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此地具体情况不明,李达康对沙瑞金说: “沙书记,这个项目的招商由周桂春书记负责。” “请他为您介绍吧。” 周桂春笑着走向沙瑞金。 随后汇报说:“沙书记,我们通过招商引资解决了资金难题,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万亩茶园。” “这片山坡后面全都是。” 沙瑞金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树,问道:“真有一万亩吗?” 既然是万亩茶园,不到一万显然不够真实。 周桂春自信地笑着回答:“不止一万亩呢。” 看着周围优美的景色,沙瑞金感叹道:“这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啊。” 离开茶园后,大家推着自行车走在路上。 这时周桂春开口对众人说:“沙书记、李书记,我先行一步,在前方的金融产业园等你们。” 李达康随即对周桂春说:“重点看看东汇集团,让他们做好准备。” 话音未落,沙瑞金直接命令:“不用准备,一切照常就好。” “绝对不能刻意安排。” 周桂春点头表示明白,骑上车便离开了。 然而怎么可能完全不准备呢?毕竟这是沙瑞金首次视察。 刚到门口,所有工作人员都站起来迎接。 李达康作为向导,引导沙瑞金参观。 他说道:“沙书记,这家软件企业是我们省最早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当时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是我们从其他地方引进来的。” 沙瑞金早有准备,直接说道:“我知道,是从吕州引进了两家。 因为这事,高育良差点跟你闹僵。” 李达康笑着回应:“这么小的事您都知道。” 沙瑞金说:“你以为我是白跑一趟的?” 接着,李达康继续介绍:“沙书记,这家企业……” “主要业务是软件开发。” “涉足金融、地产、养老等多个领域,成绩显着。” “最初引进时,不过三五人而已。” “七八条枪。” 沙瑞金笑着打趣说: “比胡市长的人马还少些。” 随后李达康引他去看最新成果: “您这边请,这些都是近期他们的产出。” 参观结束后,沙瑞金总结道: “赵总,东汇集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每月慰问敬老院的善举,这样的公益行动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赵总回应: “书记,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应尽之责。” 沙瑞金感慨: “但还是要替老人们感谢你们。” 赵总再次致谢,并承诺会更加努力。 沙瑞金对此次考察表示满意,李达康在一旁喜形于色。 随后,沙瑞金宣布离开,两人走出园区后继续交谈。 沙瑞金提及八年前市里一位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的事,暗示涉及**问题被撤职。 李达康承认确有其事,且险些拖垮开发区。 沙瑞金追问是否发生过撤资逃跑的闹剧,李达康推测这是为了引出丁义珍的话题,便主动汇报: “沙书记,我需汇报此事。 当时那位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叫李为民,擅长招商引资,我在吕州任职时,他已经担任副市长,并兼任**秘书长。” 话题一转,沙瑞金忽然问: “你在吕州与高育良共事多久?” 李达康思索片刻后开口: “从那时算起,一年零三个月。” “他当时是市尾书记。” “育良同志,思路很清晰。” “行事风格也很稳健。” “不过……” “沙书记,或许我不该多言。” “但我觉得他在城市建设上略显保守。” 沙瑞金点头回应: “京都的立春同志已经告诉我了相关情况。” “听说你们在城建规划上有分歧。” “最终立春同志站在了高育良那边,让你离开了吕州。” 李达康表面上称赞赵立春为人厚道,实则暗含讥讽。 他知道,赵立春有意将他调离原岗位,否则月牙湖项目哪有被否决的可能? 然而,他对沙瑞金依旧坦言: “当初立春同志亲自送我去林城。” “途中特意叮嘱:‘达康啊,我知道你是个能打硬仗的人,到了林城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至于吕州,经济基础本就不错,玉良同志继续按部就班即可。 ’” 沙瑞金听罢感慨道: “看来立春同志确实善于用人。” 李达康不动声色地向沙瑞金传递隐晦信息: “也许立春同志另有考量。” 此话立刻勾起了沙瑞金的兴趣,追问具体含义。 李达康却卖了个关子,答非所问地说: “一时难以说清,或许是我多虑了。” “罢了,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见李达康不愿深谈,沙瑞金未再刨根究底。 