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7章 除了用碗敲歌曲,我还会吹葫芦丝呢

第17章 除了用碗敲歌曲,我还会吹葫芦丝呢(1 / 1)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下午五点半、常顺老家所在的别墅客厅里。 一阵清脆竹筷敲击各个瓷碗的声音组合而成的《童年》歌曲,传入了大家的耳朵里。 敲击这首乐曲的人,是常书怡。 之前3点左右的时候,常顺准时把她跟宋芫接到了房车里,之后就一起回了连山镇。 常书怡敲击出了乐曲,常顺、宋芫、常建忠、孙春荣、常邱氏在旁边听着。 时间一晃过了那么多年。 此刻聚在同一间屋子,跟曾经却有很大的不同。 看着父母,他们已经老了,而自己跟宋芫,也都成了中年人。 爷爷常启贵已经驾鹤西去,是3年前。 跟前世12年去世,他多活了7年的时间。 现如今,奶奶也是91岁的高龄。 她的身体倒是很不错,女性,大多比男性长寿。 这些年,因为生活条件好,爷爷奶奶的生活质量,比前世过得更舒适,自然也好了太多。 外公目前健在,他的身体比爷爷好,今年也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 当然,外婆也在,她的身体状况同样很好。 这三位老人,有活到100岁的潜质。 相对于前世,常顺这辈子遗憾少了很多。 人,只有经济条件好了,才能让遗憾变得更少。 另外跟十几年前相比,家乡的变化可谓是特别大。 目前农村基本上没住啥人,绝大多数人已经搬到了城里,在城里买了房子。 爷爷那一辈的老人、包括父母一辈的人,很多都不在了。 可以说,随着时间的变换,很多事情,变得物是人非。 不过对于这些,两世为人的他,已经看得很通透。 “太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敲的好听吗?” 一首曲子过后,问完话,常书怡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大家! 这两年,自从有人拍了瓷碗敲击乐曲的视频发到网上后,迅速走红,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模仿。 宋芫闲着无聊,也找了一些碗。 常书怡的音乐天赋比较好,用她找的碗在家练习。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她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们也是把她往音乐方向在培养。 “好听!真好听!” “书怡真棒!” “小书怡真厉害!” “我最喜欢听我们家书怡敲击的音乐!” “加油!你是最棒的!” 大家纷纷称赞着。 对于小孩来说,被人称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变得自信。 “书怡,你还会敲击其它的乐曲吗?” 孙春荣笑着问她。 “会啊!我会的可多了!” 她笑着回道。 “那好!你再敲一曲我们听听!” 常建忠也笑着道。 “好的!” 说完,她停留了几秒,然后用筷子又一次的敲击了起来: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嘿嘿参北斗! 生死之交一碗酒。 说走咱就走。 你有我有全都有。 嘿嘿全都有!” ……………… 一首《好汉歌》又被她敲了出来。 敲完大家又称赞了她。 接着,她又敲了《粉红色的回忆》、《军中绿花》。 对于学习来说,小孩子心思单纯,无论是在学校学知识,还是学技术,都比成年人学得更快。 特别是信息大爆发的当今时代,小孩子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他们从娘胎里就开始进行胎教。 是常顺出生那个年代以及之前年代的人所不能比的。 常书怡虽然只有10岁,但比他小时候10岁时懂的可多了太多。 想当年八十年代出生的乡下人,特别是山区的,10岁这个年龄,说的不好听一点,有的人还像憨子一样。 遇见生人,说不定会躲到门后面、大人的身后。 “爷爷、奶奶!太婆!除了用碗敲歌曲,我还会吹葫芦丝呢!” 又过了一会儿,常书怡把筷子放好,对着三位老年人说道。 “是吗?那你再吹几首歌曲我们听!” 常建忠高兴道。 母亲、奶奶也笑眯眯的看着她。 “嗯!” 葫芦丝她也带了回来。 很快就被她拿了出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不多久,一曲葫芦丝版《映山红》飘荡在了空气中。 之后,在家人的称赞中,常书怡又吹了《百花香》、《女儿情》。 这些,同样得到了家人的称赞。 看完她的表演,宋芫跟母亲去准备起了晚饭。 常顺陪着父亲闲聊起来。 他们聊了这些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回忆,从当年那次他买了面包车回家,路上相遇,父母、爷爷感到意外与震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盖家里的房子,母亲、常静跟着他一起去沪市,做起了售卖旧书、旧衣服的生意。 后来房子盖好了,父亲也跟着去了沪市,又去了渣土场捡铁。 再后来,三舅也跟着去了那边,姑姑(三舅妈)同样跟了过去。 那时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虽然有点累,但很快乐! 一些事情,现在想起来,历历在目。 期间还聊到了宋芫,第一次见面时的不愉快。 关于自己对待丈母娘的态度,常顺觉得自己并没有错,要是重来,他还会那样。 不是说自己人品不好,对于自己的人品,他从来没有怀疑过。 主要是对方那种看不起他的样子,让他接受不了。 试问一下,如果任何一个男人,当初处在那样的角度,被丈母娘说: “你脑子进水了!他们一看就是乡下人,家里条件肯定很差…………嫁到乡下去种地吗…………” 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除了宋芫,又聊到了陈玉婷,跟前世相比,她死亡的时间要更早一些,早了两年。 至于原因,这次他倒是听说过,据说是因为某事想不开跳楼自杀。 但真正原因,有人猜测说是被人从楼上扔下去的。 当然,猜测只是猜测。 这事跟他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也不会多事找关系帮其查证。 ……………… 常书怡是在京城出生的,因为她,父母二人在京城也生活过好几年。 直到18年左右,他们才回的老家。 而他们之所以回老家,一方面是因为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特别是爷爷,身体状态变得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父母的年龄也大了,他们不想再在外面生活,老家才是根。 这几年,他们自给自足,种点菜,养点家禽、家畜,过得也很舒服。 知到他们今天回家,父母准备的菜以及常顺他们带回来的菜很多。 晚饭很丰盛,常顺好好陪着父亲喝了两杯。 有了常书怡这个开心果,餐桌上的气氛也变得更加热闹。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情劫 致死迷恋 快穿之娇软美人别太爱 分手后,才发现她闺蜜更香 西游成仙后:我在天庭搞事业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邪凤逆天:轻狂召唤师 难忘的1960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我在古代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