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晨雾氤氲。 乾清宫侧殿,常年尘封的门扉缓缓开启,发出一声沉沉的“吱呀”。 沈婉宁着一袭素色常服,面容掩在兜帽之下,脚步无声地踏入这处被遗忘多年的宫殿。 她身后紧跟流霜与两名死士,手持暗灯,引路照明。 “娘娘,这里真的藏有玉玺?”流霜压低声音,仿若怕惊扰了沉睡百年的秘辛。 “当年先帝重病,担心朝堂动荡,私命工匠仿制一枚‘影玺’存于太后掌中,而真玺,则藏于此间。”沈婉宁目光如炬,手指在一尊铜香炉上轻轻一拨。 “咔哒——” 墙面发出轻微震动,地砖缓缓滑开,露出一口深井,井中有石梯盘旋而下。 一股潮湿阴冷之气扑面而来。 三人依次而下。 ** 密室极深,约莫七丈地势,空间不大,仅一方石室,四壁皆为青砖,空无一物,唯正中央放置一方黑檀木匣,周围布满封印咒符。 沈婉宁屏息凝神,取出随身携带的火漆与银砂,将封咒按步拆解,花了足足半炷香时间,才听得“砰”一声轻响。 封印解开。 黑檀匣缓缓开启,一抹金光映入眼帘—— 那是一枚龙形玉玺,通体泛着温润光泽,雕工古朴而精致,非当今世间工匠所能及。 流霜一见,便知这绝非凡物。 “娘娘,这就是……真玺?” 沈婉宁却未回答,只缓缓跪下,额头轻触冰冷的石地,低声道:“先皇在上,婉宁不负所托。” “此物,婉宁今朝便送入圣前,让那太后与东宫,看清这天下之主,究竟是谁。” 她起身,将玉玺小心包裹,藏入袖中。 “走,回承欢宫。” ** 而此时,东宫之中,一片乱象。 “太子殿下!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已下旨彻查凤印之失,昨夜承欢宫已有数人被擒!” 太子面色难看,手中茶盏骤然落地:“她竟敢!” 太傅温成正拈须沉思,道:“殿下,凤印乃象征母仪天下之权物,如今失于承欢宫,恐对太后不利,却也正中皇兄下怀。” “如今局势已乱,若是连真玺也……” “不会的!”太子厉声打断他,眸中泛起凶光,“真玺在乾清宫秘藏百年,无人知晓!连母后也不曾得见,除非她是……” 他忽地住口,心中却已掀起滔天巨浪。 “难道……沈婉宁早就知晓密藏之地?” 温太傅沉声道:“若真如此,殿下要早作打算。” 太子目光阴鸷,良久低声道:“传本宫旨意,即刻调三司亲军进宫,封锁乾清宫四门,不许任何人擅入!” “若沈婉宁胆敢送玉玺入御前——便叫她有来无回!” ** 午时,金銮殿上。 皇帝召集百官,声称议事,实则等待那枚传说中的玉玺出现。 满朝文武皆心知肚明,却无一人敢言破。 殿门外,一抹倩影缓步而入。 沈婉宁一袭月白长裙,神色清冷,行至殿前时,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方锦盒。 “臣妾沈婉宁,奉先皇密旨,献真玺于陛下。” 殿上,百官哗然! “真玺?!” “她怎得此物?” 太子猛然起身,怒声斥道:“荒唐!沈氏不过一妃,焉能觊觎国器?此乃大不敬,理应斩首!” 沈婉宁却不慌不忙,仰头凝视皇帝:“陛下可否验之?” 皇帝眼神如鹰隼,微一点头:“呈上来。” 内侍接过锦盒,揭开丝绸,一抹金光刺目,四周顿时噤若寒蝉。 皇帝缓缓起身,走下御座,亲手取出玉玺,指尖轻触玺底。 “玺下铭文,与先皇遗册相合……” “果真是真玺。” 太子面如死灰! 百官震撼莫名,许多心思灵巧之人,已悄然换了膝盖方向,低头叩首。 谢凌寒步入金銮殿,单膝跪地:“谢某夜巡之时,于宫道得见王妃,护送其入宫,未敢延误。” 皇帝望着他,神情复杂。 片刻后,淡声道:“朕甚慰。” “传旨——太后近日烦忧国政,宜退宫养疾,由承欢宫沈婉宁妃暂摄六宫事。” “封靖王谢凌寒为辅国将军,掌三军兵权。” “此旨——即日生效。” ** 而殿外,乌云渐聚,仿佛预示着风暴已临。 沈婉宁站于金阶之上,望着头顶灰沉的天色,忽地露出一丝笑意。 ——这场凤谋,才刚刚开始。喜欢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