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回了后宫,还得琢磨宠幸哪个妃子,算计她背后是哪方势力。 宠幸不是为了恩爱,是为了安抚她身后的靠山。 好好的夫妻情分,非弄成利益交换。 每天算计这算计那,当皇帝真挺累的!” 司马迁微微点头,确实如此。 陛下英明神武,从不懈怠政事,每件大事小情都亲力亲为。 这才有了如今大汉的盛世气象。 可即便身处后宫,也不得片刻轻松。 天家无小事! 娶谁为妻,宠谁为妃,封什么位号。 处处都有讲究。 陛下真是辛苦啊! 司马迁忽然一愣。 燕王这是在体恤陛下吗? 这边,刘旦叹了口气,张了张嘴。 身旁小妾连忙喂上一颗葡萄,又轻柔地擦了擦他嘴角。 刘旦继续道: “当然,我刚说的是当个好皇帝。若是每天荒淫无道,醉生梦死,那昏君倒是挺逍遥。 我也不是不能当皇帝。 但只要坐上那位置,肯定得勤政爱民吧。 总不能当个昏君。 要是整天窝在温柔乡里,国家还不乱套了,到头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本王实在不忍心。 可要当好皇帝,那就更累了! 只要一心为民,活儿就永远干不完。 朝九晚九,连干六天算啥? 得朝七晚十二,从早忙到深夜,全年无休! 嘶,想想本王都觉得头皮发麻!” 司马迁听着频频点头,殿下说得太有理了。 当昏君确实快活。 整个天下随他糟蹋,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 除了百姓遭殃,自己背个骂名。 也没啥坏处。 司马迁抬头望向自家王爷,忽觉他身影高大。 从小就立志要么不当皇帝,要么就做千古一帝! 刘旦迎上司马迁那崇敬的目光,回了对方一个赞许的眼神。 作为见过社畜的穿越者。 刘旦只想说:好皇帝谁爱当谁当。 他这逍遥王爷不香吗! “啊~” 小妾赶紧又递上一颗葡萄,随后继续捏腿揉肩。 她脸上洋溢着幸福,当初那个青涩小宫女,如今已蜕变成成熟妇人。 举手投足间,尽是掩不住的风韵。 “逍遥王爷多好啊,每天都能醉生梦死,享尽奢华,还不用担心害得百姓受苦。 有机会就帮着国家建设一把。 让百姓日子好过些。 没机会就躺着享福。 偶尔收拾几个奸臣恶贼,陶冶一下情操。 每天吃香喝辣,睡到自然醒。 这日子多舒坦!” “混账东西!” 刘彻瞪着面前的奏疏,怒气冲冲地拍案而起。 “还等机会?” “有机会才建设国家,没机会就享乐,朕累死累活就是给你铺路的吗? 朕都没好好享乐过! 逆子!!” 这份三日一封的司马郎官控诉奏疏,已成刘彻的日常读物。 每次翻阅,他心情总是五味杂陈。 有时捧腹大笑,有时怒不可遏。 但读完之后,心中总涌起一丝莫名的暖意。 “我那皇帝老爹更辛苦,我走后,他还得召集一堆大臣。 上至…… 哪件事不让他操心,每天忙到深夜!” 字里行间透出的关心,让刘彻眼眶微湿。 他勤政为民,臣子不解,背地里骂他专权独断。 百姓也不领情。 稍被士人煽动,就私下传唱讽刺他的歌谣。 这些他都知道! 可他从不发作,只为国家忍耐罢了! 如今……如今总算有人懂朕了! 刘彻抹了抹眼角。 继续往下看。 “我也不是不能当皇帝,但只要当了皇帝,肯定得勤政爱民吧。 不能做昏君……到时遭殃的还是百姓。 本王于心不忍。” 刘彻没好气地哼了两声。 想当好皇帝哪有那么简单。 可转眼间,他又笑开了花。 “不愧是朕的儿子,心系天下,是块当好皇帝的料!” 可笑过之后,他眉头又皱了起来。 每次涉及刘旦,他那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修养就荡然无存。 或许这就是父子情深吧! “老三说他不是不能当皇帝,还想做个好皇帝。 只是政事太繁琐……” 刘彻摸着下巴沉思。 要做个好皇帝,勤政是最基本的要求。 “看来朕得加快改革宰相的步伐,至少得赶紧搭个执政班子。 一是给老三瞧瞧,政事也能精简,当皇帝也能舒坦些。 二是新建的班子有老三指点,能及时补漏完善。 三是……” 刘彻瞅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疏。 头疼欲裂。 这一个多月没宰相,他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唉,朕得承认,后世那朱姓皇帝确实比朕勤奋。” 刘彻摇摇头,不得不服。 当然,他只服勤奋,不服别的! 想他刘彻,后世尊为汉武帝的雄主,怎能轻易认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服就干! 刘彻振作精神。 再次埋头书山! 一代霸主汉武帝刘彻,受洪武帝朱元璋激励,治国越发勤勉了! 叮!刘旦成就点加1! 刘彻在宣室殿狂批奏疏时。 椒房殿内。 