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一身浅青色的宫裙从船上下来,手中握着一管刻着海棠纹路的玉笛,逐渐向众人走近。待笛音落下,这才站在中间, 向皇上、太后浅浅行了一礼。
“臣妾拜见皇上, 太后, 皇后娘娘。”
不同于其他妃嫔表演完之后, 众人不绝于耳的夸赞, 妃嫔们显然都注意到了皇上和太后在笛声之后不同寻常的反应, 虽不清楚缘由, 但也都谨慎的未曾开口, 场面倒显得有些沉凝起来。
“起吧,你便是懿仁太后的内侄女孙氏罢, 哀家上回见你还是你参加殿选那日, 果真是个心思精巧的妙人儿, 哀家听着你今日吹着的曲子倒是有几分耳熟。”太后打量了她两眼, 嘴角带笑, 开口打破了此时的略有些紧张的氛围。
“回太后娘娘,臣妾今日吹奏的乃是懿仁太后入宫前在家中所作的曲子, 家父一直将曲谱好生保管着以作怀念,今日乃月圆之夜,故而臣妾想着懿仁太后若知今日盛景,必然心感宽慰,故而吹奏了此曲。”听太后问起,孙贵人压下心底的忐忑,不卑不亢地答道。
她自然知晓今日吹奏这个曲子实在是兵行险招,一时不慎便会惹得太后不快,但她是懿仁太后的侄女,若想要皇上对她顾念旧情,重新有所改观,这便是最好的法子了。至于太后,本就不会对她有什么好脸色,还不如听贤妃所言赌一把,无论如何都不会比如今她在宫中孤立无援的境遇更差了。
“你倒是有心了,你姑母能有你这样的想着念着的侄女倒真是一桩美事,可惜她福薄,竟未听见你今日的心意。”太后深深看了她一眼,收敛了笑意,转头看向一旁坐着的皇上,“皇上你说呢?”
元景年眼中晦暗不明,审视地看了两眼站在中间的孙贵人,“谁给你出的主意?”
孙贵人心中咯噔一声,见皇上神色不明,硬着头皮道,“这都是臣妾自己的主意,臣妾自小便听父亲谈及姑母,心中对她十分敬仰,今日才斗胆吹了此曲,以表心意。”
“吹的不错。”察觉到一旁太后看向自己的视线,元景年神色不变,淡淡道,“懿仁太后仙逝多年,此曲便随之而去罢,不必再提。此番心意难得,刘亓,将宫中懿仁太后留下的那把笛子拿给孙贵人。”
“臣妾多谢皇上赏赐。”听见此语,孙贵人才真正放下了压在心底的巨石,喜笑颜开地谢了恩,皇上竟然肯将姑母的旧物赏赐给她,定然对她还是留有旧情的。
太后转头将看向皇上的视线收了回来,未再多言,随后的几个节目中都显得兴致不高,只让宫人再一旁为她剥了些杏仁,慢慢尝着。
“婉贵人今日倒是安静,难得太后今日在场,你也不表现一番么?看着你的脸色倒是不怎么好啊。”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孙贵人掩饰不住得意地往对面坐着的婉贵人瞥去一眼。
婉贵人端坐在案前,放下手中的汤匙,脸色微白,浅浅微笑道,“多谢孙贵人关怀,近两日我身子不适,倒是没心思想这些,想必皇上和太后娘娘宽仁大度,自不会与我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