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讲忠堂启,皇城之内,文武百官、诸学子、翰林进士,皆被邀请入堂。 这是自太祖立国以来,首次由摄政王以**“东宫讲政”**之名,召天下士议朝纲大义。 而到场之人,不止新政拥护者,更有……一位不请自来的贵客。 ——太学之首,天选储君,清霁。 讲忠堂之内,堂檐高悬“忠君明政”之匾,金光透雪,宛如神明在上。 凤元君身着朝服,正坐主位,左右列座为六部侍郎与三司副卿,其下再为文武百官与太学子弟。 当清霁缓步入堂之时,殿中竟一时寂静如死。 他未着王服,仅着素色儒袍,神情澹然,步履间自成风骨。 众目睽睽下,他拱手朗声道: “奉摄政之邀,清霁愿与诸君同辩——权从何来,德居何位。” 凤元君起身还礼: “有太学之主,天下之德可明;有东宫之责,天下之权方清。” “今日非私争,乃公辩。” 讲忠堂鸣钟三响,辩议始。 首题由凤元君亲出: “帝王之位,应立血统优先,还是政能为先?” 他提出者,便是**“权归德才”**之论,直指现制中皇族血统对位序的垄断。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清霁缓缓起身,唇角含笑: “血统,立本也;德能,行道也。” “无本者无统,无道者无治。” “若言血统可弃,则皇制为虚;若言政能独尊,则帝位易主于庶人之手。” 他说话时,语气温润,字字斟酌,但字里行间,分明驳斥凤元君欲以才行夺统之意。 堂中学子皆低语,显然一时间被清霁所驳服。 凤元君却神色不动,抬手而答: “天下非一人之私产,帝位亦非血脉之凭据。” “血,可传身;德,方传心。” “今日之君,若不能为民所敬,为法所循,纵有龙血,亦难守江山。” 两人你来我往,辩锋如刀。 清霁指朝纲旧制,凤元君则列天下弊政。 清霁言“礼法不可废”,凤元君言“法礼当新革”。 数轮之后,众人只觉——这是在听两位未来之主,为天下立法立德之基! 忽有一学子起身,朗声问道: “若今日两位皆有德,皆有才,亦皆有血——那帝位当归谁?” 空气仿佛凝固。 清霁缓缓转眸,看向凤元君: “这便是我今日来此之因。” 他从袖中取出一物,举起—— ——正是那枚当年东宫印玺! 他道: “此印,七年前殿下所弃。” “今日,我将之归还于你——但也请殿下答我一句。” “若母后令你立我为帝,你——可愿归位?” 全堂震动。 凤元君神色微敛,眼底风雪尽藏。 他走下主位,缓缓接过印玺,沉声道: “若你真能守天下、持清政、立新律——我愿退。” “但若你不能,我便不让。” 这一刻,讲忠堂外雪落无声,堂内却燃起真正的火光。 这不是朝廷的辩议。 而是,两位储君,在母后未言之时,先行于朝堂之前,作出帝路之誓。 林婉儿坐于凤仪殿内,静听讲忠堂外传来的钟鸣,唇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真好,终于……不用我来定了。” 她看向身侧的嬷嬷: “让他们自己争,让朝臣自己选。” “这才是真正的‘立储’,不是宠谁,不是护谁。” “而是谁能赢——谁能担。” 讲忠堂外,雪落无声。 凤元君负手而立,印玺入怀。 清霁走出大堂,目光淡然。 两人擦肩而过,没有再言一句,但天下已知: 帝位之争,已开明战;两君争锋,不死不让。 而真正的杀局,才刚开始—— 齐恒虽倒,旧党尚存。 南越未平,北蛮暗动。 外有风暴,内有暗雷。 而讲忠堂今日之响,不止鸣于皇城,更将传于四境—— “天子未立,二子争道,民心所向,终定乾坤。”喜欢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