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青翟话音刚落,刘旦一把抓住他的手。 “哎呀,宰相大人说得太妙了,太有理了!” “本王深感赞同!” 上座的刘彻眉头微皱,老三真睡傻了? 怎么帮外人说话。 庄青翟嘴角微扬,果然是扶不上墙的货。 即便太子提点,依旧蠢得冒泡! 他心里鄙夷,身体也起了反应。 这种蠢货还是离远点,抽手……没抽出来。 再使劲……还是没动! 刘旦死死攥着他的手,热情过头,笑容满面。 “宰相大人,您说得太对了!” “底层百姓铸几枚钱币,确实不该受重罚。” “穷人兜里就几枚铜板。” “拿什么铸?” “他们没铜矿,没奴仆,没显赫家世!” “只有您这样的大贵族才行。” “您世袭武强侯,高祖时便是豪门。” “听说您名下产业无数,铜矿就有好几座。” “家中奴仆更是数不过来,能私铸钱币的只有您。” “您才该受重罚!” 刘彻原本阴沉的脸越听越开朗。 还是我家麒麟儿厉害! 说得妙! 他痛快了,有人就不痛快了。 庄青翟顿觉如吞粪般难受! 他名下确实有铜矿。 可他从没私铸过钱币啊! 这是诬陷!明晃晃的诬陷! 他只是挖矿,转手卖给别人私铸。 赚得盆满钵满! 若私铸钱币真被禁,他的铜矿就得大贬值。 这他忍不了! 但诬陷他私铸,他也忍不了! 他堂堂宰相,从不干犯法的事! “燕王,莫要胡言乱语!” “本官何时私铸钱币了?” “再说,大汉立国以来,本就准许民间铸币。” “即便陛下现下禁止,私铸也非大罪!” 刘旦冷笑两声。 这老家伙脸皮真厚! 汉初,盐、铁、铸币。 这些命脉确曾允许私人开采、铸造。 可元狩四年,也就是两年前,刘彻颁令推行盐铁官营! 同时收归铸币权,禁民间私铸。 这是史上首次统一铸币! 私铸危害多大,罪名多重,看后世印假钞的处罚便知。 一副银镯子能戴半生! 若能印真钞呢? 罪名更大! 分分钟枪毙的那种! 刘彻对私铸者用重刑,不难理解。 可惜,法令刚出不久,未完全落实。 阻力重重! 阻力就来自这些既得利益者。 刘旦瞅着庄青翟,这老家伙既然不讲道理,他也懒得客套了。 “你自己亲口说过,这是大汉开国以来的规矩。” “可如今到了元狩六年,陛下早已下了禁令。” “法令都颁布得清清楚楚。” “私自铸造钱币,哪能不受惩处?” “你莫非只认高祖给你家封侯的那一套规矩?” “就不认当今陛下让你当宰相的律法!” 庄青翟一张脸黑得像锅底,他头一次觉得世袭的爵位这么碍眼。 不,爵位本身倒没什么问题。 是燕王这家伙太烦人了! 他望向刘旦的眼神冷了几分。 这小混蛋真是嘴皮子利索得要命! 随便一句话都要扣个大帽子。 一会儿扯高祖,一会儿提陛下,离了皇帝你就哑巴了不成? 他当即抱拳转向刘彻。 “陛下,臣绝没有这种心思。” “高祖和陛下对庄氏恩德深厚如山。” “臣始终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刘彻嘴角微微上扬,低头认错就好,认了错就不怕你不服软! “朕自然清楚爱卿的忠心,那私铸钱币的处罚……” 庄青翟咬紧牙关,满心不甘地开口。 “全凭陛下定夺!” “哈哈,好,爱卿果然是忠肝义胆。” “御史大夫牵头,彻查私铸钱币的家伙,连带贩卖铜矿的也一并严办!” “遵命,陛下。” 庄青翟黑着脸退回自己的位置。 刘旦轻笑几声,得意得很。 双手往兜里一揣,压根不知道啥叫对手! 替皇帝分了忧,他打算回去接着睡大觉。 这时,闭目养神的大将军卫青微微睁开眼。 “出手就让宰相吃瘪,燕王真是藏得够深!” “据儿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我恐怕也未必能压住他。” “以后得多个心眼才行。” 正打瞌睡的刘旦还不知道,自己已被大将军盯上了。 要是知道,他准得跳起来喊冤。 我比窦娥还冤枉啊! 可惜他没那读心术的本事。 