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之后,小姑娘与他成了朋友,来看哥哥时,总会顺手也给他两块糕点。 只怪是少爷太过专心致志,若不经人提醒,有时甚至连饭都能忘了吃,更别说什么贪嘴时才会吃一口的糕点了。 苏宅里头人多,可小姑娘就是觉得无聊,每次吃糕点时都要过来一块儿。 尽管少爷眼睛都跟粘在了书上似的,少有给给小姑娘回应,小姑娘依旧乐此不疲:“哥,你们看书都不会累吗?” “你们难道不会看了想睡觉吗?” “夫子哪有布置这么多课业?” “你们起来玩一玩啊!” 小姑娘得到的回答是二人异口同声的“不会”。 她忽然有些羡慕,羡慕他们怎么学都不会累,羡慕他们看书就跟是与老友言语一样顺其自然,更羡慕他们不会读着读着就想睡觉,写着写着就想撕书,总被夫子欢喜着。 不似少爷那随手拿来吃玩的应付,向日得了糕点就视如珍宝,实则不怎么吃,下人瞧见以为他吃完了,会悄无声息把东西撤下去。 他在苏宅常驻,不怎么归家,偶尔回去那么一两次。 每到回家的那日有糕点上桌,他便漫不经心拿两块。 一半自己吃,一半手里捏着,出宅子时那么顺理成章。 旁人不问,对外头不甚了解的小姑娘瞧见过一次,便问他:“日,你为什么不吃啊?” 他想着,要不要据实相告,拿糕点是想给哥给娘吃,可又想此有卖惨之嫌,便笑着说:“我…想在路上吃…” “哦。” 小姑娘恍然大悟,又对旁边使了个眼色,有人将香香糕点捧到他眼前。 他受宠若惊,那话语如春风吹来,清脆悦耳:“那你多带两块吧,路上边走边吃。” “啊……” 他愣愣回过神来,小姑娘“啧”了一声:“你不是喜欢吗?拿去啊,路上小心些。” “哦……” 他捧着那包子糕点笑开了眉眼,心中好似多了些什么。 …… “歌,娘我回来了。”从苏宅回来,走进熟悉的家门,向日间头从未有过的轻松。 他连书袋都顾不及放下,进了娘的卧房开口问道:“娘,娘你要不要喝水?你要不要小解?你要不要大解?” “刚刚你周婶子来过了。”娘笑着:“给我倒杯水就成。” “哦……” 给娘倒了杯水,他又先给娘分了些糕点,娘吃着,笑开了花,他也跟着笑:“娘,这次的糕点好不好吃?” “当然好吃啊。” “那比上次的好吃吗?” “都好都好。” “娘说一个更好的。” 娘想了想,捏起一块糕点:“这个娘更喜欢。” 他赶忙将与娘手中一样的糕点都挑出来,和其他糕点一同放在一处:“那娘多吃这个,其他的也尝尝,看看有没有更喜欢的?” “你这孩子……” “娘,我回来了。” “哥!” 他赶忙跑出去,就见哥拎着一条鱼,另一手拎着剥好的叶子,想来里头是猪肉:“回来了,晚上吃鱼。” “嗯,我给你拿刀!”他赶忙又往灶房那边跑:“哥,娘那里有糕点,你要不要尝尝,我待会儿过去给你拿几块。” “好。”将鱼扔在地上,哥接过他手中刀,弄了些水在旁边的石头上磨起来。 还没磨完刀,眼前就多了许多糕点,他笑笑:“我现在没时间,等烧完菜再吃吧。” 他捧着不肯拿开:“现在糕点还有些热,热的才好吃,哥你快吃吧,刀我来磨。” 哥点点头,擦干手上的水,接过糕点开始吃。 他磨着刀,笑着问:“哥,糕点好不好吃?” “好。”哥嘴里咀嚼着:“这些是苏宅的?” “嗯。”他笑容淡了几分,手上磨刀的动作未停:“他们剩下这许多糕点,说送我了,我就想带回来给你们尝尝。” “嗯。”哥吃着糕点问他:“你最近课业怎么样?” “哥,你放心吧。” “好。”哥笑着点点头,又吃了几块糕点,接过他手中磨好的刀,开始切起猪肉来。 他进灶房拿了几个大盆出来放在地上,又进里头打开锅盖,发现里头都是水,于是又合上锅,走到灶堂前折起小柴火,折好之后放在地上,又在篓子里抓了把松针放进灶堂。 拿起火折子点了火,将折好的柴火慢慢放进去。 原本不大的火势越发熊熊,映照着他稚嫩的脸通红。 水烧热时,哥已将猪肉和鱼都切好:“把肉都端进去。” “哦……” 他闻言,起身走出去,哥正在清洗松树案板,他陆续将两盘肉端上灶台。 