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天气还是有一些冷的,陈不倦偶尔和俛安出去买早饭时,就看到那书生的妻子一大早起来,就开始为他张罗吃的张罗喝的,几乎一整天就没有见她清闲过。
更让陈不倦觉得无语的是,等到他与他们熟悉起来了。那个书生还笑话他没有妻子,说什么等到陈不倦考过了童生,就应该早早娶个贤惠妻子回来,这样每天就能有人伺候他了。
陈不倦闻言心里十分不认同,虽然这个时代好像大多数的妻子,都如同书生的妻子一样的贤惠。在家要以夫为天,夫不在就以子为天,伺候夫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陈不倦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他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不好好对人家,人家凭什么跟他过一辈子?
而且又t不是什么穷苦人家,不需要为了节省那一点开支,就非要自己的妻子大冷天“洗手作羹汤”。
那些给人家当下人的,是因为家里贫困为了生活为了赚钱才为奴为婢。
但是他的妻子,不是为了伺候他才嫁给他的。是因为他喜欢对方,对方也喜欢他,两人想要携手共度一生,这才走到一起成为一家人的。
他喜欢的人,是绝对不会舍得她辛苦的。更别提他不穷困的时候,就更加不可能让她跟着他吃苦了。
不过陈不倦也知道,他们的三观不一样,不是一个时代的完全说不通。
他若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估计还会惹得别人的笑话和不理解。
既然没办法改变别人,那他就好好的做好自己,不要受到大环境同化就行。
三月初的时候,这个小巷子的房子陆陆续续被租了出去,大多数租的都是陈不倦他们这种赶考的。
其他书生没有陈不倦他们这般富裕,大多数都是三两成群的合租一处,还有一个院子里住了四五个考生的。
书生之间大多数喜欢结交,一来是为了以后仕途铺路,二来想着多与别人结交一二,结交过程中也能增长见识。
所以这些书生在得知,陈不倦是庭河县的案首后,对待陈不倦的态度就格外热情。
陈不倦提前来到府城,是为了了解府试的主考官,他们这些提前过来也是一样。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陈不倦白天就跟着他们出去游逛,晚上回来了就在房间里认真温习。
本来这样的日子还算不错,他们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不仅可以互相之间探讨学问,还能打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然而这样好的氛围没持续多久,等到大家的关系渐渐熟悉起来了,一些书生的陋习就不自觉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