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这就走。" 司机爽快地接过钱离开,这次出差没有白跑。 赶紧买些京城特产,很多人托他带东西,这一趟收入不少。 轰隆隆~ 驾驶员走出大门,迅速坐上了车。 大解放从加工部驶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厂长办公室内。 “国生啊,过几天,会来五十名新工人。到时候你重新分组,让有经验的老手带一带他们。先让他们处理简单的订单,咱们慢慢来,不用急。” “这个月的日纯利润已经达到了一千七,下个月争取突破两千。” 许大茂仔细算过,用纯利润的一半买车有些奢侈。 砍掉一部分,按照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购车,一辆车四五万就够了。 稍微知名的品牌得六七万,至于吉普车,根本买不到。即便如此,七万的预算他们两个月就能挣出来,只要能搞到票,买车的资金不成问题。 票还是要想办法搞到的。 “头儿,您放心,我一定教好他们。” 李国生深知许大茂的能力,因此从不过问订单的事情。 有订单就行,问那么多干什么?知道太多反而不好。 李国生很聪明,这一点他明白得很,从不越权行事。这也是许大茂欣赏他的原因,来到京城后,这家伙从未惹过麻烦。 “你先回去吧,我明天把订单给你。” 订单都存放在空间里,许大茂并不急于交给李国生。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晚一天也没关系,让工人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一旦开始接单,他们就再也没有空闲时间了。 靠晚上那点休息时间,根本不够恢复体力。 许大茂打算排班调整,抽出时间让工人回家休整。 一天太多的话,那就先休息半天。他们是技术工种,利润高怕什么。 第183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加工部每天都有进账。 其他街道的人看在眼里,眼红不已,却毫无办法。 这么高的利润,哪怕只是一家服装厂,也能想尽办法将其收归国有。 变成国营企业后,提升一个等级,里面的待遇就非常诱人了。 但这家加工部规模小,什么都没有,完全依赖许大茂的人脉揽活。 说实话,他们工厂的工人水平一般,比不上国营的老工人。厂里的设备并不算高级,顶多买了一台彩电算是有点价值。所以无论怎么看,加工部就像一只刺猬,让人难以下手。 表面上看似繁荣,一旦订单停止,厂里几百号人吃饭,很快就会陷入困境。意识到这一点后,没人再对加工部打主意。 工厂真正的价值在于机器和工人。比如国棉厂引进的好机器,或者像轧钢厂那样的高水平老工人,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而加工部什么都没有,只是靠接订单赚钱,这种工厂随便谁都能开,那些下级厂不就是这样吗? 国营厂注重面子,赚钱不是首要目标,为上级服务才是重点。加工部却不同,专为盈利,什么样的订单都接,不挑三拣四。 两个月下来,纯利润就达到了十几万,令人眼红,但没人愿意接手。这钱装不到自己口袋里,作为一个街道下的小厂,就算当厂长,级别也不过是个副处。在京城这样的职位太多了,根本不被重视。 其他街道的一些知青天天去找领导,说人家的工厂做得好,希望能给安排工作。领导不愿意放人,但又没钱建新厂,于是提出让知青自己筹资,有了资金就可以建厂。如果没有钱,那就从小作坊开始,慢慢发展。 许大茂对此并不在意,他们也可以降低标准,只要能维持收支平衡,不倒闭就行。 加工部。 “厂长,我听说最近有些街道正在组织知青,打算筹钱开办小作坊,好像跟我们一样,也打算做加工业务。”刘全有在外头探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跑来向许大茂汇报。 工厂现在越来越兴旺,他的奖金也越来越高,怎会坐视别人来抢生意呢? "我们得先发制人,从厂里挑选十个口才好的人,派出去宣传咱们工厂,争取老百姓的订单。只要能接到单子,价格低点没关系,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单子也容易完成。" "拉来的订单多,同样给予奖金,表现优秀的可以调入业务科专门负责业务拓展。"许大茂略作思考后提出了这个主意,毕竟国营企业讲究面子,他们不需要。 让业务员积极一些,好好拉订单。老百姓之前没见过这种方式,他们不知道还能这样推销。 "高明啊,厂长!"刘全有表示赞同,他自己绝不会去外面跑业务。