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杨同志,可算等到您了。” 杨庆有下班后,蹬着自行车刚驶进95号院门前的胡同,就被一熟人拦住了去路。 来人正是消失多日的刘大脑袋。 “行啊大脑袋。” 杨庆有停住车,目光不善道: “我还以为你丫拿着钱跑出去潇洒了,没成想你还敢回来,怎么着,钱花没了?” “哪敢啊领导。” 刘大脑袋苦笑道: “我那是给您干正事去了,再说了,我家就在南锣鼓巷,我又跑不了,哪敢不尽心尽力啊!您看这人来人往的,咱要不换个地儿说话?” “那你等着,我回家说一声。” 杨庆有瞪了他一眼,然后便翻身骑上自行车驶进了胡同。 这几天苏颖上夜班,估计这个点已经开始做晚饭了,他得回去说一声,否则大热天的,做多了又不能扔,非得受埋怨不可。 回家跟苏颖说好后,杨庆有没骑自行车,换了个大裤衩,溜溜达达就出了胡同。 刘大脑袋这种人,既然敢厚着脸皮在饭点找他,自然有能糊弄过去的借口。 此种情形下,杨庆有自然会满足刘大脑袋占小便宜的心理。 出了南锣鼓巷,俩人去了相反的方向,在大佛寺西大街随便找了个小饭馆,进去点完菜坐下后,刘大脑袋才开始张嘴说正事。 “收了您的钱后,我一天都没敢耽搁,立马去了我表弟那儿,我表弟您知道吧?” “知道。” 杨庆有给他丢了根烟,没好气道: “西城的一混子,不是,他又不住南锣鼓巷,你找他有什么用?” “对对对,就是他。” 刘大脑袋讪笑道: “您不知道,自打他媳妇有了正经工作后,一家人就搬去了谢家胡同,就在安定门内大街北头,离咱们南锣鼓巷不远,他这人又比我强,交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就想着先去他那探探口风,嘿嘿!” “屁的有头有脸。” 杨庆有撇嘴道: “一个正经人没有,我没记错的话,他前几年好像被抓过吧!倒卖物资,判了几年来?” “两年。” 刘大脑袋竖起两根手指回道: “当然了,在您眼里那都不是啥正经人,可连那种人我都不认识,您说我不找他找谁?不过,您还别说,我真找对了。” “嗯。” 杨庆有闻言努嘴道: “你继续说。” “是这么回事。” 刘大脑袋端起酒盅一饮而尽,然后砸吧着嘴道: “我本来只想打听打听砸屋顶的事儿,没成想,几杯酒下去,他跟我说了另一个更吓人的信儿,西城佟老二您知道吧?” 杨庆有点点头。 “嗯,知道。” “自打佟老二去年被抓后,西城又冒出一胆大的,姓曹,人称曹大胆,一两年的工夫就把西城给收拾落停了,各路头头要么被抓,要么被打服,我表弟也是混不下去才搬东城来的,那曹大胆有一干黑活的打手,我表弟说那人就是在东城遭了罪,才去的西城,而且最近在打探咱南锣鼓巷公安的底细,尤其是您当公安那一阵的人员名单,好像是要报仇。” “报仇?” 这二字一进耳朵,杨庆有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道身影。 这些年唯一让他忐忑不安的就是去东城分局干的那件事。 而那时的漏网之鱼在他心里就是一根刺。 “详细说说,要报什么仇?” “这我就不知道了。” 此时菜已经开始上桌了,刘大脑袋疯狂往嘴里塞着菜,跟饿了十天半个月似的。 等丫垫过肚子之后,才讪笑着继续解释道: “我听了这信后,也不敢直接找您啊!这没头没尾的,找了您怎么说?于是我就让我表弟给牵了线,去西城他以前哥们那混了半个月,您是不知道,这半个月我过得有多惨,那帮孙子,压根不拿手下当人,没日没夜的跟着干脏活,结果月底十块钱就把我打发了,妈的,连伙食费都没赚回来。” “说正事,废什么话。” 杨庆有虎目一瞪,掏出五张大黑十拍桌上,语气不善道: “啰嗦一句,钱少一张。” “得嘞,不啰嗦。” 刘大脑袋看着钱,狠狠吞了口唾沫,麻利道: “那半个月苦没白吃,临走前,我总算见到了正主,个头大概有这么高,跟您差不多,稍微矮两三指吧!得有五尺多,脸盘子很大,稍微有点胖,也不算太胖,嗯.......起码比您胖,平头,额头上有一道疤,就在左眉毛上头,有这么长........。” 随着刘大脑袋的比划,杨庆有脑海中的那道身影渐渐清晰。 没错了。 就是他,三爷。 没成想,这孙子当年跑了后,还特么敢回来,你说你,回来就回来吧! 好好的日子不过,还特么敢瞎打听,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报仇。 这不正好如了杨庆有的意嘛! “见了几次?没留下什么后患吧?” “您放心,我惜命着呐!” 刘大脑袋解释道: “一共见过两次,都是干活时远远瞥见的,要不是领头那人嘴碎,我压根不知道是他,再说了,我不仅没用真名,去之前还专门穿了一件烂衣服,脏兮兮的,说着老家方言,他们都以为我是在老家犯了事逃来的,压根没拿我当回事,即使我跑了,也都以为是我挣够了路费,又往南跑了。” “干的不错。” 杨庆有没废话,直接把钱推到他面前,正色道: “拿好钱,闭紧嘴,忘了这档子事儿。” “您放心,连我媳妇我都没说。” 刘大脑袋得意道: “她还当我又出去鬼混了,昨晚我回来后,好家伙,骂的那叫一个狠,要不是我说干活去了, 还给了她十五块钱,非得回娘家不可。” “那你以后就别瞎混。” 杨庆有白了他一眼,闷声叮嘱道: “别有点钱就瞎嘚瑟,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乱归乱,但小偷小摸总不至于进去,现在不行,你不看报纸总听邻里唠叨过吧!这年头只要犯了错,都得去劳改农场走一遭,那地儿可不好待。” “明白!” 刘大脑袋苦笑着点头道: “我当然明白,否则也不至于混的这么惨不是,我都一年多没敢上街瞎混了,就是怕去劳改农场。”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年代:悠闲的日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