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传来了二女儿的啼哭声,现在应该叫她大儿子了。 顾云连忙转身回屋,只见竹床上的“大儿子”正哭得小脸通红。 竹床旁,站着手足无措身穿背心大裤衩的原身丈夫李二顺。 她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哄:“哎哟,娃儿怎么哭鼻子啦?” “娘……”小娃娃哭得浑身一怂一怂的往顾云怀里钻,“他”现在跟走正常投胎的流程是没啥区别的,就是提前了一丢丢时间而已。 关于顾云曾去过地府的事儿,小娃娃已经全都不记得了。 昨晚临睡前,顾云还给他服过了启智丹,这辈子他会很聪明。 “那我去前院自留地铲草了。”李二顺看孩子不哭了,便说道。 顾云:“嗯,你去吧,一会儿早饭做好了我再喊你呢。” 李二顺上头有个大哥李大顺,当年跟公爹他们一起自备干粮去打小鬼子了,但解放后活着回来的寥寥无几,差不多全牺牲在战场了。 当时,家家挂白幡,村村只能见到六旬以上的男性老者,像李二顺这种被父兄特意留在家中传续香火的,也有,但不多,基本都是那种不满十岁去不了被剩下来的。 这也是原身那辈子为啥要跟李二顺生那么多娃娃的真正原因。 那些在家里的小娃娃,都是自家母亲,或是奶奶和婆婆带大的。 女人多,男人少。 也就形成了,这边女人的话语普遍比其他地方高的现象。 原身那辈子,最终会闹成那样的结果,只能说,是她心太软。 但像这样对子女无私的母亲,也是咱国家大部分母亲的常态。 如果可以,还是要给自己留些养老保障的,不要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都压在自个子女的良心上。 良心那玩意儿,抠出来放秤上才多少斤?而且不是人人都有的。 就算子女全都孝顺,那也是要看具体能力和实际情况的呀! 有钱的,就自己存点养老钱。 没钱的,就尽量保养好身体,别让子女跟着操心和上火呢。 找到一个适合自家情况,能够让全家人都比较舒服的平衡点。 呃,扯远了... 收拢思绪,顾云把大儿子李建国放在特制的儿童竹凳上自个玩儿,她就钻进灶房去做饭了, “娘,你起这么早啊!”顾云看到婆婆正在煮粥,立马帮忙添火。 别人都喊婆婆为李大娘。 婆婆是个要强的性格,原身那辈子还蛮长寿的,就是到死也没看到丈夫和大儿子的尸骨挺遗憾的。 当晚,顾云就把顾小军从随身空间里放出来,让他想办法弄个户籍再去当兵,务必要推进这个事儿,以及顺便做些赚功德的事情。 看了眼熟睡的大儿子,又给他把小被子盖在身上,还不满一岁的小娃娃,别说,还挺可爱的。 然后,她就回床继续睡觉了。 “干嘛呀!”顾云被一双游走的大手赶走了睡意。 “生娃。”李二顺声音闷闷的。 顾云:“家里的老大才刚一岁,你着急个锤子呀?” 李二顺:“可我答应过爹和大哥要多生几个娃给他们继承香火的。” 顾云:“想生也行,但是你得留在家里带他们,然后我来养家。”喜欢快穿之种田生娃揽月摘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快穿之种田生娃揽月摘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