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战时内阁(1 / 1)

“那……农民的权益又该由哪个议员来代表呢?” 沉默了一阵后,郭怀一突然开口问道。 他是去年才被股东会选为董事的,代表的是一些投资农业的股东的利益。 “当然是农业专家喽。”李国助云淡风轻地道。 郭怀一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对“专家”一词的理解有偏差。 其实“专家”一词古已有之, 常用来表示在某一技艺、学问领域非常专精、擅长的人, 侧重于强调某人在特定方面有精深的造诣,是行家。 这跟现代的意思其实也差不多了。 只是这个词在古代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不是饱读诗书的儒生,一般人未必见过。 郭怀一眼中一亮,显然是有所明悟,但马上又皱起了眉头: “可是每个城镇,专家的席位只有两个,农业专家未必能当选吧。” 李国助轻笑一声: “我刚才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未必每座城的议员席位都是12个,” “其中专家的席位也未必一定要是两个。” “这些都要根据每个城镇的具体情况去定。” “比如说雅兰城,咱们的机械厂、枪炮厂、造船厂、纺织厂、成衣厂等如今都在那里,” “那么雅兰城的议员就至少应该给上述每个领域的专家留一个席位吧。” “其实等咱们的城多了以后,每座城都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在生产上有所侧重。” “比如咱们刚刚建成的新城,周边有大片低山丘陵,将来肯定是蚕场集中之地,” “咱们超过七成的蚕场,将来都会在那座城所辖的乡村,” “加上那座城还靠着一条水量不错的河,” “将来咱们的纺织厂和成衣厂可能都会搬过去,” “纺织专家和制衣专家自然也会跟着集中过去。” “如此一来,那座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这两种专家。” “由于纺织厂和成衣厂的迁离,雅兰城就只剩下机械厂、枪炮厂、造船厂。” “那么雅兰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机械、枪炮、造船专家。” “再比如南边豆满江北岸一带,将来咱们若能占领,并建了新城,” “由于那一带地势低平,水草丰美,将来必是农场和畜牧业集中之地,” “农业和畜牧业专家当然就会集中过去。” “这样南边几座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农业和畜牧业的专家。” “其实只要能形成这样的产业布局,将来规定每座城都只能有12个议员席位也没问题。” “这我就放心了。”郭怀一咧嘴一笑。 “还有!” 李国助却猛地提高音量,紧接着道, “因为土地狭小,我不打算把土地分给农户,让他们成为小农。” “相反,我要成立几家农业公司,把有限的土地划分给它们,雇佣人来经营农场。” “也就是说,南海边地以后将没有地主、小农、佃农之流,只有农业公司和农场雇工。” 郭怀一又皱起了眉头,显然没能理解李国助的意思,但却没有马上提问。 “那么咱们的国会应该如何组建呢?” 颜思齐突然开口问道, “有必要像英格兰那样分为上下两院吗?” “当然有必要!” 李国助斩钉截铁地道, “上议院和下议院应有职权之分,” “上议院的主要职权是司法,还有权审查、修正、否决下议院通过的法案。” “下议院的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 “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都应该有上议院的席位,” “此外上院还应该有司法议员、灵职议员、功勋议员的席位。” “上院的司法权主要由司法议员行使。” “灵职议员的职权,是处理宗教相关事务,必须由咱们华人的道教和佛教领袖担任。” “如今西班牙人的传教士已经过来了,他们在日本干的那些坏事相信大家都有耳闻。” “所以我们必须在政策导向上对传教士的渗透做出应对。” “功勋议员顾名思义,就对国家、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比如由永明学会审批通过的,拥有生祠的人可以担任功勋议员。” “此外,在战争中立下不世功勋的将帅也可以担任功勋议员。” “这类人也有权立生祠,但需要由国会审批。” “下议院就由各城镇委员会的议员组成即可。” “此外还应该有一个总揽大权的人,可以叫执政、总理,或者首相。”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仿佛是在斟酌什么,片刻之后,继续道, “姑且就叫总理吧,由上议院选举产生,任期5年。” “总理有权组建内阁,协助自己管理国家政务。” “内阁成员可由总理从上下两院挑选合适的人出任。” “战争时期,总理有权组建战时内阁。 “战时内阁独揽大权,能集中全力,高效调动国家资源进行战争。” “战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解散或保留战时内阁。” “但战时内阁不应长期存在,应根据战后形势的缓和情况逐渐转变回常规政府。” “颜叔以为如此安排可否?” 颜思齐用询问的目光逐一看向董事会的其他成员。 “战时内阁!”廉司南眼神明亮地看着李国助,“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不怪他会有此一问,因为战时内阁是英国到18世纪才开始进行的尝试。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一些战争期间,英国面临对外战争等紧急情况时, 政府会临时召集部分核心大臣组成专门的小组,集中精力应对战争相关事务, 比如协调军事战略、保障物资供应等。 不过当时还未形成规范、固定化的战时内阁制度, 只是在特殊战争阶段的一种临时性举措,但其基本思路已经显现, 即通过组建精简高效的决策团体来处理战时紧急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传统的内阁运作模式在应对战争的高效决策、资源快速调配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战争复杂局势,1916年12月,大卫?劳合?乔治出任英国首相后,正式组建了战时内阁。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