压根不清楚卫青心里那点小算盘。 朝会散了场。 刘旦照旧准点下班,老霍不知是避嫌还是咋的,死活不跟他一起走。 明明住一块儿,非要搞得这么生分。 下朝路上,大臣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唯独燕王孤零零一人。 哦,不对,还有个家伙。 “燕王殿下,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一个瘦得像竹竿的官员凑上来,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谁啊?” 刘旦盯着他看了半天,完全没印象。 瘦官员乐呵呵地摇摇头,上了俩月朝会,连人都认不全。 也就这位燕王干得出来。 不过从今儿这言行来看,燕王可不像之前表现得那么窝囊。 “下官是御史大夫,张汤。” “燕王殿下跟宰相结了梁子,以他那小心眼,日后肯定得报复您。”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下官恰好跟宰相大人不对付。” 张汤扭头笑着看向刘旦,又问了一遍。 “燕王殿下,交个朋友呗?” 刘旦摸摸脸,一脸郁闷。 我长得不像坏人吧? 咋在大汉朝,头一个主动结交他的竟是张汤? 这可是个出了名的狠角色! 用起法来苛刻得要命。 能用重刑绝不手软,能杀绝不放过! 能株连必定满门抄斩! 这家伙就是个活阎王! 张汤在大汉朝里,人人背后都得啐他一口。 当然,臣子嫌他,皇帝可喜欢得很! 多好用的一把刀,多锋利的一条狗! 刘彻搞货币统一、盐铁专营,还有收拾豪门大户。 哪次改革不是阻力重重,最后杀得血流成河? 这背后,哪次少得了张汤的手笔! 不过看人得全面,这张汤虽是酷吏。 有些品行倒也让人佩服。 一是坚决反对和亲! 跟匈奴没啥好谈的,直接开干! 二是清廉,真真切切的清廉。 他被构陷死后查家产,除了皇帝赏的钱啥也没有。 连个庄园都找不出来。 可不像宰相那样,家底厚得能堆千金! 刘旦揉着下巴,打量这干瘦老头。 伸出左手。 “那就交个朋友?” 张汤疑惑地看着伸来的手,忽然明白了啥。 伸出右手。 两人握手,成了朋友! “现在咱俩算朋友了,不过本王跟你交朋友,跟宰相没啥关系。” “实话跟你说,本王还真不怕宰相报复。” “纯粹是瞧得上你的为人罢了。” 张汤老脸笑得像朵花,好像真信了这话似的。 刚见面连名字都不知道。 握个手就看出老夫的为人了? 燕王殿下果然心机深得很,说话滴水不漏! 张汤笑眯眯地开口,语气亲切。 “燕王殿下过奖了,下官愿跟您交朋友。” “也跟宰相没啥干系!” “只是单纯仰慕您的品德罢了。” 刘旦翻个白眼,摆摆手就走了。 我跟你掏心掏肺,你跟我玩虚的? 老狐狸! 与其在这跟他绕圈子,刘旦还不如早点回去弄造纸的事。 这奖励他可是盼了好久。 看着燕王远去的背影,张汤低声嘀咕。 “这家伙可不简单!” 霍府旁。 燕王府里。 这是刘彻特意为刘旦建的宅子,挨着霍去病家是为了治病方便。 当然,这是刘旦自己要求的。 府邸刚落成没多久。 刘旦一进门,护卫赶紧上前帮小主子宽衣。 看着五大三粗的护卫,刘旦眉头皱了皱。 他一边脱下繁琐的朝服,一边开口。 “王和啊,本王这府邸刚建好,人手不够,你出去买些人回来。” “扫地做饭的仆妇、厨娘、小丫鬟啥的……” “咳,你明白本王意思吧?” 原先的绣衣使者,如今的燕王府护卫头子王和,立马回了个心领神会的笑。 “明白,小的下午就去办。” 刘旦满意地点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好好干,本王很看好你。” 回到自己地盘,全都由刘旦说了算。 他甩掉长袍长袖,换上轻便的短褂。 府里家具也不是软榻矮几。 而是桌椅板凳。 这些玩意儿在外头是大忌,当今大汉朝。 全是胡人才用的异端东西! 在外头,刘旦还得守规矩。 