他将锅盖拿开,拎着老旧木桶到灶台边,拿水瓢慢慢舀热水,而后又充了些凉水。 双手拽着木桶,他一步一步晃出灶房,拐弯又入了屋,最后入了娘的卧房,转身又去外头拿了个木盆进来。 将水倒在木盆里,再把还有一些水的木桶放到一旁,木盆里的老旧帕子拧干,他递到娘手上:“娘,洗脸。”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娘接过帕子,自个儿擦脸擦手,他接过帕子,放在木盆里洗了洗,娘已然坐好,一双变了形的角探了出来。 他耐心帮着洗完,又将帕子拧干,替娘擦干水。 娘把脚缩了回去,开始解衣裳,他将帕子拧干,低着头又递到娘手上,娘接过帕子,简单擦拭一会儿,擦完又递回到他手上。 他接过帕子放回木盆里,拧干净晾在木盆边,端着木盆起身离开:“娘待会儿吃鱼。” “好。” 哥做好了菜,他赶忙端到桌上,将娘的饭盛好,又把菜都夹了些,进卧房将小矮桌搬到娘的床上,横在其中,出去端了饭放到桌上:“娘。” 〞嗯。” 他盛好饭在桌边坐下,哥也已打理好的灶房。 “哥吃饭。”见着姗姗来迟的哥上了桌,他这才迫不及待,埋头狼吞虎咽。 往常哥也曾叫他先吃,可他总是不答应,只安安静静在桌边,等着哥忙完一块坐下。 自从他去当了书童后,哥无需那么劳累,虽然日日还在忙活,可总归不必去了这家又那家,勉强还能歇口气儿。 许是跟着的少爷是个比他还勤奋的,他若不勤奋些,拖了少爷的后腿,会被踢出苏宅,又或他足够努力,几年下来,课业又长进不少。 苏家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加之少爷的关系,待他便越发好,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什么好用的少爷有,也会给他备上一份,旁人不知道的,都以为他是苏家的远亲。 “说到天分,你倒是胜我一筹啊,要是不努力些,都追不上你啊。”已是舞象之年的少爷也忍不住感慨。 那时他才知晓,原来少爷不是很欢喜念书,所有的刻苦勤奋,不过都因为他是苏家长子,独子。 他爹早亡,他身后有娘和妹妹,身为家中男丁,他不能不勤,更没有不优秀的资格。 …… 那日闲谈饮茶,少爷与他闲聊之际,随口问道:“明阳觉得,我妹妹如何?” 明阳是他的字,哥从他小想到他大,说他是个读书人,要取个好听的字,却又觉得自个儿学的不多,不会取字,拎着东西去找了学堂的夫子,在五六个字里挑了这么一个。 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实际上多在十五六岁便取了字,有的甚至十二三岁就嚷嚷着要家里人帮着取字,家里人若是道声不合礼仪,孩子必要委屈说“别人都有我也要”。 听着少爷的话,他脑子里边忽然想起那已然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诚恳道:“二姑娘……自然是极好的。” “那你愿不愿意娶她?” “咳咳咳……” 他满脸惊愕,面不改色的少爷瞧见他面颊上些许驼红,不由笑问道:“都是大男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爽快点,她到底怎么样?” “二姑娘她……很很好。” 少爷叹道:“还真被娘猜中了,明阳。” 他不言语,少爷继续道:“记得刚见你那会儿,咱们其实都差不多,可如今,你的确是胜我一筹,我不能比。” “少爷……”被夸赞虽说是好事,可他是主家的书童,胜过主家去,的确不好。 “咱们一块儿学了这么多年,也就不绕什么弯子了。” 少爷喝了口茶:“我家从我祖父那辈时就一脉单传,到我这里虽挣了些家业,可不知道私底下有多少人窥视着。” “我妹啊,虽然有的时候性子急了些,但是个好姑娘,我为人兄长,不可能拿自己妹妹来开什么玩笑,问你,是因为,这是我娘的意思。” 少爷神色越发郑重:“自然,我也有点意思。” 