在外奔波挺丢人的,还得随身携带介绍信,甚至可能有大妈跟着。这种工作需要厚脸皮,不然真的做不来。 "抓紧时间落实,我马上要去见红旗厂的客户,跟他们谈谈水暖加工的事。只要拿到这个单子,我们这个月的利润就有希望突破。" 许大茂打算抢占市场,如果不让招人,那就全力抢生意。要是能把加工部变成国营企业就好了,那样国家就得养着这些工人。到时候许大茂拍拍屁股走人,那些搞小动作的就会傻眼。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多工人,生老病死、结婚生子,全得负责。没对象的要帮忙找对象,结婚了还要分房子。全是麻烦事。 所以许大茂一点都不担心加工部变成国营。 "明白了,厂长,我这就去安排。"刘全有立刻行动,在厂里挑了十个有对象的。 毕竟脸皮不够厚的话,很难找到对象,能找到对象的要么脸皮厚,要么能说会道。 门外。 "我都跟你们说了,记住了吗?路上遇到老百姓,主动上前打招呼,不论贫富,都要把我们的广告说一遍,这是厂长的要求,广而告之就是广告……" 刘全有耐心地向业务员解释,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就加大投入,再抽五个人出来跑业务。 传单不能随便印刷,许大茂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让业务员拉客户没问题,但乱发传单可能会惹麻烦。 “刘科长,遇到居委会的人怎么办?她们会赶我们走吗?” 业务员们并不担心街道办事处,街道通常不会过问这类事情,倒是居委会的老太太们喜欢多管闲事。 即便她们纠缠不清,业务员也不敢对这些老太太怎么样。 “如果她们赶人,你们就离开,动动脑筋,城区这么多街道和院子,一家家跑总能找到客户。只要接到订单,厂长说过,同样会有奖金。” 刘全有传达了许大茂的指示,钱厂里可以少赚一些,但市场一定要占据。 加工部不生产服装或食品这类容易被国营化的商品,而是专注于加工行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不算太高,像鸡肋一样,正好卡在中间。 这个市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至少这片城区不允许别人插手。 未来还要扩展到其他城区争取更多订单。 京城有好几个区,仅普通百姓的订单就足以让他们获利丰厚。 加上轧钢厂和国棉厂的订单,想要不赚钱都难。 “好的,刘科长,我们明白。” 业务员们充满干劲,一提到奖金,大家的信心就倍增。 豁出去了,反正那些单位本来就不看得起他们。 我们就是要拼命赚钱,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一个月的奖金就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足够让他们震惊。 “去吧,注意影响,遇到老人要耐心解释,如果对方不愿听,礼貌道歉后离开,别耽误时间,继续寻找下一个客户。” 刘全有反复叮嘱,这些新人不知道这次行动会有什么结果。 过去拉订单都是工厂之间互相合作,业务员无需亲自面对普通民众。 “放心吧,刘科长,我们知道怎么做!” 他们精神抖擞地离开工厂,十名业务员迈着坚定的步伐。 我们不怕丢面子,如果一直贫穷下去,那才是真正的丢人。 十名业务员进入城区,如同鱼儿入海,很快各自分散消失在人群中。 城区某街道上,人们在闲聊中相遇,互致问候。最近街头巷尾热议着前街新开的大碗茶馆,吸引了许多人前往。 这时,一位年轻人悄然走近,低声询问:“您好,我是街道加工部的工作人员,您家里如果有零件或电器需要维修,我们可以提供服务。”他试图通过推销业务来获取订单。 路人感到惊讶,因为传闻这家加工部资金充裕,为何如今要主动揽活?还有人提到,这些员工大多是本地知青,怎么形势会如此艰难? 面对质疑,业务员耐心解释道:“我们确实需要订单维持运营。只要价格合理,无论大小订单我们都承接。毕竟,厂里的工资发放也需要保障。” 周围的人开始讨论起来,普遍认为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 ** 小厂难以维系。有人感叹应该鼓励子女进入国营企业工作,也有人对私人作坊的前景表示担忧。 最终,众人对街道加工部的现状达成共识,认为它或许遇到了经营困难。 年轻人,毕竟经验不足,进厂的话一定要选择国营厂,小集体厂可不行。 讨论了一阵后,大家始终没有忘记业务员。 这孩子难得出来一趟,咱们得帮帮他啊。喜欢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