该跪坐就跪坐,该穿长袍就穿长袍。 可回了自己府邸,他当然是怎么爽怎么来! “从宫里带来的几个匠人安置好了吗?” “安置好了。” 王波赶紧回话。 “都安排在后院了。” “好,把人都叫过来。” 趁王波去带人的空档,刘旦掏出毛笔。 在木板上画了些工具模样。 比如竹帘筛网、纸浆池、烘墙啥的。 又详细写下造纸步骤:浸泡、蒸煮、清洗、漂白、抄纸、压榨、烘干。 还有造纸原料:麻、皮、藤、竹子。 等等等等。 刘旦把脑子里顶尖的造纸术一股脑儿写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 他抬头一看,王波已带着五个匠人站在旁边等着了。 “快过来,我给你们讲讲。” 这几个匠人他之前教过造纸,在宫里就折腾过。 有点基础。 刘旦结合图纸一讲,他们就大致懂了。 光说不干是没用的,实践才见真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波,以后你配合他们,要啥工具你就去买,没有就找人做。” “需要啥材料、场地,全都弄齐!” “这是本王的大事,绝不能马虎!” “是,王爷!” 王波应得干脆,办事也麻利得很。 造纸作坊没几天就搭了起来,每天都在变模样。 只是钱包有点撑不住了! “王爷,府里没银子了。” 刘旦瞪着王波,满脸不敢相信。 “你说啥?本王居然会缺钱?” 王波点点头:“是啊,缺得还挺厉害。” 刘旦愣住了,长这么大,他头一回缺钱! 这滋味……还真挺新鲜! 他离开皇宫时,母妃塞了点私房钱,老爹也赏了些金子。 那可都是实打实的马蹄金啊! 金灿灿的宝贝! 咋就这么不禁花呢? “王爷,那些娇俏的小丫鬟可不便宜。” 王波小声嘀咕了一句,带着点委屈。 刘旦扫了眼身边那几个秀色可餐的小姐姐,果断闭了嘴。 钱,该花的地方还是得花! “没钱不算啥大事,本王这就去弄点回来。” 刘旦拍拍屁股,起身往隔壁化缘去了。 燕王府跟霍府挨得近,他架个梯子就翻了过去。 他没钱,可老霍这骠骑将军,家底肯定厚实! “要多少?” 霍去病连头都没抬,满身土豪气。 “来个万八千金,救个急,等我那买卖赚了,给你三成利。” 霍去病白眼差点翻到天上。 万八千?想啥呢! “百金,多一个子儿都没有。” 刘旦点点头,百金也行,够用了。 他抱起小箱子,又麻利地翻了回去。 身后留下大小两个身影。 霍光捂着发烫的屁股,指着院墙的方向,眼泪汪汪。 “这……这特么是抢劫还带打人的?” “还有没有王法了!” 刘旦来借钱,顺手还教训了一顿。 霍去病冷哼一声。 “在燕王手底下连一招都撑不住,要你何用!” 他一把拽起霍光,拉去演武场操练了。 至于霍光喊的抢劫? 可不就是抢嘛! 霍去病压根没指望刘旦还钱,那三成利他也没放在眼里。 一个小毛孩搞的买卖,能有多大出息? 够不够买那装金子的小箱子都难说! 接下来的日子,刘旦按时上朝打卡。 散朝后就一路跑回府邸。 造纸的事业搞得热火朝天。 这天,他刚靠近作坊,就听见一声嚎叫。 “老天爷啊!” “大汉天赐祥瑞,真是天赐祥瑞!” “自从仓颉造字,我汉家文明又添一宝!” 刘旦进门一看,司马迁正趴在一张宣纸上嚎啕大哭。 他一只手攥着毛笔,另一只手还捏着竹简。 “呜呜呜!” “这玩意儿太神了,薄薄一张,就能抵一车竹简的字。” “要是能推广出去,不知多少大汉百姓能读书识字,多少典籍能流传后世!” “呜呜呜!” “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宝贝啊!” 在竹简时代的汉朝,能识字的家里都有点底子。 寻常百姓哪负担得起竹简写字的开销。 再说竹简又重,文字传起来费劲。 一车竹简往往也就记几万字。 对经典书籍来说,保存太不方便,丢一片就缺一块。喜欢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