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对坐无言。 气氛凝重。 “燕王就国一事,你父皇没答应。” 卫子夫轻叹一声。 “自从那日我提了这事后,你父皇半个月没踏进椒房殿。 你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吧?” 刘据郑重点头。 父皇在警告母后。 “小辈争位,你别插手!” 以前父皇只是看好老三。 仅是欣赏,未有实际举动。 如今却是摆明态度,要给老三争储的机会! “现在你舅舅被禁入宫,你表哥也声明两不相帮。 连你娘我也被下了封口令。 以后全靠你自己了!” 卫子夫话音渐厉,一甩长袖,凤目圆睁。 尽显母仪天下的威势! “我卫子夫的儿子,不输任何人! 既然你父皇开了口,你若还想要皇位,就凭自己去争! 有能耐,皇位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若没了帮衬就一败涂地,还不如早早让给你三弟。 免得让人笑话!” 刘据神色肃然,深吸一口气。 起身向卫子夫行大礼,五体投地。 “儿谨记母训!” 此后,宣室殿多了一道身影。 太子刘据也投身于堆积如山的奏疏中。 刘彻未加阻拦,反倒乐见其成。 太子不及老三见识广博,灵气稍逊。 但勤能补拙。 加上他宽厚仁德的性情,日后施政也不会差。 日子一天天过去。 宣室殿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一个小朝会。 第一个加入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 第二个是光禄大夫金日磾。 第三个是中郎将苏武。 第四个是太仆上官桀。 第五个是大司农桑弘羊。 这群人中,除桑弘羊外,都有个共同点。 年轻! 其中最大的苏武也不过三十。 四十岁的桑弘羊之所以例外,是因他掌管财赋,需稳重老练。 如此,大汉的辅政团队初具雏形。 军事、财政、民政,无所不包,且活力十足。 定能将大汉推向更辉煌的未来! “老三,怎样?” “父皇这内阁班子行不行?” 刘旦盯着这几人,一脸呆滞。 好家伙! 您这是断了儿孙的路啊! 好家伙! 这几人,除了霍去病。 全是“昭宣盛世”的名人。 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都是刘彻临终前的托孤重臣。 再加个霍光,就能凑一桌麻将了! 不过现在老霍还在,小霍还没出头。 霍光换成了霍去病。 效果一样。 照样能凑一桌。 至于中郎将苏武,也不简单! 苏武牧羊的故事传颂千古。 被困匈奴十九年,始终不屈。 那份忠贞爱国之心,谁能媲美? 而且,汉宣帝刘病已从平民登上皇位。 其中就有苏武的拥立之功! 妥妥的从龙重臣! 刘旦打量这几人时,他们也在观察他。 金日磾和上官桀想法一致。 小朝会有太子参与,如今陛下又召来燕王。 看来陛下真想让太子与燕王一较高下。 日后得多个心眼! 桑弘羊老谋深算,只瞥了刘旦一眼。 便收回目光。 不管陛下意欲何为,他干好自己的事就够了。 闲事少掺和。 苏武则盯着刘旦看了许久,目光中满是审视。 燕王能入小朝会。 必是陛下看重之人,能力不凡,他想看看这小王爷是否名副其实。 至于霍去病? 连看都没看刘旦一眼! 两人天天见面,早看腻了! 太子刘据反应最明显,正襟危坐,满脸严肃。 绝不能让老三小瞧了他。 刘彻环视一周,颇有些得意。 “老三,觉得如何?这些人可是父皇精心挑选的人才。 能力出众,又正当壮年,最适合做辅政之选。 各方面人才齐全。 现在先做辅助,将来时机成熟。 内阁……咳咳。 老三,你看怎么样?” 刘旦微微点头,他明白,刘彻最终选了一劳永逸的路。 废除宰相! 建内阁就是为了取代宰相。 只是刘彻还不确定是否可行,便两手准备。 一面将宰相之位空悬。 不说废,但也不补人。 一面建小朝会,先试运行一阵。 看看成效。 但这已是刘彻能做的最大调整了,底层官制还动不了。 还是那个问题,人才不足! 纸张虽经几年推广已普及,可人才培养需要时间。 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 要彻底撼动底层选官制度,还早得很。 想通刘彻的用意。 刘旦点点头,给出肯定答复。 “父皇选的人没毛病,路子也走得对。” “哈哈,那就好!” 刘彻长笑一声,总算松了口气。 摸着石头过河总归心虚。 有老三的认可,他安心不少,至少没走偏。 毕竟这是国之大事。 半点马虎不得! “老三,你觉得还有啥要改的?” 刘旦捏着下巴。 “嗯,容我想想。” 殿内众人看着这对父子的对话。 满脸懵然! 陛下在说啥? 一项国家制度改革,您竟问燕王?喜欢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