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堆的奏折里。 桑弘羊、霍去病等人在积极审阅奏折。 遇到重要事情便上报刘彻处理。 新加入小朝会的刘旦自然也要走这一流程。 小事自批,大事上报。 不过刘旦最烦这事了,每天俯首猛干。 一低头,看个没完,一抬头,一天就过去了。 这种熟悉的场景,让刘旦想起了:‘拼搏一百天,我们是高三’! 啧啧。 如此苦逼的生活刘旦是不想再来第二遍。 幸亏他身边有一个好帮手。 刘据坐在刘旦身旁,拿起一本奏折说道: “三弟,九江郡郡守造人弹劾,言称他有留恋勾栏的恶习。 请求朝廷下旨申斥。 我以为有些小题大做了,勾栏之地也是附庸风雅的场所。 没必要朝廷大动干戈的申斥。 三弟,你觉得呢?” 一旁靠在软塌上的刘旦摆摆手。 “兄长说的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刘据点点头,批阅上驳回字样,然后继续读下一本。 “上党郡郡守上报,境内有百姓为抢水斗殴,局势比较严重。 请朝廷下旨允许他派兵镇压。 嘶! 不妥,百姓为水斗殴,是他这个地方官协调不力。 怎么能派兵镇压呢? 应该下旨申斥他! 三弟,你觉得如何?” “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随后的场景就是如此重复重复又重复。 刘旦永远都是一句话。 “就按你说的办!” 刘据七岁立为太子,十一岁就开始接触政务。 处理政事都已经十几年了。 这些小事他处理起来轻轻松松。 而且刘据深受儒家影响,性格偏仁,同时又不失坚毅。 所以他处理的奏折。 刘旦还是很满意的,这个鱼摸得也很舒服。 不过他倒是爽了。 上座的刘彻却早就憋了一肚火! 朕是让你来熟悉政务的,不是让你来当大爷的! 而且看着老三悠闲的样子。 又看看自己一脸苦逼的奋笔疾书。 刘彻就来气! 凭什么他要这么苦逼,这小兔崽子就这么舒服? 这天下现在是朕的。 以后还不是这兔崽子的。 他凭什么要受这份鸟气! 越想越不得劲儿。 刘彻猛然大吼一声:“老三,你给朕滚上来!” 昏昏欲睡的刘旦猛然一惊。 反应过来是谁在叫自己之后,赶忙屁颠屁颠的跑上御阶。 “父皇,您尽管吩咐!” 刘彻冷哼一声,从龙塌上站起身。 一把将刘旦按了上去。 “现在你来处理这些重要奏折,老子也去享受享受!” 说着,刘彻便走下台阶。 坐到了刘旦原来的位子。 独留下一脸懵逼的刘旦,以及...满脸骇然的众位大臣! 这可是龙塌! 乃是陛下的专属座椅,陛下竟然让给了燕王? 桑弘羊:“陛下要做什么?” 上官桀:“陛下难道是在暗示传位燕王?” 霍去病:“小老弟坐的那么高...我以后岂不是矮他一头?” 太子:“父皇...三弟...这..父皇这是在捧杀?” 众人都陷入呆滞之中。 大殿内久久无言。 刘彻眯眼瞧着四周人的反应,又看了看上面一脸懵的老三。 不易察觉的笑了笑。 “这坐在台上看,与坐在台下看果然不一样。” “以前朕时常当局者迷,如今借着培养老三的机会,正好看一看朕的这些忠臣良将!” 而且。 刘彻他忙碌了一辈子。 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十分满意的接班人。 也该他享受享受了! 刘彻看向太子,冷哼一声: “愣什么呢?赶快念!” “啊..啊,是,父皇!” 被刘彻这一声大喝,众人顿时回过神来。 赶忙处理奏折。 而刘彻也学着刘旦之前的样子,往后一靠,太子刚念完奏折。 他大手一挥: “就按你说的办!” 刘彻品了品这幅姿态,又评了评这句话。 嘿。 还别说,不动脑子确实舒爽! 形式互换,现在是刘彻爽了,刘旦极度不爽。 霸占自己的秘书,这是什么意思? 还公然让他干本职以外的活。 什么意思!? 刘旦看着眼前不是边防调兵,就是刺史密报。 这他娘的是自己能批阅的? 刘旦幽幽问道: “父皇,这些儿臣随便批阅?” “随便你!” “坐了龙椅,你就有了权力,随便你批。” 刘彻无所谓的说道: “反正哪里要是出了乱子,朕第一个杀你祭天!” 刘旦嘴角抽搐。 这是人话吗? 听听这都人说的话吗? 刘旦眼神幽怨,台下的刘彻却无动于衷。 哼! 既然如此,那也别怪我了! 皇帝老子说的对,自己坐了龙椅,那就有了权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权力还不好办? “来人!” “快去本王府上传人!” 秘书嘛。 哪儿没有! 不消片刻功夫。 霍光、张让、司马迁联袂而至。 三人一见坐在龙塌上的刘旦都是一愣。 随即就是大惊! 难道燕王已经造反了! 这是传他们入宫密谋大事!? 不过。 刘旦没有让他们瞎想太久,直接吩咐道: “司马迁,你来担任尚书令,给本王念奏折。” “张让,你来担任中书令,给本王批红。” “霍光,你去担任辅政大臣...副手,让你兄长屁股给你腾个地儿。” 刘旦本想说担任辅政大臣首脑。 但是想了想。 还是算了。 给桑弘羊留点面子,也给皇帝老子留点面子。 至于老霍。 他有面子? 刘旦大刀阔斧,还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接安插自己的亲信。 是一点都不客气! 众人都隐晦的看向陛下的那个方向。 结果看见陛下一直闭目假寐。 完全无动于衷! “都愣着干什么?” “快快快!” “动起来!” 大汉的新老板,刘旦,正是上线!. 尚书令。 原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属官。 但是刘彻为了削弱相权,将尚书令提拔为内朝官。 官职不变。 但是权力大了不少,负责处理天下奏章. 这一改变,是早在宰相仍然有人担任时,刘彻就做出的改变。 与后期的中书令是一个作用。 都是为了针对宰相。 但是如今有了辅政制度,宰相已经名存实亡,这两个官职的权力也相应的大大降低。 尚书令已经被边缘化。 所以刘旦任命自己人也不算太过分。 而且巧合的是。 尚书令一职。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司马迁担任! 他受了宫刑后,为中书谒者令,兼任尚书令!喜欢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