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躺下不久,他就睡着了。 早上打开房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前天晚上加上昨天上午下了雨,气温降了不少。 看了一下天气,空中的云已经散开,应该是没有雨了。 有好几天没去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扫荡,吃过早饭,常顺骑上三轮车就去了那边。 之前寻找的大多都是历史建筑老房子,目前搬走了的没有被他找完的已经不多。 上午的时间,他把它们都光顾了一遍。 (一共只有四家,其它的还没搬。) 四家老房子,有一家是两层楼,其他三家,都是一层楼的棚户房。 不过虽然只有一层,但他们的房子,都有顶棚隔层,那上面存放着不少的东西。 在这几户人家的老房子里,常顺找出来的价值稍大的东西有: 一个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药箱子、一个搪瓷盘、五块老香皂、一个糕点模具、一个小木盆、一个马口窑的坛子,以及一顶老帽子。 赤脚医生药箱是那种全皮长方形,正中是醒目的圆形白底红十字标志的药箱子。 这个是他在顶棚上面发现的,当时被打开了,(拆迁房子的人肯定看到过,不过他们没有要。) 箱子旁边放着的还有几个玻璃针管注射器,一个装注射器的硬纸盒。 注射器跟硬纸盒年份看上去要晚一些,纸盒上写着的有确切的年份,量制(86)苏字。 香皂都是“沪”市牌子的,带塑料包装盒,写着“美加净香皂”,年份应该是70年代。 糕点模具棒槌的样式,一次可以制作出3块糕点,每个印模里面的图案不一样,两边是两种不同的花卉,中间是“囍”字。 小木盆应该是一个面盆,顶口直径约一尺,底口直径约20公分,高度约25公分。 看上去很结实也很厚实,应该是红木的。 不过不是黄花梨跟紫檀。 木盆外部刻有一个大的“福”字图案,看其包浆,年份很早,应该能到民国时期。 马口窑的坛子面上画有人物图案,还写有“支持农村土地XX,城乡互助,物资交流”的文字。 很有特点的一个坛子,年份虽然不算太久,但题材很好。 老帽子是一个军帽,上面还有一个帽徽,帽徽是五角星形,里面写有“公安”二字。 这种类似军帽的公安帽子,他感觉很特别,还是第一次看见。 对于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帽徽,校徽,肩章,领章,纪念章等徽章,他当然也简单的了解过。 知道一些年份久,稀少的版别都很值钱。 那些旧衣服、扣子、老旧大帆布手提包、背包、玻璃花瓶、烟灰缸、绳子、鞋拔子、拐棍、书桌上的一些笔筒摆件等日常生活用品。 看见后,他顺手也都捡了起来,母亲跟妹妹摆摊,顺便出售的话,说不定就会有人购买。 看见的木箱子,他也把它们都搬了回去,这些以后装东西用得上。 另外有户人家老柜子的柜门上钉着的还有铜钱,其中两家人的房子大梁上有房梁钱。 常顺把它们也都取了下来。 柜门上的铜钱是两枚“康熙通宝”,它们的背面都有个“福”字。 那些房梁钱一共有35枚,其中大多数都是顺治通宝,还有几枚康熙通宝、雍正通宝。 镇宅大钱也有两枚,是“咸丰重宝当五十”。 自从发现房梁钱,他现在就有一种看见别人家历史建筑老房子,都想进去撬钱的想法。 上午的寻找,其它的东西不说,就是这些古钱币,已经够他换一些钱了。 期间在他转移物品时,搞回收的陈老板打了他的电话,让他去他们那边买东西。 当时柴老板,赵老板也都在旁边。 他跟他们约定的时间是傍晚。 上午的时间,在寻找完四户人家的物品,把房梁钱、柜门上的铜钱弄下来后,时间就过去了。 正当他推着三轮车往出租房走去的时候,发现一家住户正在搬家。 而他摆放在家门口的那些准备搬走的旧货中,有一个石头材质的香炉看上去很高档。 香炉底座长方形,上面倒梯形,两边有耳。 长度约半米,宽度约一尺,高约40公分。 面上刻有祥云瑞兽图案,还写有年份:“乾隆丙戌年”。 “老板,你这个香炉卖不卖?” 房主是一个45岁左右的中年人,在打听到这个情况后,常顺给他发了根烟,问他道。 “不卖!这个是老辈留下来的,我想留作纪念。” 人家不卖他也没办法。 “那你家里还有其它古玩之类的物品吗?我是收古玩的,要是有,可以卖给我。” 常顺又问道。 “收古玩的吗?这么年轻?!” 中年男人看了看他,明显有点不信。 “给!这是我的名片。” 见他不信,常顺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他,又把手机拿了出来。 这下对方倒是取消了疑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银元、瓷器、玉石、字画之类的我没有,不过铜钱、铜元包括一些小杂件,旧衣服、旧包我家里有点。” 看了他名片上写的内容,中年男人说道。 “行!那我看看你有的东西,不过旧衣服我也不是所有的都收,只收穿在外面的,旧包也要那种能装大量物品的。” 这样说了,那个男人让他的家人在外面看着东西,就转身回去找东西了。 过了大概10分钟,他就把他想处理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铜钱、铜元有60枚左右,还有5枚像章,一个小铜铃铛,几枚硬币分分钱,一枚徽章。 铜钱除了一枚“大中通宝背十”的大钱应该值钱点,其它的都很普通。 铜元有一枚“大清铜币”五文,像这样的小铜元倒是很少见。 5枚像章,里面有一枚瓷章,其它四枚都是铝质章。 瓷章价值应该要大一些。 铜铃铛是民国时期的虎头铃铛。 硬币分分钱价值不大。 徽章看上去是民国时期的,面上写着:“沪”市第一织绸厂,是一枚工厂章。 这样的章子价值可能比较大。 旧衣服,大概有30多件,老帆布包两个。 看完后,他们商量了价格,常顺直接说的一口价。 那些铜钱、铜元、像章、铃铛、徽章,一起200元。(分分钱没要。) 旧衣服、旧包一起20元。 最后一共付了中年男人220块钱。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