但他隐约猜测,李达康欲提及的可能是高育良与赵立春之间存在嫌隙。 通过这种方式,李达康既试图激发沙瑞金对高育良的质疑,又悄然提升自己在沙瑞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削弱高育良的形象。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东省林城经济开发区内,沙瑞金对李达康说:“听说你到任后提出‘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口号。” 他略带调侃,“听说你什么都敢尝试,什么人都敢启用。” 李达康回应道:“不这样干,还能怎么办?墨守成规不适合我。 那时林城GDP全省倒数第三,人均收入倒数第二,财政收入倒数第四。 形势所迫啊。” 沙瑞金点头表示理解,曾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他深知提升经济的压力,“确实逼得人必须大胆改革。” 李达康接着讲起李为民 ** 事件的影响:“他被抓后,三十多位企业家突然失踪,更没想到这起案件牵涉二十多家企业,贿赂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沙瑞金感叹:“和现在的丁义珍如出一辙,历史重演了。” 李达康摇头叹气:“每次想起,都觉得痛心。” “那时候开发区变化巨大。” “各种烂尾楼突然间多了起来。” “那天我走在堤坝上。” “边走边看。” “说实话,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 沙瑞金点头表示理解。 李达康继续说道: “当时有些污染企业和小成本企业,也想挤进开发区。” “但都被我挡在外头了。” “我一直坚持在林城推动发展。” “追求速度,追求GDP。” “但我们追求的是无污染的现代GDP。” 沙瑞金说道: “无论何时,作为决策者都要守住底线。” 李达康笑道: “沙书记,我们可不敢逾越雷池。” “我成长于农村。” “深知污染对农民和乡村的危害。” 话语间流露出深深的痛惜。 沙瑞金笑着接话: “接下来的事我也了解。” “你未经省里的批准便行动了。” “不过高育良同志因此 ** 。” 李达康意味深长地回应: “是啊,自高育良之后。” “吕州的市长人选便都由省里直接决定。” 沙瑞金分析道: “你和高育良性格完全不同。” “哦,对了,我想起一件事。” “当年**组织了十二位年轻副厅级干部。” “送去国外学习。” 李达康回答: “没错,那是统一安排的。” “对了,你可能不清楚。” “高育良在国外时就表现得沉稳干练。” “他说在国外待半年。” “特别想念大米。” “于是买了个小锅,让我帮他背着。” “那架势,像是打了胜仗似的。” 李达康暗讽高育良。 沙瑞金听出了弦外之音,随口对李达康说道:“那是你的选择,你完全不必承受这些。” 李达康回应:“不,我也想安稳过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李达康提到林城的问题后,决定向沙瑞金汇报关于欧阳菁的情况。 他强调这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他们移步到湖边,李达康开门见山地说:“沙书记,有些事需要向您和组织汇报。” 沙瑞金猜测道:“是打算离婚吗?” 李达康惊讶反问:“你怎么知道?” 沙瑞金笑道:“你们分居多年,这事早就不是秘密了。” 李达康坦白:“实际上已经分居八年。” 沙瑞金疑惑:“既然如此,为何拖延至今?” 李达康坦言:“她不愿离,我顾及颜面一直拖着。 但现在她说要去国外,按京都规定,若不离婚我得辞职。” 沙瑞金急切地说:“你不能辞职,我才到汉东,正需要你在改革中冲锋陷阵。” “既然你已经告诉我了。” “那我建议你考虑离婚。” 听到这句话,李达康心中的不安终于消散了一些。 他还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沙瑞金有意启用他。 这不仅意味着他在汉东的位置会更加稳固,还有可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喜悦。 随后,他对沙瑞金表达了感激之情。 接着,沙瑞金继续说道: “我们有些干部的家庭情况,组织上完全不清楚。 他们什么时候离婚、什么时候再婚,从不向上级报告。 更有甚者,全家移民国外,自己拿了绿卡,却还在主席台上大谈特谈如何教育群众爱国。” 李达康附和道:“确实如此,有些干部完全不顾及自身形象。” 沙瑞金注视着李达康,觉得他已经完全敞开心扉。 今天的谈话让沙瑞金对李达康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尤其是在未来的改革工作中。 毕竟,汉东已经有了祁铜炜,李达康也不能落后。喜欢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