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望春楼的宴席早已散去,只余烛影摇曳,香气残存。 沈婉宁倚在雕栏前,指尖轻抚着玉笛,心中却难掩纷乱。 那句话——“九年前的井水,冷得可以冻死人。” 只有一个人知道这句话的来历。 沈曜之,那个她本以为早已死去的少年。 — 凤仪宫内,谢无极行至阶下:“娘娘,属下查明——今日席间一人名为‘云锦’,身份为江南布商,实则与岭南故安王旧部有书信往来。” “其身法轻盈,宴中一度靠近主位,恐是那沈曜之的假身份。” 沈婉宁微蹙眉:“他已不再藏头露尾。” “是。”谢无极低声道,“属下建议,提前布局,应对沈曜之联合旧党之局。” “不。”沈婉宁缓缓摇头,凤眸深处闪过冷光,“他不急,我们便更不能急。” “你替我传旨于兵部尚书温奕然,三日后于金銮殿议‘东南军政’。” “沈曜之若真欲翻案,他不会放过这场机会。” 谢无极一怔:“娘娘的意思是——设局等他?” “不错。”沈婉宁语声冰冷,“我所要者,不是他逃窜的命,而是他甘愿坐下来的局。” — 与此同时,太后寝宫。 太后手持一封密信,眼神微眯:“果然是他。” 信中笔迹娟秀,却锋利如刀: “沈曜之已现身京中,图谋复仇,然有凤仪宫干政,难成大业。愿效犬马之劳,辅太后还政。” ——落款:韩屿。 太后轻笑一声,面上不显一丝怯色:“沈婉宁,终归还是太年轻。” “旧臣已动,血仇初燃,待沈曜之夺权之日,便是你声名尽毁之时。” “届时,哀家便可借天下人心,再执大权。” — 东宫书房。 年幼的圣上正抚卷读书,忽而抬头,望向门外。 “母后今日未来?” 身边老宦官含笑答道:“凤仪宫事务繁重,娘娘命奴才告知,待明日再来。” 圣上低头,却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沈曜之。” 他虽年幼,心却极静。 那日宴中,他见过那抹身影。 “那人……与母后的眼,极像。” — 三日后,金銮殿上,百官齐聚。 沈婉宁身着正红朝服,佩绶垂地,立于百官之上,目光平静如水。 温奕然高声奏本:“南疆兵政久未更新,守将裴景云年迈,应早定接替之人。” 沈婉宁轻启朱唇:“本宫以为,镇守之职事关国防,不可轻换。然若有人才荐举,本宫亦愿细审。” 话音未落,一道沉稳之声从朝堂之下传来: “微臣有荐。” 众人齐齐看去,只见一人缓步出列,身披青袍,眉眼冷峻,正是——沈曜之! 殿上一时哗然! “他是……” “是沈家遗子!怎会——” 沈婉宁却只是静静地望着他,唇边浮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沈曜之目光如炬,望向凤仪宫主位,缓声开口: “微臣沈曜之,愿举江南节度使之子李观澜,年三十,熟兵法,识军政,可为南疆之选。” 这不仅是荐人,更是正名! 他不再隐藏,不再逃避,而是在天下人面前,堂而皇之地走到了朝堂之上。 这,是宣战。 — 沈婉宁缓缓起身,凤眸直视台下: “你说你是沈曜之?” 沈曜之躬身一拜:“回娘娘——正是。” 满殿寂静。 所有人都在看凤仪宫主,会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挑衅。 沈婉宁却忽然轻笑出声,点头道: “沈侯之后,果有胆魄。” “既然你敢上朝奏本,本宫,便敢接你的荐言。” “你荐李观澜,本宫准奏。”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震惊。 她……竟应了? 沈曜之也是一怔,眼底波澜起伏。 这不是她的风格。 沈婉宁却已落座,朱唇轻启: “但我有一个条件。” “今后朝中一切军政言奏,沈曜之需与谢无极、温奕然三人联议后方可上奏。” “如此,可接受?” 这是明立他权,也是暗中圈住他的势。 沈曜之眼神沉了沉,终是缓缓点头:“微臣……遵命。” — 朝会散后,沈婉宁缓步行至御花园。 花影婆娑,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立于长廊之下。 “你想说什么?”她先开口。 沈曜之背对着她,语气低沉: “你若不杀我,我终有一日,会反咬你。” 沈婉宁却轻轻一笑:“你想反我,我不怕。” “但你若敢再动百姓一分,我沈婉宁,定叫你尝沈家灭门的滋味。” “那滋味,你……可还记得?” 沈曜之猛然转身,眸中怒意如火! “你——” 沈婉宁却已转身离去,衣袂翻飞,带起一阵清冷的风。 她未回头,只留一句话飘散在风中: “来吧,沈曜之。来夺我手中之权,夺这天下之位。” “可记住——我会等你。” —喜欢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