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的婚礼之后,又恢复了日常平静的生活。 进入五月份,天气变得炎热起来。 5月9号的中午,他在拆迁区一处售卖瓜果的店铺门前正吃着西瓜,路过这边的陈老板看见了他。 “常老板,有降暑的西瓜吃,可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啊!” 对方把他的三轮车停了下来,笑着跟他打着招呼道。 大有一副见者有份的意思。 “给!我怕一个人吃不完,就买了半个,还剩下一块,你来的有点晚了!” 说着,常顺把剩下的半块瓜递到了他的面前。 陈老板也没客气,接到手里吃了起来。 “也不能说我来得晚,这边的西瓜这么多,我啥时候来都不会晚! 你说是不是,老板?” 他一边吃,一边又对水果店的老板说道。 “是啊!西瓜大量供应,你当老板的总不能太小气,再买一个不就行了!” 店铺老板看了看常顺,笑着说。 “你这边的西瓜大,买一个吃不完。 老板,你来半个就行了!” 陈老板摆了摆手。 “行,那就再来半个!” 常顺这样说,水果店的老板就又帮他们称了半个西瓜。 接着又切成了小块。 “常老板,我也不白吃你的,我车子上面放着的还有一些东西,一会儿都卖给你。” 吃完第一块瓜,拿起刚切开的另外一块瓜吃了一口,陈老板又对他说道。 “行!一会儿吃完了我们就看。” 他笑着回道。 “老板,现在天气热了,你这店铺卖西瓜、水果应该很赚钱吧?” 陈老板又跟店铺老板闲聊。 “赚不到多少钱?实不相瞒,这些水果,要是不急着卖出去,烂掉的很多。 就在昨天,我倒掉了不少的油桃。” 老板说完,叹了口气。 他这说的也算是事实。 前几天,常顺路过一处垃圾桶,发现桶倒在路边,里面装着的都是一些烂掉的水果。 一批瓜果,如果不及时卖掉,在夏天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是很容易坏的。 只能说做生意,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你们在拆迁区收东西,不怕坏掉,肯定比我开水果店赚钱!” 店铺老板接着又说了一句。 “我们风里雨里,比你辛苦多了,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就是一些辛苦费!血汗钱! 你是没做这一行,做了就知道了。 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收破烂的,又脏又累,很多人看不起的。” 陈老板似乎有些无奈,那表情,意思是让你做这一行,你可能都不会做。 “那你说说你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有没有3000块钱?” 水果店老板打听道。 或许在外人眼里,拆迁区收破烂一个月能有这些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只能说他们格局有限,没有往更大的方面想。 拆迁区回收废旧,以前他听别人说过,任何夫妻二人,两辆三轮车,除去所有开支,一年的纯收入怎么的都有15万以上。 当然,这也靠古玩行业的人帮他们做了很大的贡献。 如果没人玩古玩,他们的收入至少减去一半。 “3000块钱?哪有那么多,现在大多数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1000块钱。” 陈老板并不打算说实话。 “你们开水果店,一个月应该能挣3000块钱吧?” 他接着又问对方道。 “我就是以自己的收入来衡量你们的!” ……………… 又聊了一会儿,西瓜吃完了。 新开的半个西瓜,常顺吃了两块,剩下的都进了陈老板的肚子。 在水果店老板这边的水管洗了把脸,他俩就离开了。 两人找到一处大树,在旁边停了下来。 “常老板,我今天弄到了不少外国钱币,你看看能出多少钱?” 站在树荫底下,陈老板拿出一摞纸币递给了他。 他把它们接到手里看了起来。 只见最上面的一张纸币,面值是500,正面画着一个人像,人跟中国人是一样的,留着山羊胡。 背面是很多的轮船图案。 纸币的面上写着英文字母组合成的文字,他看不懂。 不过能看见日期,1988。 常顺往里面又看了一眼,发现还有面值200的。 这种正面图案依然是人像,跟500的一样。 背面却是一个大的拖拉机图案。 钱币的日期是1987。 这些纸币有不少,他数了下,面值500的有40张。 面值200的有50张。 “外国钱币,我分不出真假。 另外这种纸币,面值这么大,肯定不值钱。” 想到民国时期的纸币,就是因为面值大,所以很不值钱,他就对陈老板说道。 另外钱币的真假,不像RMB那样熟悉,他也不能随便购买。 这种不清楚情况的钱币,还是弄清楚比较好。 前世逛古玩地摊,在那些售卖纪念币或者一些外国钱币的摊位前,他可是听一些玩家说过,因为好奇外国纸币,买了一些而买上当了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值也没多大,只有500元跟200元。” “那你说说这些纸币,你打算咋卖?” 对方这样说,他随口问道。 “就按照上面的面值!” 这说法,跟那次购买马师傅民国时期的纸币有些类似。 当时对方也是那样说的,说纸币按照面值。 当时可是有最大面值10万元的金圆券的。 要是真那样买,他可买不起。 当然,买得起也不可能买。 那次,他倒是选了几张,把一元面值的廖仲恺图像纸币买了下来。 那里面的纸币,也就那张价值最大。 后来马师傅了解了那些民国钱币的价值,最终还是把其它的纸币都卖给了他。 “按照上面的面值我肯定买不了,要不我一会儿陪你去一趟银行,让那边的工作人员帮你看看这些纸币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它们的价值又是多大!” 常顺想了想,然后说道。 这些纸币的年份很近,一看就不是有收藏价值的钱币。 搞收藏,啥东西价值大,在脑子里面随便转转就能知道一二。 这类不到20年的物件,哪怕再有收藏价值,肯定也不会有太大的价值。 “也行!那我们再看看其它的东西,等看完,一起去银行。” 说着,常顺把钱币都还给了他。 收好纸币,陈老板又从他的三轮车里拿出别的物件让他看。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