼。” “外观上,上衣尺寸更短,袖口更小,活动方便,裤子更长,用腰带系着,可以至脚踝,这样就区别于胡服。” “如此一来,衣服外观就让百姓接受度提高不少,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带头穿,百姓才会跟风。” “而我的想法就是府衙的官员带头,平时自家府里的人也要穿,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平常穿便服的时候都带头穿。” “特别是经常上街的人,比如家里的仆从,巡街的捕快,小吏等,这样百姓自然会上行下效。” 几人都惊呆了,这徐文俊的想法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朱刺史脸色为难说道。 “这怕是有些不妥吧?先不说这些人愿不愿意答应,整个衙门大多穿着胡服,实在是。。。” 朱刺史能够想象的到自己会被文人喷一脸口水。 徐文俊耐心劝导。 “前面肯定会有人理解不了,熬过了这段时间,百姓们都接受了,这事也成自然了,我们穿自己的江南府特色服装又有何不妥呢?” “我定会第一个穿。” 徐文俊最后补充了一句。 熊司户纠结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道。 “我愿意穿,而且叫家人都换上。” 三位布商马上跟着保证让自己府上,店铺,工人全部都要换上,这可是他们的机会。 见朱刺史还在犹豫,徐文俊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 “华朝以汉族为主,我们命名这种服装为汉服,是我们汉族所创造的独特服装,推广汉服自然是我们的责任,这样别人有话说我们也能站得住脚。” “这汉服本来就对于百姓更有利,更方便,我们是进步了。” 朱刺史眼前一亮,如一道闪电劈进了心里,站起来说道。 “是啊!我们这是为汉族创造了独特的服装,这是于民族有功,何须纠结,旁人不能理解是他的想法有问题。” 独孤月也不禁想到,这是开创,这服装对百姓有利,自然是进步了,心里的结总算打开了。 熊司户和三位布商都松了口气。 徐文俊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在江南府文人面前先提提汉服之事,就算只能获得一部分支持,也能对推广汉服有着极大的作用。” 每个时代的文人一般都引导着当时的潮流风向。 朱刺史忙问道。 “你有何计划?” 徐文俊轻轻一笑。 “举办一次活动,比如诗会什么的。”喜欢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