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 西方的说法此公出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 此公可不得了,被誉为百科书式的思想家。 他创立了亚里士多德学派,涉猎的学科非常广泛。 有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生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等。 可谓是着作等身,所着的各类书籍几百万字之巨。 问题来了,这些鸿篇巨制以什么为载体呢? 要知道那个时代,亚里士多德同学是没有纸的。 如果是写在羊皮上,当时全世界的羊要都宰了都不够。 竹简他们当然是没有的,只有莎草纸编制而成类似草席的玩意。 这种草席不能折叠、成产工艺复杂、成本昂贵。 写几百万字要多少草席啊。 记载亚里士多德学问的无论是羊皮还是草席,现在西方是根本拿不出来的。 一件都拿不出来。 更让人费解的是,就这么个全才,居然在西方十三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 不像龙国的圣贤,比如孔子、老子、墨子等等。 那是各个时代都有清清楚楚记录的。 爹是谁,妈是谁,成长经历如何,跟谁学习的,有没有后代,后代又是谁。 一切明明白白,脉络清晰。 对于亚里士多德,西方十三世纪之前完全没有文献记录。 甚至拿不出哪怕一件文物可以证明其存在的。 虽说孤证不立,但是西方人哪怕拿出一件也行啊。 很遗憾,什么都拿不出。 现在有碳断代技术,什么妖魔鬼怪,测一测就能知道是什么年代的。 所以这位了不起的亚里士多德,几千年来西方人自己一直都是不知道的。 直到1831年到1870年之间,德国人贝克尔编撰出版了十大卷三百多万字的《亚里士多德》全集。 至此,亚里士多德才横空出世,取得了西方人的身份。 而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于1644年4月25日自缢身亡于煤山。 从此之后永乐大典等文献下落不明,这个时间点就不得不说很妙了。 明朝倒塌,各种文献消失。 辫子朝和西方传教士各种苟且,然后西方开始了百年翻译运动。 百年翻译运动,翻译的是什么? 明眼人一看就懂。 亚里士多德的成功杜撰,让西方人胆子变得更大了。 反正自己的老百姓都是些傻瓜蛋子。 而整个精英阶层早已沆瀣一气,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既然亚里士多德都出来了,那么多伪造几个人又有何不可? 于是人类历史上就莫名其妙多了一群没有爹没有妈、也没有后代的“伟大科学家。” 笛卡尔(解析几何之父)、韦达(代数之父)、帕斯卡(帕斯卡三角形)、费马(费马大定理) 拉格拉日(分析数学之父)、拉普拉斯(分析概论之父)、达朗贝尔(达朗贝尔原理) 勒让德(解析数论之父)、蒙日(画法几何学之父)、彭赛列(射影几何学之父)、柯西(柯西不等式) 傅里叶(傅里叶变换)、庞加莱(庞加莱猜想)、伽罗华(群论之父)、格罗藤迪克(现代代数几何之父) 以上的这些大师,身兼数科:力学、光学、动力学、机械学......。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恐怖如斯的存在,不要说放在十七十八世纪了。 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了不得的存在,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很能打的那种。 就是这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居然都还相互认识,而且很熟悉。 只能说欧洲实在太小了。 他们不光认识,其实他们都是同学,对的,没错这些大牛都是同学。 因为他们通通在同一个学院学习——梅森学院。 同一个学院居然能培养出这么多‘之父’简直太恐怖了。 上面只是稍微的列举,在梅森学院学习的大拿可不只这些,前前后后一共有140多个。 对于任何教育机构而言,这种人才,但凡能有一个就谢天谢地了。 可人家梅森学院一共培养出了140多个。 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的梅森学院一定很牛逼吧。 这种教育界的奇葩,那名头不比什么哈佛、牛津大了去了? 可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呢? 这就很不符合常理了。 事实上,这个创建于十七世纪的学院,它只是个修道院。 没错梅森学院就是梅森修道院,梅森修道院就是梅森学院。 修道院当然是培养传教士的,而这些传教士也就是百年翻译运动的骨干。 很显然上述的那些科学大牛都是这些传教士笔下生出来的。 估计他们的翻译工作实在太过繁重。 在设计这些人物的时候比较马虎,所以这些大咖们既没有爹妈,也没有传承,统统被设计成绝户人。 没人有后代,一个都没有。 崇祯死于1644年,然后老朱家那些不争气的后代,让辫子捡了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维持统治,辫子朝一边在国内阉割文化,一边又与西方人狼狈为奸。 大量的龙国先进文明被西方人剽窃。 然后开展了一百多年轰轰烈烈的大翻译时代。 丝绸、茶叶、瓷器在龙国来说正常的消费品,却是那个时代西方贵族的奢侈品。 就好比一个普通人买件衣服,穿不了两三个月就要扔了换新的。 而这件要扔掉的衣服,却被某个国家的贵族阶层视为珍宝。 这种贵族含金量能有多高? 科技能有多先进? 所以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是什么情况,稍有逻辑就不难看出端倪。 不过一步错步步错,人家西方把翻译过去的科学技术吃透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铭记历史是为了以正视听。 更重要的是奋发图强,不要给老祖宗丢人。 靠实力夺回文化的话语权,占领桥头堡。 屠国强心里非常清楚当下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电脑屏幕上有新邮件的图标闪烁了几下,屠国强连忙打开了邮箱。 本来就是要公开发表的论文,所以用电子邮件发送并无不可。 看着那么多的论文,屠国强心潮澎湃。 急忙就点开了文件,刚看完题目屠国强就傻眼了。 作者名字居然叫米饭最养人。 这是什么情况?屠国强又连忙打开了其他的论文。 好家伙,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口袋见底的小富婆、半壶老酒、一杯豆浆、我爱吃大龙虾、没事别烦我....... 这——,屠国强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些可是解决十大数学难题的论文啊,含金量多高啊,所有文章中都只有第一作者。 而这些作者的名字一看就不正经,这是不是太不严肃了? 这样怎么发表嘛,简直是儿戏。 屠国强一个头三个大,他千算万算,没想到首先打败他的不是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作者的名字。 以后要是开表彰大会,总不能说:有请口袋见底的小富婆、我爱吃大龙虾、米饭最养人,上台领奖吧。 这实在是太儿戏了。 屠国强也顾不得看论文内容了,急忙给尤溪元去了电话。 “尤部长,这作者署名是不是太儿戏了?”电话刚接通,屠国强就急急忙忙道。 “呵呵,屠主编,这个我也没办法,作者们就是这样坚持的。”尤溪元笑呵呵回应。 “那这样发表,对作者起不到宣传作用啊。” 屠国强知道,名利都是世人在乎的,解决十大数学难题这种事,那带来的名誉有多大,实在是难以估量。 别说十大数学难题了,就是每年一次的诺贝尔奖,获得了基本也能躺在名誉上吃一辈子了。 更何况是解决了十大数学难题? 那名誉的含金量不知道要高多少。 “嗯,我劝过了,这些数学家统统不想出名,只想好好做事。”尤溪元道。 “对了,其中不是有几道题有一百万美刀的悬赏吗?方便的话,你帮他们盯着点,能拿奖金的时候,说一声。”尤溪元又交代了一下。 “哦,好的,尤部长。”屠国强被尤溪元的话震惊了,他是真没想到还有这样毫不在乎名誉的人。 而且应该不是一个,而是一小群。 顿时,他对这些人升起了无尽的好奇心。 ......喜欢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