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许大茂看看时间差不多,跟棒梗打个招呼,坐上公交车出发。 十里地,天天骑自行车太累,还是坐公交方便。 清水大学。 下了公交车,步行一段路后,许大茂终于来到校门口。 照例,他再次拿出介绍信给门卫查看。 现在管理严格得很,该有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 门卫仔细看过介绍信后,板着的脸才缓和下来。 “原来是许同志,请进吧。” 没办法,许大茂不住校,门卫不得不谨慎对待。 这里是清水大学,可不是随便就能放人进去的地方。 “谢谢您了。” 许大茂点头道谢,收起介绍信步入校园。 心里有些无奈,走读生确实不如住校生方便,连进门都要反复核对介绍信。 “许同志,您别介意,我们还得查个五六遍,以后就不会再麻烦您了。” 门卫生怕许大茂误解,特意大声解释。 这是规定,至少得核查五六次,才能算是熟人。 许大茂沉默以对。 第148章 大学课堂里,许大茂提前二十分钟就到了教室。 见学生们还没到齐,他便找个角落坐下。 几分钟后,学生们陆续进来,注意到许大茂时,不免多看了几眼。 大家像往常一样说笑,各自找到座位,安心入座。 学校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的,他们并无担忧。 十分钟后,陈教授走进教室,环顾四周,很快发现了许大茂。 目光在他身上稍作停留后,迅速转向其他学生,开始授课: “今天我们讲的是,唐高祖称臣于**的事……” …… 陈教授专注于讲课,没有再关注许大茂,只当他是一名普通学生。 高考制度尚未恢复时,许多学生都是推荐入学,没有太多选择。 在陈教授讲课期间,许大茂虽然努力听讲,但因大量使用文言文,理解起来颇为吃力。 一节课结束,许大茂收获甚微,而大学生们受益良多,陈教授也意犹未尽。 待教授离开,学生们才将注意力转向许大茂。 仔细打量一番,发现他的穿着不俗,是特丽宁牌,花了十五块钱,在王府井买的。 大学生们的穿着以黑、灰、蓝、绿、白为主,女生偶尔会选些带花纹的稍微精致点的衣服。这样的搭配并没引起太多羡慕,毕竟衣服能穿就好。 但鞋子却不同,大家都热衷于比较。要是有人买了一双回力鞋,那在校园里绝对算得上热门话题。“瞧瞧他的鞋,看着不像普通学生,该是牛皮鞋吧?”“我特意去店里看过,这鞋要十七八块呢!”“十八块啊,我要攒一年才够。” 大学生大多不用为学费发愁,还有国家补贴吃饭,节俭一点甚至能存钱买鞋。为了买双回力鞋,有的学生甚至节衣缩食大半年。而那昂贵的牛皮鞋,根本不敢多想。十几块钱的皮鞋已经不便宜,牛皮鞋更是高达十八块,攒这笔钱简直像饿肚子熬出来的。除了学习,学校还有各种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即便不参赛也要帮忙,不吃饱哪有力气? “哥们儿,你的鞋是不是在王府井买的?”女生散去后,不少男生也来到图书馆。一些对牛皮鞋好奇的男生留下,想仔细看看这双鞋。有个自来熟的学生直接上前询问。 “同学,你眼光不错,这是我最近才买的。”许大茂神色平静,大学生不过是普通人,只要避开专业话题,总能找到话聊。改革开放虽还需时日,但现在先与他们交朋友更重要,有些事急不得。 “能让我看看吗?” “我也想看看!” 许大茂周围很快围了一圈人,所有人都盯着他脚上的鞋。校园里新鲜事不多,所以并不觉得大学生不爱八卦,真是天真。 “大家听我说,这鞋是我花了十八块,在王府井买的。”许大茂平淡地说出这句话,学生们听得入神,仿佛在听故事。“要是这鞋是我买的就好了。”尽管学校里穿回力鞋更实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皮鞋。擦得光亮的皮鞋,走路时都带着风呢。 “许哥,你接着讲。” 大家依旧围着他,许大茂无话可说。买鞋的经历,还能讲出什么新花样? 大学生非要让他讲,他也没办法。学生们热情高涨,期待的眼神逼得他不得不编个故事: “这双鞋其实是我的妻子给我买的。刚结婚时,我很想有一双皮鞋,但我们家当时穷得叮当响,根本买不起。” “没想到她一直记着这件事,省吃俭用整整七年,终于攒够了钱给我买了双牛皮鞋。” “‘我们是一家人’,她这样对我说。看到她手指上的伤痕,那是做针线活留下的,我忍不住泪湿眼眶。” …… 许大茂急中生智,现场编了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听完后,大学生们深受触动。 “这才是真爱啊!” “太伟大了,我就知道有故事!” “比电影还精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少女大学生也跑来打听这个故事。 甚至有人提议把故事改编成话剧,取名《一双牛皮鞋》。 “咳咳,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 许大茂觉得不能再待下去,随便一说他们都信了,这可不是他的错。 “许哥,你手上的手表是哪来的?” 眼尖的学生注意到许大茂戴的全钢手表,虽然旧了点,但至少值一百多块。 “许哥,跟我们说说嘛。” “对啊,快讲讲。” 面对学生的追问,许大茂犯了难。 难道要说这是用一个月工资买的? 不行,这些学生满心希望,他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小时候我家很穷。” “工作后,我一直想买块全钢手表,但因为要养家糊口,一直买不起。” 两年前,父亲将一块全新全钢手表递到我手中,说早已记得我的愿望。我知道那是他用所有退休金换来的,看着他满是白发的头,我不禁湿了眼眶。 许大茂接着讲起故事,这类老套的情节在当时却很受欢迎。“太伟大了!这就是父爱!”众人深受触动,提议将其改编为话剧,都称这个故事为《一块手表》。许大茂嗓子已有些沙哑,但没人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热情的女大学生买来汽水递给他,他自然欣然接受,毕竟这样漂亮的姑娘既善良又主动示好。虽然一毛五分钱的汽水对学生们来说价格不菲,但大家都明白她的心意。 周围男生投来羡慕的目光,却不是因为许大茂被女生围绕,而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好妻子、好父亲,还拥有两个感人的故事。 大学生们不得不匆匆告别,他们的时间安排紧凑,除了上课、吃饭、去图书馆,就是运动和社交活动,但学习始终是重点。在校内竞争激烈,尤其是清水这样的学校女生较少,每个人都倍加努力。 在校门口,许大茂与门卫简单寒暄后便踏上归途,手里提着女大学生赠送的十多瓶汽水。 车很快到了站,许大茂下车后走进了胡同。四合院里,大家都恢复了日常的生活节奏,昨天的事已经完全平息了。连刘海中都原谅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其他人自然更没有理由多嘴。 前院里,许大茂刚进门,就看见阎解成和于莉夫妻俩。“许哥好!”阎解成热情地招呼着,旁边的于莉也笑着回应。站在一旁的阎埠贵似乎被忽略了,两人径直走向许大茂。 “许哥,有件事要跟您说。我和于莉分到了一套新房子,所以就不打算继续住您这儿了,明天就搬走,把您的房子空出来。” 阎解成终于分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夫妻商量过后决定搬回自己家。虽然新房子面积不大,但打扫起来方便得多。而且,借用别人的东西总不如拥有自己的东西来得踏实。 “无妨,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想搬随时都可以,我不急。” 许大茂其实并不想他们这么快搬走,他盘算着,要是请个保姆来打扫,一个月就得花八块钱呢。现在有这对夫妻做免费的帮手,何乐而不为?再加上刘光天和刘光福的两套房子,他现在一共管着三套。算上自己的两套,总共五套房需要打理。每次彻底打扫一遍至少得 两三块钱,否则谁能愿意接手这份差事?而且每个月请保姆的费用更是可观,想想都觉得麻烦。 “许哥,我们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决定了,明天一定把房子腾给您。” 阎解成一心想着搬出去,和老婆一起过清闲日子。他和刘光天兄弟不同,那两位当过小队长,但基本不干活,也没有工龄。没有工龄就意味着分不到房子,刘光天和刘光福要想分到房子,还得再等五六年。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因为他们的媳妇有工龄,而自己的媳妇工龄更长。这也是因为他们当队长时偷懒的结果。 “行吧,既然你们已经拿定主意,那就搬吧。” 许大茂见劝不住,也就随他们去了。如今人都学会精明了,不像十年前那样好糊弄。 每个月多花点钱请人打扫就好,好在阎解放他们还没提出搬家。 “那我们就回去收拾东西,走吧走吧。” 阎解成带着于莉,兴冲冲地离开了,根本没打算跟阎埠贵告别。 先处理正事要紧,早搬早安心。虽然那个四合院很大,但住起来挺麻烦的。 有钱人能雇保姆,但他们夫妻俩自己打扫,九年来体会很深。 “三大爷,恭喜恭喜,您家老大真是有出息了,都有自己的房子了。” 阎解成他们走后,许大茂过去调侃阎埠贵。 这俩临时建筑,建了也是白建,孩子们一个都没回来。 “不就是分了套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阎埠贵心里不痛快,大儿子翅膀硬了,以后回不回家都难说。 幸好他早有准备,存着钱呢,不然谁能来看他? 这么一想,阎埠贵心里踏实了,不再急躁。 他跟刘海中不同,他是靠脑子办事的人。 “大茂,等着瞧吧,会有他们求我的时候。” 阎埠贵说完,便进屋算账去了。 还得想办法继续存钱,看看这个月能不能省下点。喜欢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