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了大概30米的距离,土面上出现了跟多的青石石块、鹅卵石。 一些青石石块,还被打磨成了长条形。 这情况,一看就是用来铺路垫台阶的。 他看了一眼附近的情况,这里要比其它地方稍高一些,也平坦很多。 以他的经验阅历,在多少年以前,这边很可能是码头。 或许是历史变迁,码头之前受到了损坏、已经荒废了很多年。 不过现在修建河堤、美化环境,以后游客多了,会再次变得繁华。 刚才探测扫荡,走过来的30米左右的距离,机器依然感应到了信号。 不过不强烈、不密集、范围也不大,都暂时被他忽略掉了。 就连在探测寻找到3个“乌龟”之前,那些断断续续的小信号,他也没有理会。 常顺还是像以前一样,过来的目的,主要是寻找大货或者窖藏。 他的打算,先整体的把这一条长约两里路、连在一起的渣土堆探测扫荡一遍。 如果发现了大货或者窖藏,那自然是把它们挖出来。 如果没有,那就回转头来,再挨着挖那些小件。 当机器的探盘贴着石头地面扫荡时,忽然间,一个玉制品的一部分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没有犹豫,他直接下镐子把它挖了出来。 被挖出来的物件,是一个长方形的玉佩。 这个玉佩,和田玉的材质,高度约6公分,宽度约5公分。 镂空雕刻,表面有“谷纹”、“云纹”图案。 另外还刻有“斋戒”二字。 有“斋戒”,说明它是一个斋戒牌。 关于斋戒牌,他曾经听一些喜欢玩玉、收藏古玉的人谈论过。 他们说“斋戒牌”,是皇帝与官员在祭祀时挂在身上的一种玉牌,用来表示一些特殊的含义。 可惜的是,这个斋戒牌残缺了,它的上边部分,有一元钱硬币大小的一处豁口。 玉佩有了残缺,就像瓷器有了豁口,价值低了太多。 把它收起来放好,常顺拿起金属探测器继续从刚才的位置探测着。 这区域虽然是青石、鹅卵石,但对于探测器感应金属影响不大。 又往前扫荡了几米远,机器终于有了比较强烈、范围也稍大的信号。 用探测器来回摆动了几次,确定了位置,他用小洋镐操作,挖了起来。 石头区,不像之前的泥土区。 干过工程的人,或者开荒种过地的人都明白,挖土跟挖石头混合土的难度不一样,后者更加费力。 用小洋镐挖,时不时的都会被下面的石块或者鹅卵石阻挡。 还好物件埋得不算太深,他只用了大概两三分钟就把它挖了出来。 是一枚大花钱——“天官赐福、指日高升”。 这样的花钱,当初老家盖房子时,他从哑巴薛宗凯手里买过一枚。 此时手里的这枚钱,品相没有之前传世的那枚好。 不过它的品相也不差,表面的锈迹不是太多。 常顺又从背包里面拿了一张报纸把它包好,然后放进了背包。 往田斌那边看了一眼,两人现在的距离,已经超过百米。 他跟对方是背对背、分别向着两处方向探测寻宝的。 之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商量好了,是否出货,各凭运气。 另外探测到的物品,各自保密。 探宝,本来就是那样,每个人有自己的秘密,不要打听、不要询问。 对于那些资深寻宝人,哪怕你打听了,人家也不会说。 当然,为了大家都好,人家不说也没错。 拿起机器,他继续扫荡着。 “小伙子,你这是在扫雷吗?”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一名年龄看上去40岁左右的男人走到了他的跟前,有些好奇的问他道。 普通人,在信息不够发达的年代,是很难接触到金属探测器这类物品的。 他们所看见的,也只是在影视剧中所见的那种扫雷器。 “你觉得这样的石头土层里面会有地雷吗?” 常顺笑着反问了对方一句。 “应该没有吧!不过你手里拿着的机器,我看着很像电影里面鬼子扫雷的那种物件。” 40岁左右的男人又说道。 “确实很像,功能肯定也有那个功能。” 他随口又说了一句。 “不是扫雷,那你拿着它来这边干嘛?” 对方有些疑惑。 40岁左右的男人话刚说完,常顺的机器在摆动时有了信号。 信号不强烈,范围也不大。 “我看这边施工,从河里挖了不少的淤泥上来,就想着里面可能有铜钱。 这个机器能够感应金属材料的物品,我就拿过来碰碰运气。” 常顺跟他简单解释了下。 “这“嘟嘟嘟嘟”的响,是有东西吗?” 听到探测器发出来的报警声,对方似乎比之前更感兴趣。 “应该有!” 确定了范围,他拿起工具开始挖了起来。 石头层,加上这次东西埋藏的比较深,又是小物件。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常顺差不多花了五六分钟,才把它找出来。 是一枚铜钱。 他用手搓了下钱币面上的少量泥土,看了看,是“万历通宝”,普通钱币。 “还真能找到铜钱啊!这钱值钱吗?” 发现这个事实,40岁左右的男人再次说道。 他出去到户外一些地方探测寻宝,在这之前已经被很多人问过这样的话,或者说是类似的话。 “不值钱!你要是想要,两块钱拿去!” 目前这类普通钱币,售卖的话,也就一块钱、两块钱。 如果是收购,通常按照五角钱到一块钱的价格。 “我不要!我要它干嘛?拿出去又买不了东西!” 常顺这样说,对方赶紧摇了摇头。 这枚钱币,他并没有放进背包,而是直接丢进了衣服的口袋里。 40岁左右的男人一时间居然不离开,他就没有继续往前面探测,而是往回扫荡着。 那些先前不打算挖的、信号较小的物品,这下探测之后,他就把机器感应到的物件都挖了出来。 直到看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对方才离去。 这期间,常顺挖出来了两枚铜钱、一枚铜元,一颗子弹头以及一枚小印章。 两枚铜钱,一枚乾隆通宝,一枚元佑通宝。 它们依然是普通钱币,价值不大。 铜元是十文“大清铜币”。 子弹头看着不小,为步枪子弹。 小印章是一枚方形章,边长约3公分。 它的做工简单,顶部只有一个高度约一公分的扭。 年份看上去清朝时期,是一枚私章,底面雕刻的为一个人名。 发现的这几样小物件,属印章价值最大。 不过价值都是相对的,它也不怎么值钱。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