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他现在有个厉害的老师,那么同等条件下就足够他打败大部分的人了。
之后陈不倦就回了庭河县,因为身边跟了周玉芫一群人,他就没有跟其他书生一起走。
一来是不方便,担心别人发现周玉芫是女孩,到时候说三道四对她名声不好。
二来是有了周玉芫的护卫,陈不倦他们也不需要跟别人一起,路上赶路的速度也就要快上很多。
而且文人相轻,他一个小三元跟别人走一起,不仅招人眼还容易招惹上麻烦。
就算陈不倦自己不喜欢惹事,是个聪明机智的,也免不了别人想要给他增添麻烦。
这一次的院试结束,下一次再考就是乡试了。
乡试三年两次,下一次乡试要等到后年八月,给陈不倦准备的时间还算充足,他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回去的路上闲来无事,又不能在马车上练字看书,陈不倦就没事的时候练练骑马。
他会驾车,也会骑马,但是两者都不是很熟悉。
他的骑术,估计还没有周玉芫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间有一次他独自骑马,打算在无人的路上练练。
然后就遇见周玉芫骑马,英姿飒爽的从他面前经过,小姑娘的马术要比他好多了。
第55章
陈不倦中了秀才的消息,只比陈不倦早一天传到庭河县。
虽然陈家人早就料到,陈不倦此去应该能够考中秀才。但是当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一群人还是忍不住高兴不已。
秀才是步入仕途的第一道坎,成了秀才以后可以见官不败,秀才名下还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
就算陈家不止他一个秀才,但是六十多岁的老秀才,以及身体一直不好的陈秀才,哪有个十四五的小秀才有价值?
十四五岁就考上了秀才,就注定了之后他还有很多的时间去考举人去考进士,甚至……只要他足够努力完全有可能去搏一搏状元郎。
陈不倦在归家之前,把周玉芫送到了自己庄子上,让她带着红薯在庄子上种红薯。
安置妥当了周玉芫等人,陈不倦就先回了一趟陈家,拜见了多日不见的祖母和徐氏,这才转而去拜见傅玄杨和陈秀才。
对于陈不倦再次拿到案首,傅玄杨的态度表现的淡淡的。对于傅玄杨这样的天才来说,拿到案首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他是不会因此就多么开心的。
相较于陈不倦拿到了案首,他反而更在意其他的事情。比如陈不倦此行可有什么见闻,又在省城发了什么事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