他低着头不回话,心中却是“咚咚”直跳。 他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不能说只见过二姑娘一位女子,却是只有二姑娘对他多有笑颜,还给他送糕点。 有一回,二姑娘瞧见他鞋破了,盯着看了一会儿,什么话也没说,隔两日少爷便送了双鞋给他:“做鞋的做的有些大了,扔了怪可惜,你刚好穿得下,给你穿。” 类似这样赠东西的事,少爷不止干过一回,多是些笔墨纸砚。 唯有偶是小姑娘匆匆而过的几日后,不是吃的就是穿的。 那是少爷不怎么在意的。 他脑中联想此二姑娘意,只当是太过聪明,自以为是。 念头刚冒出来时,他给过自己一个巴掌,告诫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只道是少爷好。 那时,二姑娘也已慢慢长大,少能与他碰面。 许是因着见面少了的缘故,原本瞧见他总是笑着的小姑娘收敛许多,偶尔瞧见他都低着头,眼中只观足下一片。 二姑娘是他平生见过最好的姑娘,说没有一点心动,未免太假了些。 可他知自己身份低微,家境贫寒,苏宅的金枝玉叶,他不配娶,也娶不进门。 是以他越发用功刻苦,其一,是不辜负哥与娘的期望,其二,是希望心中偷偷欢喜过的小姑娘,来日嫁人为妻后,提到曾经那个认识的书童时,能心服口服笑着赞叹一声:“我曾经认识他,向郎君是个很用功,刻苦,努力的人,他将来呀,定会过得更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他没有想到,偷偷放在心里的小姑娘那未婚夫的位置,竟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我 ……” 他心中是欢喜的,可是小姑娘的心思他不知晓,他不知小姑娘对他这样一个穷读书的苦寒人家,会不会心生厌烦? “我若能,自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他喉结滚了滚:“可……二姑娘她…” “既是如此,我回头问问。”少爷道:“喝茶,喝茶。” 他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干什么,只能连礼仪都不顾,开始喝茶,再不言语。 …… 私下里,苏立找自己的母亲告知情况:“娘,明阳对二妹有心,娘可问问二妹的意思了。” 苏母点头,私下与女儿说梯己话:“桃儿,桃儿,明阳对你有心,若是把你嫁他,你愿不愿?” 面对娘的询问,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哪有什么办法,垂眸不语许久,羞怯怯回了一句:“…女儿…全凭娘做主……” 苏母暗叹女大不中留,赶忙劝道:“婚事可以先定下,却是要等些时候,待明阳得了功名,你们在成婚吧。” 小姑娘沉默一瞬问道:“那…那…他是什么意思?” 苏母又暗叹一句女大不中留:“想来他不会不应。” 当年派人去学堂找书童回来,原本只是为立儿找伴读,却不料那书童有龙凤之姿。 不说天赋异禀,却也绝顶聪明,这几年立儿已经快赶不上他了。 明阳家境寒苦,可到底是个有前途的,眼下只是羽翼不丰,待日后得了功名,入了官场,想来会有一番作为。 桃儿心中有意,眼下嫁他为妻,虽过不上多么富贵荣华的日子,可姑娘家家欢喜上一个人了,便满心满眼都是。 与欢喜的人好怎么都成,是真能跟着一起过苦日子。 不怕前路未卜,不怕天打雷劈,那是每个姑娘一生最痴的时候,最不顾一切的时候。 明阳是个刻苦的,哪怕眼前日子苦了些,可只要肯上进,这日子自会慢慢好起来。喜欢那年那景那些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那年那景那些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