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冯勇两口子行李多,但也跟后世没法比,自行车跑了两趟,家就搬完了,那头的冯叔和冯婶也开始打道回府。 像冯勇这种小透明,既不挑事,也不出头,他的搬走可以说在95号院没掀起任何波澜。 不像许大茂。 丫当年走时,可以说是全院欢送,只要在家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出来露个脸。 杨庆有也跟着冯勇去新家认了个门。 不大的两进四合院。 后院连个偏房都没有,就一排小屋,跟95号院倒座房似的,瞧着就是后加的。 冯勇那间房在前院,标准的东厢房,二十来平米,中间一道布帘,隔成了两间。 布帘后是一张破床,床头旁摆着一不大的立柜,掉没漆的那种,瞧着就特有岁月感。 外间有一小八仙桌和几把破凳子,还有一碗柜。 可以说要多简陋就有多简陋。 好歹现在是夏天。 要是再晚上几个月,两口子搬来的第一时间就得去委托商店买炉子。 更倒霉的是后窗还碎了一玻璃,杨庆有去的时候,冯叔也不知从哪弄了块木板,正站凳子上,叮叮当当的补缺口。 也对,买玻璃还得要票呢! 今儿乍搬过来,上哪弄票去? 就是去家具厂偷摸塞钱切块回来,也来不及不是。 整院一共住了不到十户人家,想来邻里关系应该不难处。 起码冯勇两口子搬完家后,他那同事便拉着他认了一圈门,很是厚道。 更何况加上他供销社的背景,估计没人敢难为。 这年头工作就是脸面。 您要是有倍儿体面的工作,出门别提多有面子了,谁见了您也得客气几句。 毕竟谁也没法保证自个永远不求人不是。 认真说来,现在这环境跟老冯家没区别,都是二十来平米一单间住俩人。 冯叔和冯婶自然挑不出毛病。 只是冯婶临走前,又拉着沈梅去里屋说了会悄悄话。 门外的杨庆有甚至不用想就知道说的是什么。 无非是抓紧生孩子的话。 眼瞅着院里的年轻人,除许大茂外,家家都抱上了娃娃。 冯叔、冯婶不急是不可能的,他俩可不想儿子背上一小绝户的外号。 只是冯勇这小子有点气人,跟没事人似的,站门外跟他那同事瞎扯淡,压根没瞧见冯叔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杨庆有暗自感慨,这就是传统作风的大家长啊! 不就是想抱孙子嘛! 您上去直说不就得了,亲爷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还非得把压力都让冯婶一人扛喽! .................... “奇了怪了,庆有你眼神好,瞧瞧那是不是贾张氏和傻柱媳妇。” 仨人回去的路上,刚踏进南锣鼓巷,冯婶就远远的瞅见两道熟悉的人影在前方。 随即拽住杨庆有,一脸的不可思议。 杨庆有仔细瞧了瞧,可不嘛! 就是贾张氏和赵雁。 贾张氏牵着槐花,赵雁抱着团子,聊得很愉快。 “对,就是她俩,瞧模样聊的还挺开心。” 冯叔闻言纳闷道: “她俩怎么搅和到一起去了?前几天两家人不是刚闹过矛盾吗?” “可不。” 冯婶搭话茬道: “自打傻柱站出来替秦淮如做过证后,赵雁就再也没搭理过秦淮如,昨儿下午俩人在水池那洗衣服,赵雁说话阴阳怪气的,听着就是说秦淮如,不过估计秦淮如理亏,没还嘴就走了,以前多好的俩人啊!就这么闹僵了。” “那也怪不了别人。” 杨庆有撇嘴吐槽道: “只能怪秦淮如太贪了,既想吃肉还不想得罪赵雁,哪有这样的好事,我估摸着,现在赵雁和贾张氏是找到共同的敌人了。” “共同的敌人?” 冯婶疑惑道:: “你指秦淮如?” “不然呢?” 冯叔插嘴道: “赵雁是防着秦淮如,生怕傻柱跟她搅和到一起,贾张氏也差不多,生怕秦淮如有了男人后,丢下她这个碍事的婆婆,带着孩子过好日子。” “啧啧!这么说还真没错。” 冯婶恍然大悟道: “不过傻柱媳妇也是,跟谁玩不好,非跟贾张氏凑一块,早晚得被那娘们带沟里去。” “只能怨傻柱呗!” 冯叔不屑道: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去搭理秦淮如,他媳妇没意见才怪,老易也是,想帮干孙子家,你出钱就是了,结果分毛不掏,还想做老好人,那就只能坑傻柱了。” “你还别说。” 冯婶跟话道: “老易这些年没少干这种事,只是大伙顾忌他一大爷的身份,没好意思说罢了,要是等哪一天这一大爷他当不成喽!啧啧.........” “别啧啧了。” 冯叔闻言吐槽道: “我当年说不干管事大爷,你也没少埋怨我,当时跟你说你还不信,这管事大爷啊!就不可能有好下场,说是只调解邻里矛盾,可毕竟压邻居们一头,时间长了,大伙不可能没怨言,只需时间一长,卸了担子后,就等着邻居们戳脊梁骨吧!更何况老易还没孩子,等将来老的腿脚不利索后,你就看吧..........” “行了,行了。” 冯婶不乐意道: “你不是没干嘛!说这些干啥?就跟我犯了多大错似的。” 冯叔撇了撇嘴,没在敢回话。 毕竟当着杨庆有这晚辈的面儿,总不能老两口吵一架吧? 反倒是杨庆有有些佩服冯叔。 这老头儿,瞧着没啥亮点,工作也普普通通,没成想,脑子还真活泛。 管事大爷那名头。 说实话,真带不来什么好处。 要权没权,要利没利,除非像阎埠贵似的,豁出去不要脸,否则啥好处都捞不着。 而且但凡处事有点不公正,都会被邻居们在心里记一笔。 即使将来不敢报复,背地里也绝对没好话。 但凡家里遭点难,造报应的话立马能传遍大街小巷。 假如要不是傻柱钻了秦淮如的套,院里这仨管事大爷的下场,指不定有多凄惨。 反正肯定没好日子过。 想归想,杨庆有倒没插嘴,人呐! 要有自知之明。 少在老一辈面前吐槽老一辈。 甭管有多少槽点,那也是人家同辈人之间的事,你一晚辈插嘴,就有点不知好歹了。 虽然当面不会说什么。 背地里多少会对你有点意见,觉得你不沉稳。 没礼貌。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年代:悠闲的日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