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腊月十七的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到了晚上,雨逐渐变大。 “哥,天气预报说的未来三天都有雨,还可能下雪,要是有雨雪的话,肯定摆不了摊卖书了。” 晚饭的时候,常静说道。 沪市的天气,元月份通常是最冷的,不过冷虽冷,但很少下雪,就算下,也是飘那么一点,不会下得很大。 “你是不是想回老家过年了?” 看了她一眼,常顺笑着道。 “是啊!城市上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工地差不多都停了,现在到城里来的人,很多都是办年货的。” 常静说的情况,他当然也清楚。 “阿顺,阿静说的对,下雨肯定是做不了生意的,你这边还有没有啥事情要忙的,要是没有,我们晚上收拾下,明天就回老家。” 母亲想了想,也对他说道。 “没啥要忙的,该忙的已经忙完了,那就明天回吧!” 既然天意如此,他就顺应自然。 决定了明天回,吃过晚饭,父母、常静都开始整理起了要带回家的行李。 期间常建忠说要带经书回家,还专门寻找起来。 最近几天,晚上的时候,他们没事也会逛一会儿超市,置办些年货。 大城市的物价,因为供需量大,很多商品反而比小县城、城镇更便宜。 提前置办些年货,回去时间虽然晚了点,但也不用赶忙。 要回老家,常顺跟爷爷奶奶打了电话,把明天就回家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听他说要回去,两位老人都很高兴,嘱咐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回到住的地方,宋芫也帮他整理起了要带回老家换洗的衣服。 “老公!怎么这么香啊!” 刚把东西收拾好,她就闻到了一股清甜、舒心的香味儿。 “你这是在烧沉香吗?” 当看见桌上一个专用的恒温烘烤沉香的器具时,她好奇道。 “嗯!确实在“烧”沉香,明天不是要离开了吗,我想浪漫点。等会儿“办事”更有感觉!” 说完,常顺转头看了她一眼。 说到“办事”,宋芫脸红了。 “我这里另外准备了三份,这些是打算过年当做礼品送人的。 每份大概50克,也就是一两。 到时候你爸妈那边一份、我爷爷奶奶一份、外公外婆一份。” 他接着又说道。 送长辈这样的礼物,他们肯定会喜欢,燃香配套的烤炉也有,这是他买沉香时顺带着购买的。 目前沉香的行情,一两也需要几百块钱,并不便宜。 不过跟后世克价几千相比,还是便宜了太多。 当然,这里说的是真正的野生沉香,不是合成假香。 “一两吗,那不是很快就用完了?” 宋芫问他道。 “不是天天用,送给他们了,让他们一个星期用一次、两次,每次少放点在香炉里,用时也只用一两个小时左右,还是能用很长时间的。” 闻沉香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 哪怕一个月只用两三次,也会对人的身体有改善。 “这样啊!你没给你爸妈准备吗?” “我们现在跟他们不是在一起吗,以后我会拿一些在吃饭的时候点上的,当我们结婚了,单独生活,那时去见他们,再单独送礼。” 如此说,她明白了。 一室一厅的房子小,很快房间里也都充满了芳香的气息。 因为明天要回家,要开车,所以晚上两人聊了会儿就去洗漱了。 有了之前的话语、沉香散发出来的香气,年轻的身体、体力,晚上的“车”,他开得特别好,时间也够持久。 不论是“二挡”、“三挡”、“五档”,把握的都有度,让对方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当然,做为“开车”的人,他自己也是心满意足,意得志满。 第二天,他要回家,两人七点左右就起床了。 冬天的七点,还是很早的。 出门时,天空阴沉沉的,下着小雨。 跟宋芫一起吃完早饭,把她送到上班的单位门口,再次说好腊月二十七过来接她,他就开车离开了。 期间她很不舍,抱了他好一会儿。 女人,身心给了对方,就会对其产生依赖。 常顺没有先去父母那边,之前在拆迁区寻找到的有一些木炭,想到过年天气冷,老家没装空调,他就去了秦老板的出租房,然后把它们都带上了。 期间遇到了房东,两人聊了几句,对方问了他啥时候回家过年的事。 常顺把今天就回去的事情告诉了他。 这边没有特别贵重的物品,他也不怕丢失。 到了父母、常静那边,他发现提着大包小包跟父母站在一起的还有两人。 这两人,是中年人,一对夫妻,男的姓吴、女的姓许,四十五六岁,他也算熟悉,住在附近,是做早餐生意的,卖小笼包,老家在SX市。 常顺经常在他们的店里吃早饭。 他俩出现在这里,还提着包,很明显是要跟着一起坐车。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打过招呼,把东西都放到车里,一行人就坐上车出发了。 期间闲聊,母亲说早上吃饭回来,遇到了他们夫妻二人刚好提着东西走来,打招呼谈话中,知道了他们要坐长途车回SX市。 刚好自己也要回家,路过SX市,车也坐得下,她就喊上他们跟着一起了。 走了没多久,雨下得大了起来。 过年,车比较多,常顺也没有把车开得太快。 路上,这两口子夸了好几次,说他有本事,这么年轻就买了车。 至于买了别墅的事情,父母并没有说出来,这也是常顺交代过了的,让他们过年回家了,暂时也不要到处说。 能低调,还是低调一点好。 当从父母口中听说他找到了好看的女朋友,还是沪市本地人,又说他运气好。 有了二人的加入,回家的旅途更加热闹。 闲聊时,他听吴叔跟许婶说,他们家里也是两个孩子,都是儿子。 两人还在上学。 他们结婚稍晚,大儿子今年19岁,在杭市某所大学读书。 小儿子16岁,在老家上高中。 孩子常年都是爷奶照顾的,他们外出打工也是很多年了。 到了SX市后,已经差不多1点,他们就找了家餐馆吃了午饭。 付款时,吴叔抢着付了,因为到了这边,他没收他们的路费。 而他们夫妻二人说不付路费,一定要请他们吃顿饭。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