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的下落如何,杨庆有和冯勇并不关心。 等哥俩从外面浪了一圈回去后,果真碰到了好事的朱婶。 “庆有,小勇,棒梗扔的那面粉被捞起来没?” 杨庆有假装疑惑道: “捞那玩意干啥?都进粪坑了,还能捞起来再吃啊?恶不恶心呐!” “呸!” 朱婶嫌弃道: “人不能吃,畜生还不能吃?快点的,面被谁捞去了?” 杨庆有恍然大悟道: “您老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您想吃呢?” 这话一出,立马迎来两道锋利的眼神。 杨庆有立马打了个激灵,麻利回道: “我不知道,我跟小勇早就走了,刚才去供销社买烟来,还顺道买了几个水果糖,您来个甜甜嘴儿?” 说话间,杨庆有还真从兜里摸出俩水果糖,递给了朱婶。 朱婶恍惚的接过糖,惋惜道: “你俩怎么就没等着瞅瞅呢?好好的白面,可惜了了。” 冯勇好奇道: “婶儿,您家买鸡仔了?” 朱婶诧异道: “买那玩意干啥?人都快吃不上饭了,哪有余粮喂那个。” 冯勇纳闷道: “那您惦记泡了粪水的白面干啥?” “你个没良心的。” 朱婶指着冯勇的脑门骂道: “你们家门口那老母鸡不还活着呐!自打天冷后,两天都下不了一个蛋,整点面粉,搞不好能一天下一个,到时你们家就不愁鸡蛋吃了。” 冯勇闻言干呕一声,撇嘴回道: “拉倒吧!吃屎拉的鸡蛋,我宁愿饿死也不吃。” “嘿!我打你个不知好赖的玩意儿。” 目送哥俩蹿进倒座房,朱婶这才溜溜走向前院八卦消息的集散地,大本营老冯家。 杨庆有的收音机一直在老冯家放着,老冯家自然有了当聚会场所的先天优势。 ............... 前院这帮邻居们,没人关心贾张氏回到家后如何怼天怨地,也不关心一大妈和三大妈如何安抚她。 大伙关心的是,棒梗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秦淮茹干什么去了?棒梗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后会不会挨揍?秦淮茹回来后会不会挨骂?贾东旭下班后该如何收拾残局? 好嘛,一长溜的问题,把这帮闲人给忙的,嘴就没停过。 直到下午天擦黑时,秦淮茹扶着腰,胳膊上挂着小布兜,慢悠悠的进院,她们才歇了嘴,躲门后等着瞧热闹。 果真如大伙所料。 秦淮茹刚走进中院没两分钟,中院便传来贾张氏响亮的叫骂声。 “你个贱货,你还回来干什么?说,你是不是背地里在我大孙子面前说老婆子我的坏话了?我就知道你这样的妖精靠不住,骚狐狸,贱货,不要脸的狐媚子............” 忙活了一天,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喝口热水的三大妈,闻声慌忙又跑去了中院。 不去不行啊! 那可是孕妇,稍有闪失便是大事,足以独霸胡同热搜好几个月的大事。 谁特么敢马虎? 院里仨管事大妈,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到时全得被提溜出来接受人民群众的批判。 一大妈就更慌了,她到的比三大妈早多了。 骂声刚传出来,她便蹿出了门。 估计她可能一直在门后候着,等的就是此刻。 只有二大妈跟没事人似的,跟着大部队,溜溜去瞧热闹。 杨庆有赶到时,老贾家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贾家嫂子,你少说两句,淮茹还怀着孩子呐!受不得惊吓。” “淮茹啊!你别往心里去,那啥,你跟着我先去一大妈屋里坐坐,可不能置气哈!” 等三大妈把秦淮茹送出屋。 一大妈冲外面看热闹的邻居们喊道: “都别看了,散了,抓紧散了,大冷天的,也不嫌冻得慌,都快点散了。” 在她的催促声中,邻居们还是装模作样的把贾家门口的空地让了出来,一个个不是躲穿堂,就是蹲过道,走了,但是没走远。 院里只留五岁的贾小当挺着大鼻涕,站院里不知所措。 瞅瞅自家家门,想回去,又害怕挨骂。 再看看易中海家,小脑袋琢磨了半晌,还是觉得找亲妈比较靠谱,便一溜烟钻进了易中海家,找秦淮茹去了。 一大妈的性子软,压根不是能拍板话事的主儿。 二大妈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虽然被一大妈强留了下来,但也站一旁默不作声。 撵走围观群众,关上门后,寂静的屋内只剩贾张氏粗狂的喘气声,跟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让人倍感焦躁。 杨庆有戳了下冯勇,撇嘴道: “回吧!没热闹瞧了。” 冯勇不甘心,努嘴看向摸到易中海家门口的冯婶道: “我再等等,您先回吧!” 杨庆有........ 看来,八卦这种事儿,还真是会遗传。 但凡冯婶的好奇心没那么重,也能给冯勇立个榜样。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现在嘛! 只能说言传身教很有用。 “行吧!有了信给我说声。” “好嘞,放心吧您。” 目送杨庆有离去,冯勇拉着刚回来的阎解成摸向了老易家。 不能进屋,还不能站门口听听? 瞧阎解成的眼神就知道,这孙子虽然刚下班回来,但也不是啥都不知道,否则那股子兴奋劲是哪来的? 等快六点时,冯勇和阎解成才给杨庆有带来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今儿秦淮茹去医院做检查,贾张氏呢!又恰好出门吃独食。 于是乎,便给了棒梗在家翻箱倒柜的机会。 临近年关了,放了假的棒梗天天见其他小孩放鞭炮,馋的慌啊! 就想着能从家里找点毛票,买俩鞭炮去胡同里耀武扬威。 没成想,一翻,翻出来个惊天真相。 家里不是没吃的,而是贾张氏藏着不让吃。 在贾张氏睡觉的床底柜子里,竟然藏着半袋子白面,白面旁边还有一小手绢,里面卷着好几十斤的粮票。 那可是纯粮票啊! 能去饭馆吃饭,能在馒头摊上买白面馒头。 现实跟贾张氏嘴里的家境完全不符,您猜棒梗会如何想? 11岁的棒梗,还没到叛逆期,现在满心念着老妈的好,见天看着老妈挨骂,能不替老妈抱不平?心里能没想法? 瞅见白面和粮票的瞬间,丫立马脸红脖子粗的怒了,一时间火从心头起,直接把白面和粮票拎出来摆饭桌上,等贾张氏回来对峙。 后面的剧情自然是邻居们喜闻乐见的闹剧。 至于棒梗和贾张氏是如何对峙的,他俩不说,谁又能知道呢? 既然他俩不说,那邻居们又是如何知道上述八卦的呢? 这就得提另外一人了。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年代:悠闲的日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