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1章 壮烈殉国
1938年3月17日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薄雾还笼罩着沉睡的城镇。
原本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还凝结着夜露,经过几天的战斗,这座原本平静祥和的县城早已变得伤痕累累,加之百姓们大部都逃到了郊外,因而显得格外荒寂。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闷雷般的轰鸣,地面开始微微震颤。
北方的天空已被染成橘红色,数十道火线撕裂晨雾,像毒蛇般扑向县城。
当第一枚炮弹落下时,瓦片簌簌震落的声响与尖叫声同时炸开。
“轰……”
当第一枚由九六式十五糎榴弾砲(注:日军火炮命名中“糎”为日本旧制长度单位(1糎=1厘米),因此“十五糎”即150毫米(实际为149.1mm)。)的150毫米炮弹落在县城时,巨大的爆炸声响彻整个县城。
砖墙在冲击波中像纸片般扭曲,梁木断裂的脆响淹没在接踵而至的爆炸声里。
紧接着二十余架日军九六式攻击机从云层中俯冲而下,机翼掠过时投下的一道道阴影,紧接着一枚枚炸弹落在了县城中。
经过几天的激战,藤县外围阵地已全部失守,122师三千多官兵大部已经阵亡,王铭章师长亲率师部人员以及师部警卫连组成一支机动部队,哪里有危险就去救援哪里。
但随着城内的兵力越来越少,守军也打得越来越吃力,就连王铭章这位师长也挂了彩。
随着日军开始炮击,城内到处都是硝烟弥漫,墙倒屋塌,街上都被倒塌的建筑物堆成一个个小山丘,原来的石板街道被炸成一个个深坑,全城一片火海,遍地都是焦土。
“咳咳咳……”王铭章刚从一堵断墙站起来,就听到旁边有人高喊。
“日本人上来了!”
伴随着声音,就看到六十多米开外,一群土黄色军服在烟尘中晃动,刺刀折射的阳光刺得人的眼睛格外生疼。
阵地上依旧是一片寂静,当日军来到三十多米开外时,一名老兵突然暴起,高声喊道:“扔!”
瞬间,七十多条手臂同时抡出圆弧,一枚枚珙县造手榴弹几乎是同时掠过缺口,看到一群黑点飞来,最前排日军惊愕得张大了嘴。
“轰轰轰……”
爆炸的气浪将最前排的十多名日军掀翻在地,灼热的金属碎片在空中划出猩红轨迹。
一名被炸断腿的日兵,惊叫着往回跑,只是惊恐之下的他却没察觉到自己的肚子也被弹片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青灰色的肠子从里面涌出,以至于他一边惊叫一边拖着肠子爬行,在地上拖出一条蜿蜒的血线。
看到攻击失败,日军也急了,朝着寨墙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一时间,硝烟裹着碎石簌簌滚落,寨墙东南角的缺口越来越大。
为了防止守军堵住缺口,好几挺九二式重机枪也朝着缺口射击,机枪子弹在青砖上凿出密集的凹坑,飞溅的火星四处乱窜。
看着身边的士兵不断倒下,王铭章心如刀绞,但却无能为力,如今他能做的就是亲临前线上阵杀敌,为国家做出自己最后的努力。
同一时间,临城第20军团指挥部。
20军团长汤恩伯正和几位军团高级将领商议事情。
八十五军军长王仲廉担心的对军团长汤恩伯道:“军团长,刚才接到电报,日军兵分两路向临城挺进,与关麟征部遭遇,我军伤亡很大。”
汤恩伯面沉如水没有说话,只是来回踱步。
王仲廉担心的说:“眼下藤县的川军122师已危在旦夕。”
汤恩伯长叹一声:“我何尝不急啊,淞沪会战就是因为我们逐次使用兵力,把一个师一个师的部队白白的填进去,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