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洪旭(1 / 1)

阿吉密河下游东岸,某处蚕场中。 因为阿吉密河将近一半的流域都是在西边的峻岭之中, 所以这里虽是在阿吉密河下游,却是位于河东岸丘陵地带的中段, 这片丘陵地带的最高峰就在这座蚕场所在丘陵的背后, 是蚕场密营的指挥中心所在地。 “天快黑了呀!” 李国助抬头看了看天色,又转问身旁的猎兵连长高贯道, “各处阵地都做好防御夜袭的准备了吗?” 高贯本来是枪炮厂的负责人,但他本身就武艺超群,又是最早接受过拿骚莫里斯操典训练的人之一。 所以当得知建奴要来攻打永明镇时,他就自告奋勇地要参军。 由于经常制造枪炮的原因,他的枪炮性能也十分熟悉,居然也是个神枪手。 结果军事委员会便把他任命成了猎兵连长。 “已经接到各处密营传回的信息,各处阵地均已做好防御夜袭的准备。” 高贯云淡风轻地答道。 “嗯好——”李国助想了想,又道,“建奴在何处扎营?白天有没有攻山?” “他们在西边的山麓之下扎营,白天倒是没有攻山,” 高贯对答如流,显示出永明军情报系统的高效, “只是派了三十名噶布什贤进山侦察,都已被咱们的猎兵狙杀。” “三十个噶布什贤都进山侦察了吗?有没有人侦察河东岸的山坡?” 李国助立即问道。 “有二十个噶布什贤进山侦察了,另有十人侦察了他们登岸点附近的山坡。” 高贯立即答道。 “看样子建奴若要攻山,八成也是会以靠近西边山麓的河段为突破口了。” 李国助若有所思地道, “那一段有多少守军?” “那一带临河的丘陵上有两大密营,两千守军。”高贯答道。 李国助沉吟片刻,说道: “我估么着建奴多半今晚会尝试攻山,而且肯定会集中兵力攻打那一段。” “这里有几个营,能调去多少兵力过去增援?” “此处有三座密营,三千守军,” 高贯轻车熟路地答道, “能不能调兵过去,不是我说了算,但我觉得顶多能调一个营的兵力过去。” “因为我觉得,建奴不太可能全军渡河攻打那座山坡,” “他们多半会留一半以上的人马在河西岸,” “谁也说不准这这些人马会干什么,所以必须留下足够的人马驻守这一带的蚕场。” “那谁说了算?”李国助问道。 “洪旭。”高贯张口答道,“他是鸣岐城镇委员会的守备官,也是民团总指挥。” 洪旭…… 尼玛这该不会是郑成功手下的那位吧! 李国助记得,在他上辈子看过的《台湾外记》里,洪旭在郑成功时期比较活跃。 不过他最初是郑芝龙的部将,被隆武帝封为忠振伯。 他出生于1605年,在郑成功麾下担任军事与行政职务, 初为五军都督,参与军事决策,协调各镇兵力, 尤其在1650年代郑成功巩固金门、厦门基地时发挥关键作用。 1651年,郑成功主力南下广东时,清军突袭厦门。 洪旭与林习山等留守将领奋力抵抗,保全郑军物资储备。 1655年,郑成功设立六官制度,洪旭任户官,改革赋税、整顿贸易,支撑长期抗清。 他负责郑军粮饷、贸易及后勤,掌管“仁武镇”,是郑成功最信赖的文官型将领之一。 1661年,郑成功攻台,洪旭虽未直接参与登陆,但负责厦门、金门后方支援,保障粮草和兵员输送。 1662年郑成功病逝,洪旭支持郑成功长子郑经继位,联合黄安、陈永华等将领平定郑袭的夺权叛乱。 1663年清军联合荷兰攻厦,洪旭建议放弃金门、厦门,集中力量固守台湾,郑经采纳其议,完成战略转移。 1664年赴台,洪旭晚年驻守台湾,协助陈永华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奠定郑氏在台统治基础。 1666年病逝,卒于台湾,追赠“太子太师”,谥号“忠贞”,一说“武靖”。 如今看来,洪旭居然早就是在颜思齐麾下了,只是并不在与颜思齐结盟的28人之列。 “他在哪?”李国助语气中充满了期待,突然很想见一见洪旭。 “就在这片蚕场的密营里。”高贯答道。 “带我去见见他。”李国助说道。 “少东家请跟我来。”高贯立即引着李国助向山腰走去。 “这个洪旭是什么时候来到永明镇的?” 李国助问道, “怎么不知不觉就有这么个人做了鸣岐城的守备官?” “他是天启元年跟黄明佐一起过来的,当时是他船上的财副,” 高贯边走边答道, “黄明佐承包工程的时候,他也在帮着管理财务。” “永明城的工程结束后,黄明佐返回福建,” “洪旭却没有跟着回去,还参选了鸣岐城的城镇委员会委员,” “结果当选了守备委员,负责鸣岐城防务和民团的编练。” “洪旭我见过,很年轻,也很有为,比我还小两岁呢。” 郭怀一突然开口说道,跟李国助一起乘船过来,见到高贯以后一直没怎么说话。 说到洪旭,他倒是知道开口了,可见对此人印象还是不错的。 比郭怀一还小两岁——那年龄就算是对上了呀! 看来这个洪旭还真有可能就是后来明郑时期的那位重臣呢。 “哦,你是何时认识他的?”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去年在鸣岐城郊外屯田的时候认识的呀。” 郭怀一理所当然地说道, “他当时也在组织民团屯田,我们自然就认识了。” “只可惜他不是万历四十四年就过来的,不然现在跟小少爷肯定都已经亲如兄弟了。” 他这话可是一点都没说错,当初李国助培养郭怀一主要也是看着他跟自己年龄相近。 而洪旭可是比郭怀一都要小两岁呢,要是1616年就跟着李国助过来,还真能被李国助当成心腹一样培养呢。 “现在认识也不迟呀!” 李国助笑道, “十八岁就能编练指挥民团,倒是要看看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